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八月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外宣布因潰瘍性結腸炎辭職之後,同一時期,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一次全國公眾講話中提到,他本人患有「巴雷特食管」已經數十年,就在不久前的胃鏡檢查中,醫生髮現杜特爾特的病情有所惡化。
根據有關媒體報道,疑似已經發展為胃食管癌症Ⅰ期。
早在2018年,杜特爾特就曾到香港做了胃腸鏡檢查,並取了活檢,食管檢查顯示「接近癌變」,此後,醫生便叮囑他定期複查,戒煙戒酒,嚴格規範生活習慣和飲食。
不管是安倍晉三患的潰瘍性結腸炎,還是杜特爾特患的「巴雷特食管」,這兩種疾病,其實都屬於常見的消化系統性疾病,而且都有很高的癌變風險!
此前小編已經介紹了潰瘍性結腸炎,如果感興趣,可以點擊查看
這個讓日本首相兩度辭職的病,尷尬又難治,這4個信號,及早發現和治療
那巴雷特食管,又是什麼疾病?它的併發症又有哪些?哪些人是高發人群?需要注意些什麼?
對此,小編專門約訪了我院胃腸專科陳樹清主任,就巴雷特食管做了詳細了解。下面,就由小編帶著大家一起,就巴雷特食管,一探究竟。
巴雷特食管,由英國人巴雷特最開始公開報道,隨後,醫學界便以他的名字命名這種消化道疾病。
巴雷特食管,是一種因為長期的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等,導致的食管黏膜病變。
胃食管反流物主要是酸性胃液、鹼性膽汁、胰液等。
而我們的食管黏膜,主要由不耐酸和鹼的鱗狀細胞組成。
所以,如果胃或十二指腸的胃酸、膽汁等物質反流到食管,就會導致食管黏膜受損。這個時候,食管黏膜會啟動保護機制,用耐酸鹼、再生能力強的柱狀上皮進行修復,於是,就形成了巴雷特食管。
1、巴雷特食管有臨床症狀表現嗎?
陳主任介紹,巴雷特食管比較隱蔽,一般本身不會有什麼症狀,患者的症狀主要是因為胃食管反流以及由此形成的食管炎等病變所致。
常見的症狀比如胃灼熱、反酸、胸骨疼痛、上腹疼痛等。
2、巴雷特食管又是怎麼癌變的呢?
陳主任介紹到,一旦形成巴雷特食管,就會存在腸化的風險,也就是說,這個啟動修復模式後的食管,在修復受損的胃黏膜同時,也會產生只能在腸道里才會有的吸收細胞,這是一種不好的發展跡象,是一種癌前病變。
而巴雷特食管癌變,一般要經過以下5個階段:
01胃食管反流導致反流性食管炎
02巴雷特食管
03不典型增生
04早期浸潤癌
05食管腺癌
3、巴雷特食管癌變風險高嗎
在英美西方國家,由巴雷特食管導致的食管腺癌,約占食管癌的30%-50%。不過,在我國,比例相對較低,一般只有5%-10%。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巴雷特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變,80%的食管腺癌由巴雷特食管惡化導致。
不過,這種癌症,也沒有那麼可怕,正如陳主任介紹,一旦在檢查中發現巴雷特食管,患者如果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配合相應治療,定期檢查,癌變的幾率還是很低的。
1、長期胃食管反流者
一般來講,如果出現3-4年以上的出現胃食管反流,並且也沒有特別的治療,這類患者患巴雷特食管的風險很高,並存在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2、肥胖患者
對於超重、肥胖的人群,因為飲食習慣、消化系統機能失調等症狀,肥胖的人進食後,在胃裡更容易造成反流,合併反流性食管炎的機率較高。
3、長期抽煙飲酒者
巴雷特食管群體,食管本身就處於脆弱的狀態,如果有長期抽煙飲酒的習慣,更是會進一步刺激食管,加劇病情的惡化。
此外,像喜歡吃高脂肪、高熱量、辛辣刺激性食物,也會導致巴雷特食管的出現和加重。
陳主任介紹,抑制巴雷特食管癌變的主要方法,就是控制胃食管反流,減輕反流物對食管的刺激,因此,巴雷特食管的治療,主要從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等方面入手:
01.改善生活方式
不要暴飲暴食,避免高脂食物
少吃多餐,七八分飽即可,這種食量會有效減輕胃負擔,並且也容易消化,避免增加消化系統負擔;另外,要避免經常食用高脂、高熱量,以及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減輕消化系統負擔。
和碳酸飲料、濃茶、咖啡說拜拜
對於巴雷特食管群體,碳酸飲料是導致反流燒心的一個危險因素,而濃茶、咖啡等,因為含有茶鹼、咖啡因等物質,也會加重胃食管反流。
飯後避免立馬平躺
飯後養成不立馬平躺、適當活動的習慣,可以有助於消化,「千萬不要一吃完就直接平躺,看手機玩遊戲等,這樣很容易造成剛剛吃進胃裡的食物反流到食管。」陳主任說到。
睡覺前3-4個小時不要進食
為了給身體一個充足的消化時間,儘量在睡前3-4小時不再進食,給消化系統一個較好的休息。
床頭可以適當抬高
巴雷特食管患者,在睡覺時可以將床頭適當抬高一些,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反流。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床頭抬高並不是說把枕頭墊高,而是把床頭墊高,在10公分左右即可。
02.藥物治療與檢查相結合
藥物治療
陳主任介紹,通過服用抑酸藥,如質子泵抑制劑(PPI)和中和胃酸的抗酸劑,以及促進胃動力的藥物等,可以有效抑制胃食管反流,降低胃內容物反流到食管的機率。
此外,如果是中重度的難治型胃食管反流,則需要藉助胃鏡或者相關手術進行治療。
定期檢查不可少
除了平時的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外,按時複查、以及定期的胃腸鏡檢查等也必不可少。
「從飲食、藥物、檢查三方面入手,有效控制反流,巴雷特食管癌變的幾率就會很小。」陳主任補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