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繼續鞏固擴大駐村扶貧工作成效,日前,縣財政局對14支工作隊進行調整,未料到,這次調整在三溪鎮世林村引起了村民的極大關注和反響,大家對調整到浮屠鎮下秦村的工作隊隊長呂監青飽含深情,自發送別。
呂監青是縣財政局信息科主任,2018年到世林村任扶貧工作隊隊長兼任該村第一書記,頭一個月,他就走遍了村裡112家貧困戶。
三溪鎮世林村支書樂發繁說,呂監青來的時候,憑良心說還真不怎麼樣。但是本人很接地氣,走訪貧困戶是用自己的心換取貧困戶的心。
今年78歲的方秋奶奶患有動脈粥心臟病,加之兒子常年在外務工,行動都困難的她還得照顧15歲孫子的生活。自打呂監青來到世林村後,她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呂監青每晚6點下班,7點就去幫方秋奶奶挖地、種菜,而且不單單是對方秋奶奶一個人如此,對他人也一樣,知道誰家有困難了就到哪家去。
正如方奶奶所言,呂監青關心的不只是她一人。八十高齡的劉道發是純女戶家庭,他和妻子王掌皆體弱多病,住宅也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修建的平房,房子平時大雨大漏、小雨小漏,呂監青幫他把舊瓦全部換新,經常關心家裡的生活情況,時不時還會給一兩百元讓劉道法看病。這令劉道發一家十分感動。
面對群眾的讚許聲,不善言談、樸實的呂監青說: 每當看到這些老人就感覺看到了自己的父母一樣,將心比心,如果自己不在父母身邊,別人看到父母有困難,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照顧自己的家人。不論是給老百姓買藥、買水果還是看病人,這些也都是在自己的承受能力範圍之內。
本月中旬,村民在得知呂監青調整到下秦村的消息後,他們多次來到村委會,要贈錦旗放鞭炮送別。
方秋奶奶依依不捨的說,呂監青比兒子還要孝順,兒子幾年也沒回來一次,這次兒子回家,特意讓兒子做了一面錦旗送給呂監青。這孩子真的不錯,不僅自己捨不得他走,整個村都捨不得他。
深得呂監青幫助的劉道發表示,家裡沒什麼能拿出來感恩的,買了一百塊錢的大圓鞭炮送送呂監青,他對自己恩太深了,吃了虧,自己也不能小氣。
三溪鎮世林村支書樂發繁在看到村民拿著錦旗和五六個鞭炮時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連續幾天,連著幾十人,都要來送呂監青。還有許多老人責怪樂發繁不提前通知呂監青要走的事,大家也好去送一送。這情形令樂發繁十分慚愧,他笑著說自己在村裡工作了十年,當了十年支書,都不如呂監青在村裡工作了一年半。
世林村百姓對呂監青的深情,不僅僅是因為呂監青把他們當家人關心,也因呂監青「當家」有擔當。
世林村屬丘林地帶,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方面比較落後。自從財政局駐村後,幫助改造硬化水泥公路4.5公里,在每一個自然灣七個村民小組建了一個小型曬穀場。曾經底子薄、沒有集體資產、典型空殼村的世林村不僅換了新顏,還有了華林種養殖合作社、森木生態種養殖合作社、清龍養殖產業示範園等三大產業支柱。
呂監青說,雖然不在世林村駐村了,但還是會經常再回來看看村裡的老百姓,因為在內心其實早已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
(來源:雲上陽新 記者:馮加慧/通訊員:陳萍/編輯:苗倩/終審: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