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不公平。 張智霖自己也說。 觀眾可能覺得這是炒作,但自己覺得《無與倫比的美麗》這首歌很合適,舞台也很合適,於是想到在表演舞台上補充婚禮。 原計劃60歲補,現在提前10年補。
拜託,這是真人秀。 這是一場有淘汰機制的真人秀。 留好幾期有什麼用? 要讓觀眾記住啊。 本來這一季要找上一季的四個人,我覺得沒必要。 在選秀中這種行為被稱為回鍋肉。 而且,這個節目真的需要總是帶著新的嗎? 我不太理解。
張智霖和袁詠儀的觀眾真的很熟悉。 他們也一起上了綜藝,兩個性格的觀眾也很喜歡。 這場婚禮必須成為比賽競賽的內容,才能放在所有演出結束後嗎? 把自己的人生大事作為競賽的一環展示出來,對別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任賢齊組輸了,郝雲和張峻寧走了。 他們是還在節目上的選手中觀眾喜愛度最低的兩個人,因為觀眾不熟悉他們,也不認識他們。 但是,了解和理解是一個過程。 像上一季的李承鈿、張雲龍一樣,觀眾需要時間去習慣這些嘉賓。
當然,這是綜藝還是體驗度很高的綜藝? 原本不熟悉的人聚在一起很快就變得親近起來,就像在集體生活中交朋友一樣,不同領域的藝人也一起搭台表演一樣,觀眾的體驗感也很好。
我以前對范世琦的認識是通過試鏡出來的,節目中他所表達的細節,我很喜歡。 吳卓羲的記憶是TVB演員,他在節目裡做飯、和大家交流,確實覺得他更有立體感。
也包括吳建豪、杜德偉。 他們對待李承鐸時的安慰和體貼,這些東西讓我對銀幕上的藝人有了新的認識。 另外,我覺得要在一個行業長期幹下去,需要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好的個人修養。 就像大家喜歡任賢齊一樣,這是有原因的。
張智霖是「人的理想」。 50歲的他出道這麼多年了,確實不能在節目中用自己的生活做營銷。 但是,他舉行婚禮這種行為對競爭對手不太公平。 袁詠儀穿著婚紗出現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任賢齊輸了,毫無懸念。
有更好的方法吧。 當事人們也感到幸福。 作為觀眾也很感動。 這種行為本身很棒,但在比賽中真的贏不了。 如果兩個隊都唱了,《無問》真的會輸嗎? 這永遠是未知的,我們沒有答案。
這個節目吸引我的是所有人表達的「真」,不需要營銷的「真」。
結果不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