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的《贅婿》:IP影視化,巧的改編加分

2021-02-17     新劇觀察

原標題:「真香」的《贅婿》:IP影視化,巧的改編加分

作者 / 喬苗兒

「電先生是我的啟蒙老師」

「歡迎光臨隨意挑選」

「這會兒彈幕都看咱倆笑話呢」

#贅婿還有多少段子#上了熱搜,一段一分鐘左右的短視頻魔音入腦,叫人「笑出豬叫」。

《贅婿》在愛奇藝站內熱度已接近10000;在春節檔大片搶占話題高地時,擁有上線3天26個熱搜的排面;「大麟子」張口就是金句的梗王屬性全國人民都知道了;適逢初五迎財神,追劇上頭的粉絲們表示還應該迎寧毅,旺財旺家宅,多喜慶!

眼看春節檔進入尾聲,這部講述出身微寒的寧毅(郭麒麟飾)入贅布商蘇家當上門女婿,幫助妻子蘇檀兒(宋軼飾)執掌門庭、創業經商,樂觀向上精神影響身邊親友追尋理想,最終投身家國事業的古裝輕喜劇熱度口碑雙收,當仁不讓地成為開年的爆款劇目。

作為知名的網文IP改編作品,《贅婿》自帶熱度與基數龐大的書粉群體,這點毋庸置疑。而縱觀近年來的內容市場,對於大部分IP改編作品來說,首度面見觀眾都是「塌房」「蓋別墅」風險和收益並存的考驗,很難同時滿足原著粉絲和路人觀眾的觀看需求。

《贅婿》小說火爆,逆襲爽感令人上頭。劇集改編勇敢跳脫出原著束縛,以積極溫暖代替原著較之冷酷的調性,重塑寧毅從小小贅婿到「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的人物成長史,而喜劇的外殼天生自帶觀眾緣優勢。同時,劇集基於「扮豬吃虎」、「打怪升級」等熱血爽點,加以「兩性互助的溫情」、「友情與親情的真摯」、「沙雕日常的妙」多線並行,多方面體現小人物成長史,從情緒到情感,層層遞進引發觀眾共情。

從期待《慶餘年》原班人馬螢屏重聚,到開播後為劇中古今碰撞、與現實互文的段子捧腹不已,再至深入劇情,讀出其中的女性獨立意識、不同價值觀念交鋒的深意,進而關照自身,引發共鳴和思考,觀眾結合自身經歷給出不同維度的解讀,用自己的方式做表情包、短視頻表達對內容的認可和擁戴,可以說,《贅婿》的影視化改編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而將網絡文學改編成笑點豐富節奏得宜、值得深入開掘主題內涵的古裝輕喜劇,《贅婿》的改編策略有討論的價值和借鑑的意義。

血肉:人設討喜,橋段搞笑

從文字到影像的轉化,需要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共同加持。《贅婿》的成功,首先離不開創作者技巧上的成熟和用心。

原著中寧毅升級打怪式的入贅成長路有較為濃郁的個人英雄色彩,追光燈打在寧毅一人身上,其他的人物成為輔助豐富寧毅形象的助攻。而到劇中,寧毅成為了敘事的主視角,跟隨他入贅蘇府的腳步,一幅俯仰萬千、人物豐富的家宅、商場、江湖天下的群像長卷徐徐展開。

拋開樂天上進、頭腦靈光的寧毅,蘇家眾生也分外鮮活。蘇檀兒不同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閨小姐一面通過捕捉精準的鏡頭一覽無餘:調色染布天賦凜異,古時女子不便拋頭露面,紗巾遮面也要擁有自己的事業,面對媒妁之言知分寸,懂進退,對未來有清晰規劃。二叔父子利己的算盤打得噼啪響,如跳樑小丑不僅無傷大雅,還顯得人物分外真實鮮活;再加上城府極深的父親、深藏不露的祖父,煙火氣的蘇宅日常也有暗流涌動,為後續劇情的發展埋下伏筆。

當然,人物的鮮活與演員的二次創作密不可分。郭麒麟的曲藝功底幾乎是為了寧毅舌燦蓮花的屬性準備的,貫口一樣的台詞也許換一個人說就不再有如此濃郁的喜劇色彩,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也未必能夠得到如此充足的釋放。觀眾的眼睛雪亮,郭麒麟的喜劇天賦、宋軼的明麗以及對於人物情緒細膩的把握,都在鋪天蓋地的好評中,被觀眾看到。

