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A評出2019心臟病學領域十大研究進展|年終盤點

2020-01-04   醫脈通心內頻道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AHA)評選出了2019年心臟病學和卒中研究領域最具影響力的10大進展。現整理如下,以郷讀者。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01 肺動脈高壓發病機制的新見解

肺動脈高壓是一種罕見的高血壓,當從心臟到肺的血管變硬、變狹窄時便會發生。2019年發布的新研究或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其發病機制。Am J Resp Crit Care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肺動脈高壓患者體內的BMP9蛋白質水平低於正常水平。研究人員表示,BMP9水平低或為某些患者遺傳此病的發病機制。Circulation發表的另一項研究顯示,一種指導蛋白質合成的基因BOLA3在肺動脈高壓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或為未來的潛在治療方法提供參考。

02 他汀有助於控制兒童遺傳性膽固醇問題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在出生時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便升高,在年齡較小時就可能發生心臟病。NEJM發布的一項研究探究了他汀類藥物的使用是否有助於控制此類患兒的病情。該研究隨訪了214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及156位父母20年以上。結果顯示,從年齡較小時起始他汀治療,可將患者39歲時的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從26%降低至1%,將心血管死亡風險從7%降低至1%。

03 老年女性進行體力活動同樣可獲益

有規律的體力活動可改善所有年齡段人群的心臟健康。2019年發布的兩項研究顯示,在老年女性中,減少久坐時間可改善結局。Circulation發表的一項研究探究了久坐對老年女性(平均78歲)的影響,結果顯示每天減少1h靜坐時間,心臟病風險降低26%,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12%。值得注意的是,體力活動不必一次完成,可以是一天的積累。另一項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79歲)顯示,從事園藝或散步等輕體力活動的女性較活動最少的女性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42%。

04 優化血壓控制策略

目前,已充分明確了將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內的重要性,然而血壓治療方案和建議仍需改進。Eur Heart J 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睡前服用降血壓藥物的患者,發生心肌梗死、卒中或其他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降低45%。JAMA發表的另一項研究則顯示,降低血壓的獲益可擴展至大腦。根據在≥50歲高血壓患者中的研究顯示,與收縮壓目標<140 mmHg相比,將收縮壓降低至<120 mmHg的目標值,可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輕度認知障礙是痴呆症的一種危險因素,儘管在研究中未發現痴呆症發病率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下降,但也未顯示出痴呆風險的增加。研究人員表示,對痴呆症風險增加的恐懼,一直是如何進行積極降壓治療爭論的一個因素。

05 可改變臨床實踐的研究結果

以下6項研究導致了護理的轉變,可拯救患者生命,對患者意義重大。

(1)FDA批准高純度魚油製劑Vascepa用於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2019年12月,FDA批准了高純度魚油製劑Vascepa(icosapent ethyl)用於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且伴有至少2種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Vascepa膠囊是一種單分子處方產品,由ω-3脂肪酸組成(通常叫做EPA),能夠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可作為他汀最大耐受劑量後的輔助療法,該適應證的獲批主要基於NEJM發表的REDUCE-IT研究結果。研究發現,在他汀類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該藥可以使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首次發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對風險降低25%。

(2)多支血管完全血運重建優於僅開通罪犯血管

冠狀動脈完全阻塞後可發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通常被建議進行經皮冠狀動脈動脈介入治療(PCI)。2019年於NEJM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開通多支血管進行完全血運重建較僅開通罪犯血管,可顯著降低心梗再發風險(32%)。

(3)降糖藥物達格列凈的心衰獲益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達格列凈通常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療。2019年NEJM的DAPA-HF研究顯示,達格列凈可防止心衰惡化,降低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風險。

(4)智能手錶有助於房顫識別

根據NEJM發表的Apple Heart研究,智能手錶可發出心房顫動(不規則心律)預警。該研究共納入約41.9萬例蘋果手錶佩戴者,研究發現在檢測出不規則心律的參與者中,約1/3的人被確診為房顫。

(5)缺血性卒中發生後9h溶栓治療仍可獲益

缺血性卒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卒中類型,患者向大腦供血的血管發生阻塞。缺血性卒中發生時,快速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療尤為重要。通常認為,阿替普酶需要在症狀發作後4.5小時之內給予。2019年NEJM發表的一項研究則表明,在症狀發生後9h注射阿替普酶仍可使部分患者獲益。

(6)TAVR可用於低危患者

主動脈瓣狹窄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心臟瓣膜病,可通過外科主動脈瓣置換(SAVR)、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等進行治療。NEJM發表的PARTNER 3研究表明,低危重度主動脈狹窄患者接受TAVR時的主要終點事件(全因死亡、卒中及再住院的復合終點)顯著低於SAVR患者。

06 關注兒童和妊娠期女性的心血管健康

JACC發表的一項分析表明,兒童暴露於父母的二手煙中,可明顯增加其未來患房顫的風險。父母每天多吸一包煙,孩子患房顫的可能性增加18%。發表於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maging的一項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女性在未來出現冠心病、2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

07 基因研究拓展了對心血管疾病的認識

兩項人類基因組研究為我們了解靜脈血栓栓塞症(VTE)和外周動脈疾病(PAD)提供了新視角。VTE每年可影響30-60萬美國人。2019年Nature Genetics發表的一項研究對65萬人的DNA進行了檢測,發現了人類基因組中有22個新區域與VTE這種潛在的致命性疾病相關。PAD患者的腿部、胃、手臂和頭部周圍的動脈變窄,或導致身體組織感染和死亡。Nature Medicine發表的另一項研究檢測了63.7萬人的DNA,發現了18個新遺傳位點與PAD相關。

08 對HFpEF機制的新認識

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種心肌收縮功能正常,但舒張功能異常的心力衰竭。在Nature發表的一項研究中,開發出了一種新的小鼠疾病模型,基於此模型作者發現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驅動的IREα-XBP1通路調控異常是HFpEF心肌細胞功能障礙的重要機制之一。這一新機制的發現或可提供潛在的治療方案,以減少HFpEF的症狀,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09 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方案的探討

單心室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在患有此類綜合徵的患兒中,肺動脈瓣的形態異常、密閉,伴或不伴右心室畸形,血液無法從心臟流入肺動脈,在進入肺部供氧。患者可採用Fontan手術進行治療,但常伴有多種併發症,如心肺功能降低。Circulation發表的一項試驗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在嬰兒時期接受Fontan手術的青少年在服用烏地那非後運動能力也可明顯改善。

10 工程化T細胞治療心臟損傷

心臟纖維化或瘢痕與幾乎所有類型的心臟病相關。Nature發表的一項小鼠研究表明,工程化T細胞可用來治療和減少心臟瘢痕。來自紐約西奈山醫學院(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的Chiara Giannarelli博士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導致死亡的首要原因,通過工程化T細胞來殺死有害細胞,治癒心血管疾病的想法可謂是革命性的理念,但在用於人類之前應進行更多的試驗驗證。

醫脈通編譯自:

[1]Top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research advances in 2019. heart.org and strokeassociation.org.December 31, 2019.

[2]AHA Names Top Heart Disease, Stroke Research Advances of 2019. January 02,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