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陳凱歌輸給郭敬明

2019-11-16     奇遇電影

這段時間,「國內首檔導演選角真人秀」《演員請就位》播出正酣。在昨晚,導演互拍作品的這齣好戲終於上演了。

節目集結了陳凱歌、李少紅、趙薇、郭敬明四位導演,對50位演員展開專業考核。

開播之後,關於節目內容引發的熱議,幾乎從未停止。但它的初衷其實是不錯的——專業的事就讓專業的人來干,為中國影視事業添磚加瓦。


別的不說,就拿上周剛播的第五期來說,就先後引發了兩大議題——黃宥明「手撕流量」、牛駿峰「大打出手」。

前者語出驚人,後者作風彪悍。

一個在落選之後,痛批業界潛規則,道出了圈內人「重流量、輕演技」的不良做派。


另一個,在即興環節,表演過於投入,對搭檔「大打出手」。


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現場演員滿滿的窒息感和求生欲。

每個人都在心照不宣下,踐行著最殘酷的生存法則——

只有成功入組、力爭上遊,才能嶄露頭角、證明演技。

誰能想到,陳凱歌輸給郭敬明


自第五期50進28的白熱化競爭之後,如今第一階段已經落下帷幕。

在今晚最新播出的第六期中,四位導演分別率領7名組員進入到了第二階段的「導演互拍」。

所謂「導演互拍」,就是讓導演兩兩拍短片PK。

拍攝素材,只能從對手的過往作品取材。拍攝時間,也比較緊張。

難度加大、考驗升級。無論對演員還是對導演來說,接下來的路程,都將走得更加艱難。


通過抽籤,四位導演被分成了兩組:

A組陳凱歌 PK 郭敬明

B組李少紅 PK 趙薇


兩組導演,各有各的看點。但若論話題性,陳凱歌PK郭敬明這一組的應該更大。畢竟,誰都會好奇,陳凱歌這位影壇老將,將如何與郭敬明這位大眾印象中的「爛片導演」過招。

不消多說,就能讓人腦補出一場刺激對戰。

可是沒想到,事件最終的走向,卻讓人有些意外。

郭敬明贏了。


看到這個結果,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難以置信。

當晚熱搜

坦白說,沒看之前,我也無法相信。但是看完之後,我竟然隱隱覺得,郭敬明贏的,或多或少,竟然還有點道理。

只有一天時間,幾乎不眠不休,郭敬明拍了部近20分鐘的片子。

相比陳凱歌,他的短片具有明顯的三點優勢:

更完整,美,又夠悲。郭敬明顯然很明白自己的優勢在哪,他的確擅長這一套。

誰能想到,陳凱歌輸給郭敬明


相比陳凱歌的8分鐘,郭敬明時長上的優勢,換來的,是故事和演技上的優勢。更能自圓其說,也更有利於演員的表演醞釀。

郭敬明選的這一段是《妖貓傳》里的那段「大戲」,楊貴妃飲下屍酒後,白龍千般不舍縈繞不去,在陳凱歌的原作中是悽美大戲,包含著陰陽相隔、少年情深這些元素,在布景、表演上,可迴旋運作的餘地不小。

郭敬明將《妖貓傳》中的悲情元素,徹底掰碎了吸收。抓住了片中單線條的無解悲劇:丹龍為白龍犧牲,白龍為楊玉環犧牲,楊玉環愛皇上,而皇上愛江山。把角色間的愛情悲劇無限放大,很考導演把控的功夫。


此外,郭敬明能夠在極短時間內,跟幾個演員打成一片,這一點也很突出。

郭敬明在演員宋芸樺眼中,很多時候,更類似於是「可以並肩作戰的夥伴」。

將所有包袱與重任,全都一肩扛。面面俱到到每個細節。

郭敬明是真的一門心思撲在短片上,把短片當作品來拍。


遑論拍出來的效果、導演天賦、功底如何。就他的努力和態度而言,其實還是挺值得肯定的。

節目中,他有個段落,曾特別打動我。

在幫演員黃俊捷梳理情緒時,他說過這樣一段話:「你有遇到過別人說你拍戲不行的時候嗎?我就經常被人說『爛片導演』。但我願意跟你一起拍好它,我們就是要跟別人證明!不然,這麼累幹嘛?!」

都說小四情商高,你真的不得不服。


相比郭敬明對將悲情的放大,陳凱歌則反其道行之,轉換了《悲傷逆流成河》中的悲劇內核。把一個青春霸凌的絕望故事,改寫成了一個青春傷痛的治癒故事。把「愛、希望和友情」投注其間。以大團圓的結尾收場。


作為國際大導,陳凱歌一直以來,同樣以嚴苛著稱。拍《妖貓傳》時,張雨綺開場一個回眸的鏡頭,他反覆拍了七十多條。

張雨綺尚且如此,那麼對於演技還稍顯稚嫩的沈夢辰,就更不用說了。


也正因如此,打從和陳凱歌拍短片的那一刻起,沈夢辰便感受到了濃濃的低氣壓。大氣不敢出一個,只能乖乖的接受陳導調教:

「你語氣是挑釁的,但是你的眼淚要下來,你現在是不夠的,你在那兒再醞釀醞釀。」

「最主要的是眼睛裡要有東西。」

「像這樣一個女孩遭受霸凌到如此地步,你現在秉持的態度應該是誰也不原諒。」

誰能想到,陳凱歌輸給郭敬明


可以感覺到,有時候節目裡,導演面臨的挑戰,要比演員大得多。

好在,經陳凱歌一番調教之後,沈夢辰的演技,確實有了脫胎換骨般的改變。


除沈夢辰之外,早前節目中的不少演員,也都經受過陳凱歌的調教。不少演員經他指點之後,在短時間都獲得了明顯的成長。

從節目開播,陳凱歌一直是定海神針似的存在,給節目增光添彩。


會拍戲,更會講戲。而且講戲方面,往往一針見血,讓人聽過之後意猶未盡。字字珠璣、邏輯清晰。

看他講戲,有時候,甚至比看他拍戲都還更有看頭。
《破冰行動》片段里,陳若軒被陳凱歌調了幾個地方後,整個表演狀態都迅速提升了一個層次,令其他組員嘖嘖稱奇。


《海洋天堂》片段,牛駿峰被陳凱歌指點之後,也同樣由衷感嘆:「陳凱歌是中國最會調教演員的導演。」


無論是對影片的把控能力,還是對演員的調教路數。陳凱歌和郭敬明,都有著迥然不同的導演風格。

作為內地唯一手執坎城金棕櫚在手的導演,陳凱歌在執導現場的調度能力、把控能力確實讓人印象深刻。


「不是儘量配合,是必須滿足」,差一丁點都不行。尤其是在開拍前給演員講戲,細節清楚到每一句對白、情緒。

只不過,由於現場大眾評審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他們的風格喜好也會有所不同。郭敬明短片的畫風唯美、通俗易懂,明顯更暗合他們的口味。


就本期節目來說,兩位導演各具優勢。陳凱歌展現出了大家風範,留給了演員更多自我表演、提升的個人空間。

郭敬明則全情投入創作,用心血去打磨一件作品,力求幫助演員,一起齊頭並進問鼎巔峰。同期的李少紅vs趙薇導演這一組的表現也各有精彩,無論哪種做法,究其根本,其實都是為了「讓演員去就位」。

正如陳導所說,「結果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演員能否從拍攝中有所領悟,能否在推動中得到進步。這個目的達到了,這個事情其實就很圓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rZRdG4BMH2_cNUg7DW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