再者,作為古裝輕喜劇,《贅婿》中不乏時下流行的網絡段子,古今混搭碰撞出奇妙的「笑果」,驚喜卻不突兀。而讓人物穿古裝卻滿口現代話本事改編大忌,不僅無法展現網感,還會變得不倫不類。

《贅婿》沒有這種抽離感得益於開頭的戲中戲的設計,寧毅原是被催稿的小說家筆下的人物,商戰小說沒有市場只好轉寫古裝喜劇,最後的倔強是把原有的主人公相貌堂堂的鑽石王老五江皓辰變成了平平無奇的上門女婿寧毅。於是,當「最低消費」「拼刀刀」「彈幕」等來自現代語境的網絡語言出現在劇情中時,不但不突兀,這種不和諧反而愈發強化了全劇的喜劇色彩。

而作為喜劇,《贅婿》在節奏的把握上也可謂爐火純青,抖包袱恰到好處,意料之外的結果令人捧腹。寧毅初見蘇檀兒鬧了烏龍,錯把試吉服的牛嬸當成蘇檀兒本人,一臉吃癟的表情又無法拒絕,觀眾知情而寧毅不知情的差異讓喜劇感在此達到峰值,隨後鏡頭一轉蘇檀兒自明身份,包袱抖落,觀眾跟隨寧毅一起如釋重負。能把觀眾的情緒跟人物的命運繫於一處,也是喜劇創作的本事。

當然,在《贅婿》平均3分鐘一個的密集笑點裡,在古今思維的碰撞中,能夠明確地感受到創作者給予其中的,對當代年輕人情感需求的把握。寧毅有意無意的自嘲、自黑,更是樂觀生活態度的彰顯,直面現實無懼苦難,人生不如意事用喜劇和笑點化解,也格外有種當代阿Q的精神。

筋骨:現實關照,家國通感

《贅婿》在春節檔開播,順勢應時,合家歡的屬性老少咸宜,輕喜下飯,能夠迅速聚攏人氣,獲得極高的熱度並不意外。而真正引發熱議,發酵出各式各樣的延伸話題,形成「長在熱搜」的排面,還是要說到精神層面的通感與共情。

以古裝輕喜劇為載體,《贅婿》喻今於古,把諸多現代人的情感需求、社會議題放到喜感濃郁的古代背景里,與時俱進卻不突兀、不說教,藝術性和思想性的探索和深入,也堪為範本。

全劇伊始便拋出女性獨立的話題,並通過寧毅的言行反覆強調女性不僅能夠獨立自主,而且可以擁有事業以及人生選擇。寧毅入贅蘇府,毫不猶豫站在蘇檀兒一邊,與她共同面對來自家族男性的規訓和掌控。寧毅嘴皮子利落地舉出織女、螺祖,買衣服的也大多數是女性的例子駁斥蘇家叔伯的舊黃曆,這種設定其實是雙向的,不僅展現女性的獨立意識,同時也沒有忽視男性清醒審慎、對女性尊重支持的品質。

《贅婿》的難能可貴是沒有把作品當成輸出觀念的二極體,也沒有把觀眾當做毫無過渡思維的二極體。劇中不守夫道的贅婿要進入男德學院學習,要熟讀《贅婿經》,需唯妻命是從,還要忍受老師不合理的懲戒。這種看似無厘頭的設定看似是把古時三從四德、妻從夫綱等對女性規訓的舊黃曆放到男性身上,通過性別對調達到「女尊男卑」的效果,給女性造夢實現爽感。

實際上,這種設定遠非膚淺的報複式快感或意淫,而是跳出性別對立,從更寬廣的視角去重新審視性別問題,最終直指男女不平等的陋習窠臼,共同克服男女平等路上的阻礙,才是更有深度、有價值的探討,同時也更符合當下年輕觀眾的審美,能夠實現對價值追求的引領。

當然,從《贅婿》的劇情發展來看,全劇並未拘泥於家宅、商場乃至性別議題等偏私人領域的話題探討。在寧毅的幫助下,蘇檀兒奪掌印振家業,在獨立追夢和自我實現的道路上繼續前進,而擔道義、負使命的家國挑戰也即將到來。喜劇外殼的包裝下,現實的共鳴也將愈發深沉厚重,期待《贅婿》帶來的新驚喜,也希望能夠再度帶來改編的新啟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GaOUsHcB8MnI47Ij4n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