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抬頭,吃龍食」,這幾種食物你今天吃了沒有?來看看有何講究

2020-02-24     聲宏紫閣

農曆二月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我們趙縣當地有一種說法,過完二月二才算過完年。



在河北石家莊趙縣,二月二當天,民間有吃「龍食」的習俗,吃餃子是吃龍耳;吃麵條是吃龍鬚;吃春餅是咬龍鱗;炸油糕、烙火燒是食龍膽等等。農家要通過烹炒煎炸驅除蠍子、蜈蚣、鼠蛇等蟲害。按照習俗,這天婦女不許動針線,怕扎傷龍眼。因為有「正月剃頭死舅舅」一說,所以,等到二月二這天,人們扎堆理髮「剃龍頭」,有龍抬頭走好運的寓意。



流傳在趙縣的這些風俗,已經很久遠了。咱不妨看看《帝京歲時紀勝》里的記載:「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老人用黍面、棗糕、麥米等物油煎為食,日熏蟲。小兒輩懶學,是日始進書房,曰占鰲頭。士民又於是日櫛薙(理髮),蓋取龍抬頭之意雲。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麟餅,食麵者,謂之龍鬚麵。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是不是與我們當地的風俗十分一致呢?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二月二是一個吉祥的日子,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強烈願望。下面來看看我們這裡的二月二傳統美食吧,大家一起來品嘗美食討個好彩頭。

(一)炸油糕、烙火燒




二月二這天,趙縣范莊有個龍牌會,今年由於肺炎疫情,停辦了。廟會上,炸油糕的特別火,因為當人們有在「二月二」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為「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油炸糕是一種用黃米麵做皮,裡邊放上棗泥餡兒,放入油鍋中炸制的食品。炸出的成品,有黃米麵的本色,質松味鮮,油而不膩,趁熱吃,黃米麵的香甜糯黏,餡料的甜香,煞是誘人。油炸糕具有個小、皮薄、餡美的特點,好多人在廟會上吃了還要打包帶回去一些,讓家人吃。這天,趙縣農村還有烙火燒吃的,白面發麵包紅糖餡,烙火燒,據說可驅除蠍子、鼠蛇、蜈蚣等蟲害。




(二)咬龍鱗,吃春餅




老北京立春之日講究吃春餅,而我們當地過「二月二」吃春餅,叫做咬「龍鱗」,這是因春餅圓且薄的形狀好似鱗片而得名。薄薄的春餅內捲入醬肘子、豬頭肉、以及韭菜、蘿蔔、豆芽等蔬菜,其美味直超北京烤鴨。

(三)挑龍頭,吃龍鬚




當地一般早飯是水餃、蔓青和雜麵一起煮食,吃水餃叫吃龍耳、吃蔓青一年不牙疼、吃雜麵叫挑龍頭,也叫吃龍鬚。人們用吃麵條的習俗來祭拜龍王,希望它能夠行雲布雨,廣灑甘霖。吃龍鬚麵還飽含「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四)食龍耳,吃餃子



餃子形似耳朵,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在「二月二」民間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祈願一年中廣進八方四海財源。「龍抬頭,吃龍食」,這幾種食物你今天吃了沒有?你們那裡還有哪些二月二食俗,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HaxgeXABjYh_GJGV4gc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