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天安門前的毛主席像要世世代代掛下去

2021-02-12   枕貓

原標題:鄧小平:天安門前的毛主席像要世世代代掛下去

1976年9月9日,一代開國領袖毛澤東在北京去世,結束了他充滿傳奇的一生。毛澤東在中國歷史上開創了一個不同於封建王朝的新時代,為中國開闢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面對一個新時代,以毛澤東為主的新一代領導人邊摸索邊試探著帶領這個新的國家一步步向前走,其中也曾造成了一些錯誤,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

1980年7月,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掛在天安門前的毛澤東畫像被摘下來,當時很多群眾在現場圍觀,有的人甚至在現場出言反對。從天安門廣場開始,全國各地開始摘下毛澤東的詩詞和畫像,毛澤東畫像被摘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國內外,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大的輿論。

為什麼毛澤東的畫像被摘會在國內外產生如此大的反響,又是什麼原因導致毛澤東的畫像被摘呢?

毛澤東

毛澤東的一生,也是中國從舊社會走向新社會的轉折期

從建立革命根據地,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毛澤東一步步走來,最終實現了偉大革命的勝利。

當然這不僅僅是毛澤東一人的功勞,還有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才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毛澤東憑藉著自己的軍事才能和非凡的魄力,指揮軍隊,創作革命思想理論,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軍事戰鬥上,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一代開國領袖不僅有治國之才,還有儒雅的詩人氣質。毛澤東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傑作,那些詩豪氣干雲,充滿了遠大抱負,被人們廣為流傳。

毛澤東在歷史上的功與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代偉人也是如此。毛澤東前期的輝煌功績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然而在建國後,也就是毛澤東的晚年時期,發生了一些較為片面的運動,給當時的一些人帶來了很大的傷害,給當時的社會多少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那些運動到現在還依然被老人提起,當年的「大躍進」產生的負面作用,現在看來依然讓人觸目驚心,餓死的人數量多得讓人不忍直視,工農業比例失調,浪費人力物力,對當時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般的經歷。

如果說大躍進是當時農民的一場噩夢,那麼十年浩劫就是知識分子的飛來橫禍。那些飽讀詩書的文人因為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被下放到窮鄉僻壤去改造,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害,還有精神上的折磨,許多人因為忍受不了而選擇自殺。

大躍進

但是,這些錯誤不能全部歸到毛澤東一人身上。當時的中國處在一個很複雜的階段,沒有任何可以參照的體系,只能自己摸索著前進,這也是造成判斷失誤的原因之一。

針對毛澤東的功過,鄧小平同志曾經接受過國外記者的訪問,並對一些情況做了詳細的介紹。當時的中國,由於接連發生很多事情,受到國際的關注,鄧小平同志作為新一屆國家領導人,對毛澤東的行為給予了一個十分客觀的看法,也從側面證實了,毛澤東對新中國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鄧小平

鄧小平對毛澤東的評價

1980年8月,一位外國記者進入了中南海,要採訪當時的國家領導人鄧小平,這位記者就是赫赫有名的義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不要小看這位記者,她言辭犀利,敢於冒險,特立獨行,曾獲得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名譽文學博士學位,採訪過多位政治領袖和各界風雲人物,並且還獲得多個獎項,是一位很難應付的人物。

面對鄧小平,法拉奇並沒有寒暄,而是單刀直入,直接問鄧小平:「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畫像是否會永遠保留下去?」

鄧小平同志乾脆利落地給出了答案:毛主席畫像要永遠保留下去。這是基於毛主席一生的貢獻來決定的,在鄧小平同志看來,毛主席的功大於過,我們不能因為他的過失就否定他整個人。

然而,接下來法拉奇把問題引到了關鍵點,她說外國人對中國的那個四個人的幫派運動不太清楚,他們都說是四個人,但是實際上卻暗示有五個人。

法拉奇

鄧小平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解答:毛澤東多次挽救黨和國家於危難之中,在毛澤東的帶領下,我們更快地找到了正確的道路,為我們新中國的建立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鄧小平解釋說,毛澤東思想不僅僅是毛澤東本人一個人的思想,他是所有黨員共同智慧的集合。鄧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澤東在這一次錯誤的運動中所應承擔的責任,也明確了這個錯誤是當時的領導集體所共有的責任,這是整個黨內都需要反思的問題,而不僅僅是某個人的問題。

