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在電視上發光發彩時,我還在下鄉演出餬口|專訪演員喬杉

2021-01-09     毒藥君

原標題:同學在電視上發光發彩時,我還在下鄉演出餬口|專訪演員喬杉

最近,喬杉參演的兩部電影《沐浴之王》、 《溫暖的抱抱》,分別斬獲 4億元和6億元的不俗票房。對比剛出道時無戲可拍的慘狀,喬杉無疑完成了巨大的逆襲。

當被問到什麼時候感覺自己成名了?他卻調侃道:成名?那不得有人接機啥的?我們這......還沒人接啊!

文 | 坎波

編輯 | 雷伊斯

相比喜劇演員,喬杉內心更認同自己是一個演員。

這些年來,他的表演涉及到舞台劇、電影、電視、短視頻多個種類:

從《愛笑會議室》,到春晚小品;從下鄉的走穴演出,到登上林兆華導演的戲劇舞台;從《屌絲男士》里的短視頻段子,到如今擔任院線電影里的主角與配角......

跨度背後,也暗含了一個演員為生存做出的努力,以及為表演夢做出的忍耐、等待與堅持。

和熒幕形象形成巨大反差,生活中的喬杉沒什麼存在感、物質欲極低,閒暇時喜歡看書觀劇提升自己。在準備《喜劇人》節目間隙,喬杉向麻辣魚記者講述了一個演員的台前與幕後。

一個演員無戲可拍的日子

麻辣魚一開始你對《溫暖的抱抱》、《沐浴之王》這兩部電影的票房有預估嗎?

喬杉其實從我們演員的角度講,畢竟不是投資人,對票房的要求沒那麼高,重要的是能留下一個好口碑,希望大家能喜歡上這個戲。

麻辣魚什麼時候感覺自己成名了?

喬杉成名那不得有人接機啥的才叫成名嗎?我沒人接啊!(笑)。

麻辣魚你當年從中戲畢業後,覺得自己立馬就能紅,當時為什麼會有這個認知?

喬杉因為我想我從戲劇學院畢業了,再拍個戲啥的,這不很快就能紅嗎?(笑)主要是對自己的能力和世界沒那麼了解。

麻辣魚當時班上其他同學的發展怎麼樣?

喬杉我有很多同學都很早就拍戲了,然後人家都在拍戲,我們天天下農村演出,就看人家在電視上,發光發彩。

麻辣魚那段無戲可拍的日子有想過放棄嗎?

喬杉想過。但也不是離開這行去做其他工作,只是說我要不去當副導演,去做執行導演之類的,瞎搞一條曲線救國的道路吧。但最後還是堅持下來了,因為還是很熱愛這個行業,同時我的家人和愛人,當時還是我女朋友,他們給予我的鼓勵很大。

麻辣魚那時你請人吃飯,那些人都說你不行,你和你愛人走出飯館,只有她相信你能行。這種幾乎所有人都在否定你的時候,你自己內心對自己的判斷是什麼呢?

喬杉和妻子莫丹

喬杉其實那次是因為我想換一條路走嘛,就請師哥,還有他的一幫朋友吃飯。然後他們給予了否定,我當時心裡想我有那麼差嗎?你又沒看過我演戲,你怎麼就知道我不行呢?

麻辣魚對自己的判斷跟觀眾的反饋有關,還是說就是非常相信自己的表演?

喬杉因為我覺得你去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你必須要看過他的本事才行。他們覺得我外形很普通,但他們又沒有看過我的戲,就像我沒看過一個電影,我怎麼去評價人家演得好壞呢?對吧?

我不覺得我像他們說的那麼差,因為我們做舞台劇的時候,觀眾的反饋很直接嘛,演出結束後,觀眾的掌聲會說明一切。

當然,當時內心多少還是有些失落,因為飯局上這些人算是業界的前輩。

麻辣魚你當時演了很多話劇,如果說不考慮溫飽問題,讓你一輩子只演話劇,不能演電影,你願意嗎?

