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夜越美麗丨凌晨三點下班,長沙一專職夜班女司機,聊聊星城夜出行那些事兒

2020-01-17     湘妹子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你是「夜貓子」嗎?50歲的王偉很肯定地點頭——作為今日女報計程車公司的一名夜班女司機,凌晨三點,她才能結束一天的工作,而她的生活也早與夜長沙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車輪滾滾,她匯入過解放西酒吧街深夜時分浩浩蕩蕩的計程車候客大軍,也兢兢業業地將來長沙網紅地標打卡的年輕人帶到IFS國金中心,帶到老長沙龍蝦館……客人手上拿著剛買的「茶顏悅色」奶茶忙著拍照、發朋友圈,還有人端著一份聞著臭、吃著香的臭豆腐大快朵頤——近十年來,王偉在小小的車廂瞭望夜長沙的光影,也將一波波尋歡逐味的人們送到霓虹深處。

夜間出行,是夜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8小時的工作後,夜色熱情、星城璀璨,吸引著人們邁開腳步、走出家門,融入城市生活的下半場。

女報的夜班女司機

「最後一個客人是到書院路,年底了,聚會多,她身上有股酒味,還記得給朋友打電話,說剛去吃的那家網紅店確實韻味。」1月14日凌晨兩點多,夜色深濃,王偉結束了當天的晚班,返回位於長沙縣星沙鎮的家。

王偉和丈夫2010年開始一起跑出租,因為看著身邊開計程車的朋友月入八九千,有時甚至上萬,「票子數得有味」。2015年,丈夫身體不好,王偉沒猶豫,將夜班的活兒攬在身上——她所在的今日女報計程車公司里3個車隊、217台車、近500名司機,女司機約有20名,而王偉是唯一的專職夜班女司機。

曾有乘客打趣說:「你們這個計程車公司有意思,還是報社開的。」這個時候,王偉會樂呵呵地請對方關注今日女報的官方微信,而她的車裡,也常備有幾份近期的《今日女報》。作為一個地道的長沙「辣妹子」,王偉開車利索,待客熱情,而每次出車前,她都會化個淡妝,將車輛打掃乾淨——洋氣時尚、熱愛生活,是璀璨城市為這個日日穿行於夜色的女人奉上的底色。

下午三點到第二天凌晨三點,王偉開著藍色的計程車,點亮寫有「今日女報」的車燈,孜孜不倦地在夜色長沙中穿行,曾經因為黑暗而生出的害怕擔憂,漸漸消散在光影霓虹和鼎沸人聲里。

計程車里的臨時導遊

在夜班計程車司機心裡,有這樣一個時間表:下午四點到六點是下班高峰,長沙城裡最堵,「這時候乘客多,但是空車也多」;晚上7點後,交通逐漸順暢,計程車司機中意去商圈和住宅區;到了凌晨,KTV、夜宵攤附近等待客人的計程車就排起了長隊,「以前,晚上到解放西酒吧街排隊的計程車每天至少都有一百多輛」。

「夜晚的長沙,宵夜是重頭戲。」作為娛樂之都,長沙城遍布著大大小小的酒吧、KTV和夜宵攤,年輕人喜歡呼朋喚友直奔解放西,而「老口子」則喜歡「殺」到藏在各個社區小巷的蒼蠅館子,「地道,正宗,好呷!」而五一廣場則像一個「王者」,儘管這些年湧現了越來越多的夜晚休閒好去處,但它的地位卻沒有被動搖。

因為這份工作,熟知夜長沙「打開方式」的王偉往往要充當導遊,回答外地客人諸如「長沙哪裡好玩」的問題。「以前就是湘江散步,五一廣場逛悅方,去年開始,IFS國金中心是熱門,裡面大牌貨扎堆,網絡上走紅的店子也多,年輕人最喜歡。」