法拉奇還提到了中國的大躍進運動,並針對這個問題發難。鄧小平同志實事求是地給予回覆:關於大躍進問題,和前面的問題一樣,不能單從一個人來定是非,當時整個領導班子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實際情況,忽略了當時的生產條件,從而導致了一系列的錯誤。毛主席當時也曾發布一些修改指令,由於種種原因而最終無法實行。

法拉奇

我們要從一個全面客觀的角度認識毛澤東

了解了一些問題後,法拉奇對於黨內以後如何看待毛澤東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鄧小平同志回答這個問題時,充分肯定了毛澤東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從長遠角度來看,毛澤東將會永遠被歷代領導人銘記,毛澤東的畫像也將永遠掛在天安門城樓上,不會改變。

鄧小平在堅持正面看待毛澤東的同時,也說明了毛澤東思想對黨和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毛澤東思想是毛澤東一生寶貴的財富,值得中國共產黨不斷地去學習。

鄧小平同志對毛澤東的評價公正、全面,真正體現了一個國家領導人的風範。法拉奇曾經問了一個很敏感的問題,這個問題涉及毛澤東和鄧小平兩人之間的事,針對這個問題,鄧小平同志回答得很客觀,當時的領導人某些想法有些片面,別人提的一些建議不太能聽得進去,不僅僅是自己,其他同志也是如此,沒有什麼厚薄之分。

法拉奇

國家領導人不是聖人,也有犯錯的時候,只不過他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的錯誤會產生多大的代價,而且,處在一無所知階段,只能邊試探著邊向前走,新中國剛成立時的情況就是這樣的。

面對法拉奇的刁難,鄧小平回答得一絲不苟,給世界各國展現了一個國家的大國風範。我們的中國經歷上千年的封建時期,一些落後思想多少會殘留在人們的思想中,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的,需要不斷接受新文化的教育,不斷開闊新視野,接觸新事物才能慢慢改善。

鄧小平

國家將來的發展將走向何方

法拉奇針對這些現狀發問,中國如何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這個問題簡直問到了根上,鄧小平同志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充分體現了我黨的自我學習和反思,對中國以後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決定作用。

鄧小平同志認為 這要先從中國的政治制度入手,新中國的一些制度,在某些方面還是受到以前封建思想的影響,需要不斷完善和改造。除此之外,還需要完善中國的民主制度和法治制度。對於以後的中國能否像鄧小平同志所說的這樣發展順利,法拉奇存在一定的擔心。

針對這個問題,鄧小平同志給出了具體的回答,中國人經歷了這麼多坎坷,人們都想安定下來好好生活,以前的戰爭和運動對人民的損害是巨大的,不僅是身體上的,還包括精神上的,這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慢慢恢復,而且當下最主要的就是發展經濟,中國現在還處在比較貧弱的狀態,經濟發展是重中之重。

鄧小平

整體來看,鄧小平同志不僅回顧總結了毛澤東時代的功過,還對當下和未來的國情做了大概的介紹。新中國的成立,確實是一個浴血重生的過程,我們經歷了太多的戰爭與苦難,這片中華大地被戰爭洗滌了一遍,勞民傷財,損失無法計算。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那些未將我們打敗的苦難,終會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美好。

毛澤東雖然在晚年做出了一些錯誤決定,但是他的功績遠遠蓋過他的錯誤,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艱苦奮鬥中,才有了我們的新中國,有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不能忘記第一代領導人的犧牲與奉獻,更不能忘記毛澤東對新中國的成立所發揮的重大作用。

我們要銘記歷史,銘記那些為建設新中國做出犧牲的偉大人物,也要銘記歷史錯誤留給我們的經驗教訓,在不斷總結與反思中尋找更好的發展道路。只有認識到失敗的教訓,我們才能朝著更加正確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