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是我的夢想,我也因為養殖而感到自豪和開心。
大家好,我是獸醫小於,我是一名牛羊獸醫,有喜歡養殖的朋友可以點下關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獸醫養殖方面相關知識,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
羊貧血是一種看似小病,實則危害極大的疾病。下面全面介紹羊貧血的症狀、病因及羊貧血怎麼預防治療。希望對養羊的朋友有所幫助。
羊貧血的症狀及死亡率
該病多呈慢性經過,初期症狀不明顯,只是體溫升高,達40~41℃,呼吸緊促、困難,食慾減退,精神沉鬱,呆立不動,咳嗽,流鼻液。常發生於夏季悶熱天氣,幼羊、孕羊及營養不良的羊只多發,幼羊常不顯症狀突然死亡,死亡率達30%左右。死羊剖檢多呈肺炎或胸膜炎症狀,有膿性分泌物或膿性病灶。
病初鼻液為大量漿液性分泌物,後期變為濃稠,有時鼻液呈膿性或帶血絲;反芻停止,食慾廢絕,眼瞼浮腫,結膜蒼白;最後極度消瘦,心力衰竭而死。病程約2周左右。聽診心聲增強,肺部為囉音,胸壁叩診在肘頭後方有明顯的大片濁音區。
嚴重者站立困難或臥地不起,眼結膜、口黏膜、皮膚均蒼白,部分病羊發生腹瀉,拉惡臭水樣糞便,導致脫水,消瘦,最後衰竭而亡。
羊貧血的病因
一是營養不全面。農區養羊的飼草多是農作物秸稈,比較單一,極易造成羊只的營養不足或不平衡,使羊只逐漸飢餓而消瘦,以至發生貧血,這種因素導致羊只經常發生貧血。
二是急性或慢性出血造成的貧血。如外傷、手術及消化道、產道出血等。
三是由於飼料單一,缺乏銅、鐵、鈷等微量元素,影響造血機能的正常進行而造成貧血。
四是寄生蟲所引起。羊的體內外寄生蟲,尤其是鉤蟲、捻轉胃蟲以及肝片吸蟲,常造成貧血。
五是繼發於各類疾病,這是羊貧血的主要病因,如一些傳染病、慢性病等。
六是羊舍環境惡劣、氣候突變、多雨潮濕、長途運輸等應激誘因引起疾病,繼發貧血。
如何判斷羊群是否發生羊貧血?
羊只衰弱無力,結膜蒼白,陰門、乳房及口腔黏膜顯著發白,消瘦,低頭,無精打采。運動後呼吸困難,食慾減退或不食,拉稀、下痢這些症狀可初診,進一步確診需進行實驗室診斷,檢查紅細胞數目及血紅蛋白是否減少,最好進行細菌培養。
羊貧血怎麼預防治療?
貧血只是疾病的一個症狀,要根據病羊的其他表現進行綜合分析,因病施治。
首先樹立「養重於防、防重於治」的養殖理念,堅持以預防為主,炎熱季節注意防暑、通風,保持圈舍乾燥,定期消毒。
對新購入的羊只,隔離觀察正常後首先進行驅蟲,對要選用不同的驅蟲藥物徹底驅蟲。病羊應及時隔離,細心照顧,加強營養。
呼吸困難的可選用林可黴素(30 mg/kg體重)、丁胺卡那黴素(10 mg/kg體重)或恩諾沙星和頭孢類藥物肌注治療,每日2次,連用3 d,也可配合用鏈黴素稀釋(每克對100 mL純凈水)了後噴霧呼吸道;
體溫高的可用阿司匹林(0.5 mg/kg體重)灌服,食欲不振的配合維生素B1、B12、維生素C效果更好,脫水者輔以口服補鹽液或人工鹽加葡萄糖飲用,療效會更佳。
輸液時要緩慢,避免引起肺水腫或加重肺水腫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