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農民吃買來的糧,撂荒自家的地,現在農村人咋不願種地了?

2019-12-13     鋤禾園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解決14億人口的溫飽問題,是一個巨大成就。這離不開每年田間辛苦勞作的農民們。不過,近些年的餐桌上,從米麵到肉食,很多時候都能見到外國糧食的身影,並且進口量越來越多,占比也越來越大,不免讓人有了一種對糧食安全的緊迫感。萬一哪天外國沒有足夠的糧食可以進口,或者不給我們進口了,可咋辦?

其實這種憂慮也不是憑空而來,我國山多,耕地少是現實。種莊稼的地本來就不多,尤其是南方多山,想整齊劃一實現大型機械化不現實。在這種情況下,種糧食掙到的錢遠遠要比進城務工掙到的少太多,所以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了。農民,尤其是農村青壯年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雖然老人們熱愛土地,可他們對種地是越來越力不從心,漸漸農村的荒地多了起來。

有網友表示:農民的主業就是種地,他們卻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工上,從而讓自家的地撂荒長草,是不對的。其實農民也是熱愛土地的,並且也有苦衷。有農民講:歸根到底是農資漲上天,農產不值錢.種了一年地,賠了功夫還搭錢。

也有農民以親身經歷現身說法:我們家一家三口人,父母和我,村裡每人1.1畝地,一年收兩季,小麥收成好時600-700斤,玉米800多斤,平均一斤下來大概在1.1-1.2元,這樣一年滿打滿算也就2000元!三畝地就是6000,但是犁地、播種、機收、化肥,一圈下來,一年至少要640元每畝,三畝地2000元。一家三口種地一年凈利潤4000元,這還不算農藥、種子,還有僱人的費用。相對於在城市打工,一天掙一百,一個月3000元,不是很難吧?一個一年4000元,一個每月掙3000元,若是您您咋選呢?


還有些農民吃買來的糧,撂荒自家的地,現在農村人不願種地的背後,其實是深深的無所適從。種地,老人身體已經不允許,召回城裡打工的年輕人,他們一則經驗不足,二則掙到的錢根本不夠家用的。一般講,一畝地一年下來也就2000塊錢的收益,搞得不好的,甚至還會虧到。現在豐產而不豐收在農村出現的實在太多了。再有糧價一直很穩定,但是農業生產資料卻每年都在漲價。

農村的年輕人漸漸開始走向了城市,工作久了的農民適應了城市生活,都不願意回去了。畢竟城裡掙錢雖然也累,但是掙的比種地多多了。其實糧價一直沒有大漲,保持了穩定,也有一定的原因。

我們也不能把埋怨都發到農民身上,農民也有選擇是否種地的權利,沒有必須種地的義務。誰都想過好日子,現在是經濟社會,哪裡能掙錢,哪裡掙錢多,人們就去哪干,這也是一種時代發展的潮流,對於農村撂荒土地有所增加,您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oUDAW8BMH2_cNUghRQ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