喬杉嗯,其實這個問題很好。我願意。但是,電影也是一門藝術,作為從業者,你當然是想更多地去了解藝術,去參與進去。就像我現在錄《喜劇人》這個節目,其實有一天我也會回到舞台,這並不是一個互相耽誤的事兒,反而對一個演員的成長非常有幫助。

電影能帶給你的可能戲劇給不了,反過來也一樣。所以我會在從業的過程當中去學習,去發展,去認知。就像人這一輩子,生活的過程中,缺了哪一步都不好。

麻辣魚08年,你的父親去世了,這件事對你的表演影響大嗎?

喬杉大,因為小的時候不太理解生和死這個事兒。後來在《喜劇人》里,我創作了《我們》,其實那個作品就是獻給我父親的。

你以前老覺得這些事離你好遠,但那個時候才知道......就算是要表達情感也要抓緊。我們說活在當下,其實都是比較空洞的,就像《大話西遊》里的台詞,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面前,我卻沒有好好珍惜。

我不要一萬年,我就要你現在,父親去世後,我這方面的認知更強烈了。

表演與現實

麻辣魚事業上的轉折點發生在什麼時候?

喬杉應該發生在我接觸電視後,《愛笑會議室》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就可能換了一個平台,大家能看見你了,知道你的人就更多了。

麻辣魚你怎麼看待你的粉絲呢?

喬杉我的粉絲我覺得都是我的朋友,你要像對待朋友一樣,他們才能感受到你的真心。就像每次我們出去路演,在成都、重慶,很多粉絲他都抱著孩子來了,去年那孩子還很小,轉眼間就長大一歲。還有很多粉絲是從初中開始看《愛笑會議室》,現在都已經研究生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吧。

其實我們做這個工作的幸福感還挺好的,至少我們曾經陪伴過大家一段時間,然後大家還能記住。

年輕時的喬杉(右)

麻辣魚08年那會兒,你白天要演話劇,晚上可能跟愛人在通州那邊擺地攤,這種現實跟話劇之間的反差感對你來說強烈嗎?會讓你懷疑舞台上的東西嗎?

喬杉它會讓你感覺到很魔幻現實主義。因為你從一個鮮花集中的舞台上下來,接觸到一些鼓勵,然後呢,等你下午坐公交車回家,趕去賣東西,這個落差是有的。在舞台上是多巴胺分泌很強烈的過程,所以你會從這樣的非穩定狀態,逐漸地回到現實。這個過程挺魔幻的。

麻辣魚話劇是每天都演,那生活會反過來影響接下來的演出嗎?

喬杉從我們演員的角度來說,這樣是很不專業的。我在中戲接受的教育是「戲比天大」,我覺得我更願意積極地去理解戲劇與生活的關係。擺地攤也好,生活中的各種歷練,都會讓你生命的層次更豐富,會轉化成一種動能,變成你自己的一種表達。

那麼,當你處理到某些角色的時候,你會找得非常準。就像我們小時候覺得我們唱歌很好聽,但真正情感豐富的人,他會覺得你這是一大白嗓子,因為你沒有感情。

麻辣魚我聽說中戲是 按畢業大戲的角色錄取表演系學生的,你當時是按照哪個角色錄取的呢?

喬杉嗯,我們老師覺得我是兒童劇方向,因為那時候長得瘦、長得小,面容較為乾淨,(笑)會唱歌會跳舞,兒童劇要求很高,又要音樂劇那種,我是按兒童劇招的。

麻辣魚那時體重多少?

喬杉130(斤)吧,現在150多(斤)。

麻辣魚你在演員上有標杆嗎?

喬杉那可多了。國內的話,我特別喜歡姜文、王志文,包括李雪健老師,他們對我來說都是非常神奇的人物,大神級。

麻辣魚你舉的這幾位,都不單純是喜劇方向的,但你目前還是主要在喜劇方向發展,未來會想突破這種類型嗎?

