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滿洲國是如何發展的?日本:我有五年計劃。蘇聯笑了

2019-12-10     看北朝

偽滿洲國堪稱我國歷史上的一段屈辱史,這個國家是日本發動918事變之後建立的,可以說是日本的傀儡。所以雖然名義上偽滿洲國的統治者是溥儀,但是實際上偽滿洲國的統治者是日本人,基本上溥儀的一舉一動都在日本人的掌握之中。

當時日本人雖然都擔任各個部門的次長,也就是副手,但是事實上副手才是真正掌權的,那些滿清的遺老遺少都是不掌權不管事的。另外日本人還設立了總務廳,這個總務廳是真正的統治機構,總務廳長就是太上皇。

當時日本發展偽滿洲國的需求非常迫切,因為當時日本在滿洲的總負責人石原莞爾(這貨也是918的罪魁禍首之一)發現日本的軍力和當時臨近的蘇聯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在蘇"滿"邊界日軍與蘇軍兵力對比差距驚人。到1935年,在蘇聯遠東的軍團級的師14個,飛機950架,與此相比,在"滿"及朝鮮的日本軍力僅僅為:師團5個,飛機220架,並且在遠東的蘇聯軍軍力尚呈現不斷增強之態勢。

因此,石原認為,日本現下的國策重點在於完成"滿洲國"的建設計劃。消除遠東蘇聯軍的威脅,在具備一定的實力後才能積極地完成對中國本土、東南亞的"國策"。為此,在作戰計劃上,就要優先充實陸軍軍備。於是石原莞爾制定了一個滿洲關東軍發展計劃,計劃內容是:要建成戰時兵力師團41個、飛行中隊142個。這麼龐大的戰備計劃要如何實現呢?石原莞爾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滿洲五年發展計劃。


關於滿洲開發的內容,滿洲五年發展計劃將其歸納為三大類,即礦產及製造工業類、農牧產品類、交通通信類,並把第一類列為重點。這個計劃強調,從37年到41年五年內投入25億口元的資金,擴大武器、飛機、汽車等軍需產品生產,大力開發國防上所必需的鐵、液體燃料、煤炭重要資源。另外採取一切辦法實現小麥、大麥、麻、棉花等與軍需相關的農產品的增產。然而當蘇聯方面的著名間諜佐爾格得知這個計劃之後簡直沒笑死。

佐爾格再給史達林的報告裡面形容這個計劃簡直是"痴人說夢",因為佐爾格認為,日本在東北根本無力調動人民為他們的計劃出力。實際上日本的以戰養戰的計劃被東北的抗聯等部隊打得粉碎,另一方面日本內部矛盾重重,批年富力強的官員,如來自商工省的岸信介(安倍進三的祖父)、椎名悅三郎、美濃部洋次,大藏省的毛利英於兔、星野直樹,內務省的栗原美能留、營太郎等等都和石原莞爾有矛盾。他們都在反對石原莞爾的計劃,而且日軍和蘇軍戰鬥力差距極大,根本形不成威脅。

因此二戰剛剛爆發,蘇軍就把遠東的軍隊調走了一大半精銳,換來老弱殘兵駐守,日軍也是不敢發動進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u-fOm8BMH2_cNUgsc3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