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4月7日,歐洲反混合威脅卓越中心發布報告 《未來的網絡空間與混合威脅》,指出網絡空間是發生混合威脅的領域之一,是網絡行動和網絡信息行動的促成者。人工智慧顛覆性應用的增加、危機時期網絡作用的擴大、政策與技術之間依賴關係的增長,是網絡領域出現混合威脅的三大趨勢。報告從相關技術發展的角度和可能產生的級聯效應評估了這些趨勢,指出這些趨勢反映出人工智慧為顛覆性應用創造了新的工具。未來,當人工智慧以顛覆性的方式被使用時,可能會出現更多意想不到的事件和級聯效應。報告指出,無人機、大數據、深度造假等也在改變人們對戰爭、隱私和影響力的理解。
趨勢一:人工智慧顛覆性使用的增加
當前,人工智慧是影響網絡領域的主要技術趨勢之一。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式將人工智慧作為其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人工智慧賦能的攻擊性網絡行動將具有高效、精確、難以歸類等特徵。
網絡物理領域的級聯效應。
物理領域中的大部分操作都依賴網絡,在後勤和運輸領域,陸地(公路和鐵路)、海洋和空中交通控制在許多方面依賴於數字系統。關鍵基礎設施(系統、工廠、流程、網絡和設備)的中斷或破壞將對民眾健康、安全、經濟和社會福利以及治理結構產生嚴重影響。網絡信息在提高效率和效力的同時,也為攻擊者提供了新的漏洞。惡意行為體可對關鍵基礎設施發動具有連鎖效應的攻擊。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可以探測目標並運送爆炸物以消除恐怖主義目標。無人機為惡意攻擊者提供了部署或重新利用這些系統的條件,以達到有害目的,如撞毀自動駕駛汽車車隊,將商用無人機變成面向目標的飛彈等。
人工智慧在國家支持的信息行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工智慧在政治領域的作用主要表現為,虛假信息對公眾輿論的導向功能。利用人工智慧大規模收集、分析公民信息並對其採取行動的能力,可以使監控和侵犯隱私的行為達到新的水平。日益增長的視覺信息文化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將為欺騙和造假行動提供便利。預計,用於信息行動的人工智慧支持技術將最易被衝突閾值以下的惡意行為體所採用。
需關注的問題:
1. 人工智慧支持的首次網絡攻擊發生的時間、原因。
2. 在信息物理系統中,關鍵基礎設施之間的聯繫。
3. 如何預測可能產生的級聯效應,以及有能力、動機和意願使用級聯效應的行動體。
4. 非西方政府將如何利用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將對西方國家構成怎樣的威脅,這些技術是否會出口到其他民主程度較弱的國家,從而促進進一步的反民主化。
5. 西方國家將如何在利用技術保障國家安全與保護公民隱私之間取得平衡。
趨勢二:危機時期網絡作用的擴大
危機來臨時,社會通常會忽略打擊外部惡意活動,因此網絡和信息行動的數量都會增加。世衛組織報告稱,新冠疫情期間的網絡攻擊數量增加了5倍。
新冠疫情期間網絡的使用。
惡意行為體通過攻擊連網設備、滲透網絡、傳播惡意軟體或發動拒止服務攻擊來實現其目標。通過這些行動,行為體能夠進行間諜活動、在戰場上為可能發生的衝突或戰爭做準備,並破壞社會的重要功能以影響政治決策。新冠疫情期間的部分襲擊針對醫院和醫療研究中心,試圖收集有關治療、測試和疫苗的情報;另一部分襲擊則針對終端用戶。
關於網絡威脅活動是否堪比戰略武器,以及其在常規戰爭中具備的潛在破壞性一直沒有定論。目前為止,網絡威脅活動在法律和政策領域中都被視為在實際戰爭閾值下進行的行為。但這一問題在新冠疫情期間再次浮出水面,一些針對醫院等關鍵衛生基礎設施的攻擊已經引發了對網絡行動法律閾值的質疑。
新冠疫情期間的操縱性信息干擾
操縱性信息干擾指行為體利用社交媒體等網絡服務傳播虛假信息等方式,增加民眾對政府、醫療保健系統和其他公民的不信任。流入內部信息系統的虛假信息也容易受到尋求政治或經濟利益的國內行為體的推動。虛假信息在危機期間也可用於煽動對基礎設施的物理攻擊,如5G基站。
混合威脅中的任何犯罪活動都是相關的。首先,犯罪活動大規模發生時會模糊態勢感知,參與者和動機越多,就越難區分相關的混合威脅活動和具有升級潛力的戰略行為。其次,假借世衛組織等知名機構的名義實施的騙局會製造可能被混合威脅行為體利用的漏洞。對抗混合威脅的一種方法是提高民眾對官方機構的信任,從而提高整體社會彈性。
需要注意的問題
1. 從新冠疫情期間網絡空間惡意行為中吸取的教訓。
2. 操縱性信息干擾是否會影響民眾對官方機構的信任。
3. 各國如何改變其對惡意網絡和信息活動的歸因和反應方式,特別是在危機時期中。
4. 網絡領域中國際合作方面的缺口。
5. 對基礎設施的物理攻擊是否會被其他國家利用,甚至被複製。
趨勢三:政策與技術之間依賴關係的增長
當前,政策制定者和技術開發商正在越來越多地影響網絡領域的發展,兩者之間的依賴關係也在增長。為實現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政策制定者和技術開發商之間需要進行建設性的對話。
5G技術
隨著5G技術的擴散,技術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應該思考,能否相信從另一個國家製造商獲得的技術不會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一方面,部署5G技術在經濟和功能方面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部署可能不可靠的技術會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
操縱性信息干擾活動
2018年,為響應歐盟委員會處理虛假信息的目標,網絡平台、領先社交網絡、廣告商和廣告行業代表自發達成行為守則,以應對在線虛假信息和虛假新聞的傳播;2020年,歐盟提出《數字服務法》和《數字市場法》兩項立法以保護網絡平台用戶。
人工智慧技術
歐盟發布的人工智慧白皮書呼籲平衡政策和技術發展。一份關於人工智慧軍民兩用的報告也呼籲決策者和技術專家合作,為人工智慧的惡意使用做好準備,並積極擴大參與預防和減輕人工智慧惡意使用風險的利益相關者的範圍。各國和國際組織應努力建立更有組織的對話形式,以便在技術變革由私營公司領導的環境下,在政策和技術之間取得平衡。
需要注意的問題
1. 決策者和技術公司之間對話的主要驅動因素。
2. 如何遵循歐盟委員會的虛假信息實踐守則,以及如何將新平台納入其中。
3. 圍繞5G的討論還可能出現在什麼領域。
4. 有哪些結構性形式可用於討論政策和技術之間的平衡。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來源 | 歐洲反混合威脅卓越中心
圖片 | 網際網路
作者 | 張明月 張岸佳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更多精彩內容,請回復關鍵詞查看:
綜合分析
戰略與規劃
科技管理
國防創新
軍事理論
人工智慧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
網絡空間
電子信息
核武器
高超聲速
無人系統
精確打擊
防空反導
新概念武器
生物與醫學
戰例與演習
先進材料
製造
基礎科學
技術
先進動力
與能源
作戰實驗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微信平台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xoB9HgBrsvY2_UuzG7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