「靜蹲」,可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2019-07-17   脊柱特工

「靜蹲」這個動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


很多人都認為它能夠保護膝關節和緩解膝關節疼痛,是「居家必備良藥」。


然鵝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靜蹲的標準動作:


  • 雙腳同肩寬分開,雙手臂抬起來;


  • 身體保持直立的情況下,臀部向後移,重心稍向後移;


  • 慢慢下蹲,後腳跟不能抬起,膝蓋最突點不能超過腳尖;


  • 蹲到最低時,大腿和小腿的成角不能小於90度,每次保持15~30秒。


現在靜蹲還演變出了不同的動作,例如靠牆靜蹲、負重深蹲、單腳深蹲等。

靠牆靜蹲

負重深蹲

單腳深蹲


大多膝關節疾病,都會發生股四頭肌的萎縮,使膝關節失去保護,變得不穩定。


而靜蹲是一個股四頭肌離心收縮的動作,主要用來鍛鍊股四頭肌的力量。


二、在靜蹲動作中,不同的肌肉起著不同的作用


  • 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和臀大肌起收縮作用;


  • 大腿後側的膕繩肌、小腿後側的小腿三頭肌起協同作用;


  • 脊柱兩旁的豎脊肌和軀幹前側的腹橫肌起穩定作用。


在做靜蹲動作時,股四頭肌進行離心收縮。但是單靠股四頭肌是很難彎膝蓋的,這需要大腿後側肌肉的幫助和協同。


臀大肌的作用:伸髖(大腿後伸),幫助你穩住骨盆。


膕繩肌的作用:屈膝、限制軀幹過度向前。


為了防止過度的軀幹骨盆運動,膕繩肌要起到協同的作用,防止受傷。


身體的直立,需要豎脊肌和腹橫肌將身體支撐起來。


豎脊肌收縮主要維持脊柱保持直立或後仰。


腹橫肌的收縮可以維持整個軀幹的穩定性。


男(女)兒膝下有黃金,膝蓋不能彎太低。


在做蹲下的時候,重心容易跑到前面去。


這個時候,我們的小腿三頭肌能讓膝蓋不要過度往前,失去重心。


小腿三頭肌,它的作用主要是蹬腳,也能限制住膝蓋過度向前跑,預防傷膝。


在靜蹲中它也會起到協同的作用,幫助完成靜蹲的動作。


如果以上肌肉共同收縮,靜蹲這個動作就很完美了。


靜蹲,某種情況下可以幫助保護好膝關節。


但是膝關節的疼痛類型是多樣的。有些情況不能通過做靜蹲動作來緩解,譬如髕股關節疼痛、韌帶損傷或半月板損傷等人群做這個動作反而有可能會加重症狀。


脊柱特工提示:如果您有膝關節疼痛,建議過來先做一個詳細的膝關節功能評估再進行訓練會更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