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高校笛協成立15周年「笛簫名家名曲」專場音樂會舉行

2019-11-17     大武漢新鮮事

為慶祝武昌理工學院笛簫協會成立15周年,11月15日晚,2019年度「龍笛鳳簫情」音樂會高校巡演第1場暨武昌理工學院笛協15周年慶典「笛簫名家名曲」音樂會在大學生活動中心盛大舉行,名師名家鼎力出演,1000餘名師生共同觀看,校長趙作斌教授等領導出席。本次活動一共14個節目,在各位名家的共同演奏下,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聲音的饕餮盛宴。

據悉,此次專場音樂會由武昌理工學院影視傳媒學院、武漢音樂家協會高校笛簫愛好者聯誼會主辦,武昌理工學院笛簫協會承辦,由武漢音樂學院中樂系、湖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笛子專業委員會出席指導。本次活動邀請到了中國竹笛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少數民族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協民族管樂研究會理事、CCTV2019年中國器樂大賽評委李鎮;中國著名體校演奏家、中國著名管弦學會竹笛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向思義教授;武漢音樂學院中樂系主任、CCTV2019中國器樂大賽評委榮政教授;長江大學藝術系教授鄧邦國;武漢音樂學院民樂系副教授、湖北省地質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周可奇教授;西安尺八研究會名譽會長蔡鴻文;武漢市高校聯誼會笛簫副主席徐鵬等多位名師名家。

此次活動主要是為了展示武昌理工學院笛簫協會成立15周年豐碩成果,彰顯笛簫協會文化魅力,使笛簫藝術雅俗共賞,讓武昌理工學院的笛簫協會走向更高的平台。它既是對中華笛簫為文化的一種傳承和發揚,也是提高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繼承,讓更多的大學生走進中華文化,了解更多中華文化的文化底蘊,以及達到對中化文化的了解,有一個更加專業以及更高水平的認識與提升。

當日晚6時30分,大學生活動中心三樓座無虛席,音樂會拉開帷幕。首先是武漢市職工民族管弦樂團演奏民族管弦樂《紅樓夢組曲》,優美低緩、悽慘委婉的旋律瞬間觸動了觀眾最敏感深處神經。由武漢音樂學院中樂系副教授、湖北省笛子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農新瑜的笛子表演江南樂曲《姑蘇行》,樂曲旋律優美親切,風格典雅舒泰,節奏輕鬆明快,全曲表現了古城蘇州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悅心情。每當簫聲響起,清音飛越天地之間,武漢高校笛簫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紅明先生的一曲洞簫演奏《清秋吟》,簫聲悠悠,旋律清雅,給嘈雜繁華的生活清雅和淡然。葫蘆絲演奏《孤獨的駿馬》由湖北省葫蘆絲巴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鬍俊老師傾情出演,恢宏壯闊又悠遠深遂,獨具蒙古族音樂風味。

武昌理工學院笛簫協會也參與了此次的表演,他們的笛簫合奏《精忠報國》《綠野仙蹤》,當鏗鏘有力與上舒緩慵懶碰上,迸發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讓觀眾耳目一新。張星老師演奏的笛曲《春到湘江》,呂濤老師演奏的排簫《橄欖樹》等等,都給人愉悅的享受和並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場演出,笛簫葫蘆絲,各種管弦樂器,各式各樣的樂器交相輝映,把觀眾帶入了一個新的世界,鼓樂齊呤。一會兒慷鏘有力,一會兒婉轉低昂,一會兒又洋洋盈耳。「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如琵琶行當中的琵琶女演奏,技藝高超。結束時輕輕一個迴音,令觀眾還久久無法自拔。他們的演出,既體現了傳統樂器的文化底蘊,也體現了傳統樂器與西洋樂器的不同。

期間,記者採訪到一位演奏者的家屬,她說:「曾經我們的傳統文化在發展中總是遇到許許多多的阻礙,如今呢,我的丈夫正在台上演奏,紅樓夢等經典總是能夠引起我的無限思緒,還是現在的時代好啊,文化就應該這樣,好好的傳承下去。」
據了解,盛大的笛簫音樂晚會不僅給大家一種聽覺享受,也衝擊著觀眾們的視覺。最後記者採訪到演奏民族管弦樂《紅樓夢組曲》的賈柳琴老師,她說:「你們這麼多學生喜歡民樂,喜歡笛簫,覺得挺不容易的,因為現在的小孩不大喜歡這些,都喜歡一些搖滾啊這些的,看到你們學生都坐滿了人,也聽了全場,覺得挺感動的。」

中國陶笛藝術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考級高級指導教師 齊高峰教授說道:「古典的就是現代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古典樂器不僅被年輕人所喜愛,同樣贏得全世界人的青睞。因為一直有一部分人,默默地傳承我們的古典藝術,我們華夏的傳統文化,使其經歷了千百年的風霜依然熠熠生輝,當下,在我們國家的政策支持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熱衷於傳承古典樂器,古典樂器里吹奏出的有我們的民族靈魂,同時古典樂器,也是我們精神,我們情懷的一種寄託。少年強則國強,相信我們新一代的力量一定會把古典樂器發揚光大,引領古典潮流。」

長江大學教授、武漢音樂學院中樂系特聘教授、湖北省笛子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鄧邦國教授說道:「學習樂器最開始是模仿,模仿名家的經典作品,模仿大師的彈奏方式,但是切不可一味進行模仿。要學會自己頓悟,不要拘束自己的想法,大膽嘗試,摸索創造出自己的流派風格,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多了解古典樂器和傳統文化,讓自己腦子裡有「東西」,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有靈魂,才不會是空洞的,學習古典樂器,一定要沉得住氣,要學習古代的文人雅士,用樂器去歌頌生活,穩得住心性,方能奏的出好曲子。」

演出結束後,記者採訪到此次活動的負責人之一、武昌理工學院笛簫協會第十五屆會長楊燁,他說道:「笛簫是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樂器,雖然現在,鋼琴和吉他等西洋樂器也深受大家的歡迎,但是作為華夏子孫的我們,對笛簫文化的一種延續,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情懷。非常感謝各位名家名師們的參加,以及前幾任會長們的支持與幫助,讓我們這次演出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讓我們中華的笛簫文化能夠更加的發揚光大。」

據了解,武昌理工學院笛簫協會自創建以來,已累計培養(傳承)會員3000餘人,共舉辦了20餘場大型演出活動,多次榮獲全國優秀學生社團、湖北省優秀學生社團等,學生多次在楚天藝術大賽等比賽中獲得金獎等。十五年中,幫助大學生們掌握一門才藝,為其走上工作崗位增光添彩,真正地豐富了大學校園裡的課餘文化生活,為傳承和推廣民族文化藝術而付出努力,同時促進了大學生「第二課堂」的開展,同時也讓民族器樂文化得到了普及。( 李靈 王麗娜 崔華卿 方欣林 馬付巧 韋燕花 張月雨 鄭玲瓏 畢楚鈺 魯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H74qeW4BMH2_cNUgVpS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