喬杉大家認識我可能是通過一些電視節目,我會被定義成一個喜劇演員。其實我以前演舞台劇,悲劇、正劇都演過很多,喜劇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因為舞台劇比較小眾,看過的人會少一些,從我對自己認識的底色講,我覺得我還是以一個演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麻辣魚能舉一個你演過的悲劇的例子嗎?

喬杉其實悲劇只是一種色彩。我們曾經用喜劇的方式演過很多悲劇色彩的劇,比如說我原來演過《辦公室有鬼》,那是我第一次在小劇場話劇里出演男一號,講的職場白領,作品是想把外地人在北京打工的這種狀態表現出來,所以裡面就會稍稍有一些悲劇色彩。

然後我們跟林兆華導演演的《說客》,包括《回家》,這種戲都相對偏正。

麻辣魚跟林兆華這種級別的導演合作,他對你的具體影響是什麼呢?

喬杉我當時可能年齡小,有些東西是越琢磨越對,比如以前不明白為什麼他要在舞台上那樣調度,後來慢慢明白了。

大導兒對我的表演觀念影響也很大,這種泰斗級的藝術家對戲的理解,比如說你讓一個年輕人演老頭怎麼演?你要是從狀態上去模仿老人,這可能是一種正常的演法,但大導就對我說:你不要去演,你就正常處理你的角色就好。你見過哪個老頭願意讓別人認為自己是老頭?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他給我帶來的是很新鮮的觀念,讓你覺得:哦!原來我可以這麼處理戲。

書籍與搖滾

麻辣魚 :生活中的你跟熒幕反差大嗎?

喬杉 :不小。我生活里是一個對物質慾望極低的人,對吃穿都沒有任何要求,可能還有些無聊。也沒多少業餘愛好,無非就是看看書、看看電影、彈彈琴、喝喝茶。

麻辣魚 :最近在看什麼書?

喬杉 :最近比較功利吧,在看很多工具書,像《希區柯克故事集》,還有編劇相關的。之前在看鄭執寫的那個小說《生吞》。

麻辣魚 :最近幾年湧現的東北作家群,你對他們筆下的東北怎麼看呢?

喬杉 :我喜歡他們筆下的故事,畢竟是老鄉嘛,好像一讀就能回到你跟老鄉嘮嗑的那種感覺。往往好的文字,帶給你的不是什麼本質的東西,而是讓你回憶起你對家鄉的感覺、味道。

麻辣魚 :你還很喜歡搖滾樂,都喜歡那些搖滾樂歌手?

喬杉 :科本、平克弗洛伊德、槍花,國內的像竇唯、崔健,唐朝這些,都非常喜歡,現在我手機里都還是他們的歌。搖滾樂對我的影響還是關於人生感悟方面多一點。

搖滾樂才會提出很多問題。在我們年少時候,荷爾蒙無處安放的時候,搖滾樂是能讓我們去思考人生的:為什麼他們眼中的世界是那樣的呢?

很多人以為搖滾樂就是非常躁的那種,其實不是。

麻辣魚 :《縫紉機樂隊》里的搖滾樂,跟你理解的搖滾有偏差嗎?

喬杉 :我覺得它只表達了一部分,表達了搖滾中的那種堅持,其實就是關乎熱愛。

麻辣魚 :也許商業喜劇沒辦法表現得那麼深,你未來會想拍其他類型的,比如對現實有更深回應的電影嗎?

喬杉 :我覺得這種東西可遇不可求吧。它一定是老天找到你了,是一種.....碰撞。我現在接劇本時,也會接到一些非喜劇類的角色,可能以後大家也會看到。

但從本質上講,我是對任何東西都不排斥,而且我堅信任何東西都有可能。

THE END

大咖專訪

別忘了點「贊」和「在看」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GryM8XYBuNNrjOWzSlX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