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用老虎鉗教育孫女,讓人心疼:管教孩子你為什麼總會失控?

2019-07-29     鹿媽育兒

「天哪,那一雙飽經風霜的手,竟然是7歲女孩的,我還以為是老人手。」

這是很多人看到7歲女孩一身傷痕時不由自主發出的驚叫。

這兩天鹿媽被這樣一個視頻驚到了。河南息縣,一個7歲的女孩,被一堆村民圍觀,孩子身上到處都是傷痕,舊傷絡新傷,一塊紫一塊紅,有的已經結痂,膝蓋好像也有些變形。



追問下才知道,原來這都是奶奶「管教」她時留下的傷痕,電線,水管,老虎鉗這些都用過,奶奶教育她的理由是「孩子不聽話」。

據了解,女孩的父母在外面打工,孩子平時跟著奶奶生活。孩子不聽話,奶奶就打,而這樣的打,顯然孩子沒有變得更聽話,身上的傷不斷出現就是明證,管教孩子成了惡性循環。

同樣的事情,海南也曾有一個,女孩因為頂嘴,被惱火的父親連續打了一個半小時,孩子躺在地上最後說「爸爸,我起不來了」。

爸爸還不相信「別給我裝,趕緊起來」,直到孩子快不動了,送到醫院已經來不及了。就因為孩子做作業時,對父親頂了一句嘴,竟然失去了生命。



「我以為是為我好,教育我,卻沒想到是要命」這可能是海南7歲女孩臨走也沒搞明白的。自己最親的人,把自己帶到這個世界的人,自己最相信的人,為了管教自己,卻會這樣傷害自己。

就因為孩子不聽話,一個遍體鱗傷,一個失去性命,為什麼我們這些大人的管教總會失控?

這就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孩子的不良行為,看看怎麼才能避免。

第一步:重新認識孩子的不良行為。

人的任何行為都是有目的的,孩子也不例外,雖然有時候孩子未必能清楚。大人也未必真正明白,孩子讓我們討厭的行為,後面真正的目的。



老師請回答裡面有一個孩子小傑,別人能寫完的作業,他每天寫到半夜都寫不完,家長以為他磨蹭。父親曾惱怒的拿杯子砸,幸好沒砸到身上,而把牆都砸出了一個深坑。請家教、陪寫作業,什麼招都試了,沒效。

直到眾多名老師共同分析溝通才發現,孩子磨蹭不好好學習的行為,是因為家裡生了二胎。大人無意識的忽略,讓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覺得媽媽偏心、不愛我了,從而導致孩子無意識的利用磨蹭的行為來尋求媽媽的關心。為此孩子也沒少受委屈、挨打。



可見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找到不良行為背後的原因和目的,才是關鍵。

面對孩子,為什麼你的管教總會被激怒,心理學家認為是孩子的4個心思家長沒猜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目的(心思)大致可分為4種:

1、尋求過度關注

拿剛才小傑的例子,孩子磨蹭不寫作業做不完,不在學習本身,目的是為纏著你,讓你為我忙活,讓你關注我,證明媽媽是愛我的。

2、尋求權利

證明我想怎麼做就能怎麼做,在大人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很多事情會離開孩子行為事件本身,比如孩子做作業磨蹭,管著管著,雙方就開始鬥氣,孩子就想盡一切辦法證明自己,大人就感覺到,權威受到了挑戰,被激怒或被擊敗,這兩個7歲孩子的家長,其實無意中,都進入了這樣一個「權力」爭鬥的惡性循環。



​3、報復

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特別是有分歧的地方,家長的粗暴行為,孩子會覺得受到傷害,想要跟你扯平,於是故意給你搗亂逆反。

4、自暴自棄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已經沒救了,毛病太多,說啥啥不聽,對於孩子的教育感到絕望無助,以至於孩子也覺得自己不行,自卑沒信心,很多事試都不想試,讓家長感覺很窩火。

第二步:在改變認識的基礎上重新反思自己的管教方法。

棍棒下出孝子,不聽話就打,頂嘴就打,孩子打怕了,打服了,才能聽話。這是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他們認為簡單粗暴直接有效,但往往很難長期有效,副作用卻非常明顯。

鹿媽提醒,孩子的不良行為,好的教育是一次治癒一生,不好的教育是一生都在治癒。

願天下父母都能學到正確的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認知,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不再受傷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uBOQWwB8g2yegND7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