晚上9點左右,長沙夜間出行需求旺盛,太平街以及德思勤城市廣場,河西的步步高·梅溪新天地和漁人碼頭……王偉「搞手腳不贏」,也通過這份奔波獲得收益。

小窗口裡的大世界

作為一種便捷的出行方式,近十年間,長沙計程車師傅們迎來的乘客群也在不斷演變。

「以前的客人好多都是來出差的。」王偉回憶,剛跑計程車時,在路邊揚手的大多是商務人士,要到過年才有返鄉的學生和農民工帶著大包小包來乘車,「搭公交不方便,也害怕趕不上回家的火車」。但近幾年,王偉的乘客更多是出門玩樂的年輕人——豐富的夜生活吸引著人們夜間出行,「打的」也不再是特定群體或特殊時期才能享用的出行方式。

人們出行方式的多元,也讓王偉多了可以守候的地方——除了火車站,還有長沙南站、黃花機場。「這幾年,來長沙玩的外地人越來越多了,不光是旅遊,有的是來湖南台追星的,還有好多外國人。」小小的車廂,把世界都拉到了王偉眼前——從最開始只會說OK和NO,現在的她已經會說一些簡單的英語了。

乘客在變,目的地在變,道路也在變。在王偉的記憶里,五一大道一直都是長沙最繁華的馬路,彼時,萬家麗高架橋還在建設,湘府路高架橋尚在醞釀,想要開車渡過湘江,也只能橫跨江面的幾座大橋。時光向前,萬家麗路和芙蓉路一點點擴寬,營盤路隧道、南湖路隧道貫通,過江都可以「上天入地」。

「長沙的夜真的越來越好看了。」高樓林立,霓虹閃爍,不打烊的城市,讓「不打烊」的夜班司機王偉「一點也不寂寞」。

不夜城裡的守候者

技術不斷更新,消費加速升級,多元的業態讓長沙「夜能量」十足,也讓王偉直面競爭。

2015年起,滴滴出行、曹操專車、神州出行等眾多網約車品牌如雨後春筍出現,「網約車」一詞甚至入選2016年「十大新詞」。那段日子,公司除了讓計程車同樣「聯網」之外,針對司機的管理也越來越嚴格,不准抽煙、不准嚼檳榔、不准玩手機……王偉則在車裡噴上了空氣清新劑。

除了網約車,在長沙城地下飛馳的地鐵同樣不可小覷。2014年,長沙地鐵二號線運營,隨後,地鐵一號線、磁浮快線和四號線先後「上線」。經濟實惠,絕不「堵車」——上班族和學生黨紛紛轉投地鐵的懷抱。

為此,計程車司機們團結了起來。「有專門的微信群,用來獲知路況。」王偉也有好幾個這樣的大群,群里的司機來自不同公司,大家會將遇到的路況第一時間發布在群里,「我們會避開擁堵路段,讓乘客出行更暢通」。

但在王偉看來,不論人們選擇何種出行方式,也不論計程車司機這份工作在過去和將來經過或將經歷怎樣的波折變動,只要能讓人安全便捷的到達,就都是好事兒,因為「變化再多,背後都是好日子」。

凌晨三點,王偉收工了。車輪向前,都市的華燈漸漸被拋在身後,丈夫睡了,但客廳的小燈一定還亮著。

編後>>

紅色的汽車尾燈,匯聚成流淌不息的車河。去年10月,高德地圖聯合相關機構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長沙夜間擁堵延時指數居全國第七位。夜間道路擁堵,從一個側面說明城市夜間車輛活躍程度相對較高,夜生活較為豐富。而從全國夜間擁堵熱力分布圖來看,具體到城市,長沙夜間出行活躍度相比白天的降幅較小,在高德地圖「夜經濟的相對活躍程度」排名中,長沙居全國第9位。

「滴滴出行」同樣發布了相關大數據。在長沙,人們夜間出行最常見的場景依次是休閒娛樂、通勤和探親訪友。以訂單起始點來分析,與美食購物、戶外運動、文化場館相關的地點都統計為休閒娛樂類場景,占所有夜間出行場景比例的25%,其次為辦公樓類通勤場景占比24%,說明霸得蠻也玩得歡的長沙人,從來都是工作和娛樂並重。

編輯:依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HEbKsm8BbDmBVZuPYe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