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老祖宗傳下的學問,啥講究?

2019-06-05     遙望的歷史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老祖宗傳下的學問,啥講究?

老祖宗的俗語存在於生活的各種細節中,在我國的房屋裝修方面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講究,老祖宗的智慧讓人嘆為觀止,那些存在於建築中匠心獨運的設計更是司空見慣。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了解一下古代木匠對於房屋內裝修也有著諸多行業內的講究,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要知道建築中的設計都需要非常精確的數據,稍有差池就會浪費資源,之前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所以,雖然古代沒有現代這樣先進的技術和運算工具,但古代的木匠都有著行內不成文的規矩。

床不離七的諧音就是床不離妻。一方面,古人認為只有有了妻子才能夠擁有圓滿幸福的家庭,另一方面古人對於七這個數字有著自己的特殊含義。所以在床的尺寸方面也一定要有的存在,比如說四尺七,五尺七等等。

棺不離八,則是說棺材打造的過程中,一定離不開尺寸八這個數字。眾所周知,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對於棺材都比較忌諱,所以很多人在棺木吧選材和棺材的尺寸方面都會面面俱到,希望逝者的離去也能為後代帶來好運氣,家族興旺。

而八同,對於古人來說有升官發財的寓意,所以工匠會根據人們的心理製造出一款與尺寸八息息相關的棺材,以謀求升官發財的好彩頭,希望親人可以庇佑後代,讓後代的發展越來越好。當然,雖然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但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文化和民俗。

桌不離九,就和中國古代的酒文化有關係了。中國作為一個很大的發展中國家,常常將酒作為情感溝通和利益往來的一種紐帶。

生意場上,沒有酒不好談生意,節假日到來親朋好友聚餐,沒有酒,不能烘托出更加美好的氣氛,所以酒在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生活的一個重要元素。自然桌子就是用來吃飯的,也離不開九。

當然還有一個說法比較科學,也就是說在桌子的製造過程中用九的尺寸可以剛好圍圈坐下固定的人數,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比例。經過經驗和教訓所得。

老祖宗是擁有大智慧的,他們可以用俗語把生活中的客觀事物和主觀思想能動的結合在一起,讓人們可以通過客觀事物了解更多人生的道理,為人們提供前進道路中的一些警示,讓人們能夠少走彎路。這種大愛的精神,值得現世的每一個人去學習,最後希望大家能夠了解到更多的俗語文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I9deNmwB8g2yegNDeN1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