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者的缺席:德國紀念「解放日」,拒請解放者俄羅斯

2020-04-30   守望羅斯

據俄新社報道,受新冠疫情影響,德國官方將「低調」舉行5月8日二戰結束75周年紀念日活動。屆時,由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總理默克爾領銜的向二戰死難者紀念碑獻花儀式,將不會有外國受邀代表參加。

「這不是典型意義上的悼念儀式,只是限由國家行政、立法和司法機構最高代表參加的獻花活動,屆時會進行電視直播。」德國總統府發言人稱。所以,受邀的外國代表不會參加這一活動。

德國政府副發言人德默爾(Ulrike Demmer)4月29日透露,俄羅斯並未獲邀出席在柏林舉辦的二戰結束75周年紀念活動。

5月8日歐洲二戰結束紀念日,對於德國而言是個刻骨銘心的重要日子。30年前的1985年,西德總統魏澤克第一次將戰爭結束的這天稱為"德國解放紀念日",並沿用至今。

雖然5月8日是德國的「解放日」,但「不是德國人自己解放了自己」。解放德國的是美英盟軍和蘇聯紅軍。

如今,「解放者」蘇聯的繼承國俄羅斯,卻沒有收到德國發出的參加紀念活動的邀請函。雖然德國總統府3月19日就放出消息稱,今年二戰結束75周年大規模紀念活動,因為疫情加劇而被取消,但既然有小規模的紀念活動,也邀請有歐盟國家代表參加,將俄羅斯剔除在外就顯得有點不太地道。

很顯然,俄羅斯方面對自己被無視感到不滿。4月29日,俄《觀點報》援引德國聯邦議會外交委員會議員沃爾德馬-赫特(Waldemar Herdt)的觀點稱,德國此舉是為了「弱化俄羅斯在二戰中的地位」,力避俄羅斯獲得額外的國際形象加分。

「這已經不是第一回了,波蘭、法國和其它(歐洲)國家都曾試圖弱化俄羅斯在二戰中發揮的作用。或許,他們認為,邀請俄羅斯出席類似活動,會給俄羅斯的國際形象加分,而這是當權者所不願意看到的。」

赫特認為,國家間意識形態上的壁壘,也嚴重阻礙了國際社會的抗疫合作。

「我希望,新冠疫情過後,會有新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一舉清除掉所有妨礙商業發展的意識形態壁壘。我們正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大崩潰。如果我們還繼續炮製所謂的意識形態壁壘,所有國家都將無法走出這場經濟危機,這也包括德國和俄羅斯在內。」赫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