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althy導讀
我國是B肝感染大國,不少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能攜帶B肝病毒,過往有個案報道接受EGFR靶向藥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B肝病毒再活化。
最近歐洲癌症雜誌(EJC)報道了一項台灣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B肝表面抗原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口服EGFR靶向藥治療,治療期間有9.36%的患者出現B肝病毒再活化。
研究人員建議B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在EGFR靶向治療期間定期監測肝功能、B肝病毒載量以及血清B肝抗原/抗體。
肝功能異常,可能是B肝病毒在搞鬼
肝功能異常是口服EGFR靶向藥治療常見不良反應,原因通常是藥物性肝損傷,但對於B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口服EGFR靶向藥治療期間出現肝功能異常有可能是因為B肝病毒再活化。
台灣的研究納入了171例B肝表面抗原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些患者都至少接受了2周口服EGFR靶向藥治療。
B肝病毒再活化的定義為:與基線相比,B肝病毒 DNA定量至少增加10倍,或在肝功能異常的情況下B肝病毒DNA絕對增加至> 10-5 IU / mL。
結果入組患者的EGFR靶向治療中位時間為10.5個月,EGFR靶向治療期間有16例(9.36%)符合B肝病毒再活化標準,年發生率為7.86%。
不同EGFR靶向藥治療期間B肝病毒再活化的病例數分別為:厄洛替尼6例、吉非替尼5例、奧希替尼3例以及阿法替尼2例。
目前尚未確定B肝病毒再活化的獨立風險因素,因此研究人員建議B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在EGFR靶向治療期間定期監測肝功能、B肝病毒載量以及血清B肝抗原/抗體檢測(即HBeAg和抗HBc)。
參考資料:
Zong-Han Yao et al. ncidence of hepatitis B reactivation dur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reatment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DOI: https://doi.org/10.1016/j.ejca.2019.05.032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號:Haalthy肺騰助手,如有疑問請添加:ftzs04~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