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們存在於這個世間,就不可能孑然一身,每個人都有著許多的身份,為人子女的同時,是兄弟姐妹的親人,是伴侶的愛人,也是兒女的父母......
每個人都在這些角色里重合,無法單獨把一個角色拎出來獨立於世。
也正因如此,當這些人的身份交織在一起時,往往會容易出現利益的糾紛。
在利益關頭,也才能真正地撕破平日裡平和的表面,把不堪的人性暴露出來,讓世人清醒。清醒過後,許多平日裡縈繞在心的問題也有了答案。
比如,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的這個問題,曾經有人認為這個問題的殺傷程度不亞於「我和你媽一起掉水裡你救誰」這個問題,所以總有人推脫作答,試圖躲掉這種註定傷人的結果。
可在現實中,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答案往往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必去盲目猜測一個答案來欺騙自己,在這個問題上面,只需要參考現實中案例給出的答案即可。
關於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一位70歲老人的回答一針見血。她給出的答案,也是多重身份交織在身的你,所需要的答案。
一:需要照顧時,只有伴侶才能無私付出
70歲的劉奶奶在他們村子裡很有威望,面對那些找她傳授婚姻經驗,找她答疑解惑的後輩,她不止一次地跟他們強調:在人生中,夫妻關係高於一切,伴侶對你來說是家人,而兄弟姐妹只能是親人。
得出這個結論,也是劉奶奶吃過沉痛教訓後才認清的真相。
她曾經是個不折不扣的扶弟魔,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後,她都把弟弟家的事情當成人生第一要事,是高於自己的大事。
弟弟讀書她來供;弟弟成家,她出錢;就連弟弟家買房,她也不顧伴侶的反對送出了十萬元......
她對弟弟可謂是掏心掏肺,可他們的付出並不是相互的,永遠只有姐姐在狠狠付出,弟弟在心安理得地享受。
劉奶奶以為,她如此真心待他,弟弟也會這樣對自己,可她在60歲時生的一場大病,卻徹底冷了她的心。
那時她突發腦溢血被送去搶救,住了很多天的ICU,後來她聽伴侶說,在她住ICU的這段時間時,弟弟一眼都沒有來看過她。她弟弟的藉口是,反正去了醫院也見不到人,去了也沒用。
他只在劉奶奶入院時來過電話,表示了慰問,然後出院時出現了一次,這就是劉奶奶用心付出的弟弟給她的回報。既不出錢,也不出力,甚至連人也不出現。
人心涼薄,自那時起,她是真的被傷到了心,開始後悔自己這麼多年來對弟弟的付出。如果是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弟弟身上,劉奶奶一定會守在醫院直到對方平安。
二:夫妻是家人,而兄弟姐妹只是親人
夫妻本是同林鳥,是綁在同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伴侶不好,你也好不到哪兒去。你不好,伴侶也才是會為你著急上火的那個人。
如果可以用距離來丈量關係的重要速度,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你的生活里,三丈之內必有伴侶,可兄弟姐妹與你的距離,卻是遠遠大於三丈之外的。
在人生這條路上,是伴侶與你在互相扶持慢慢前行,而不是那有自己小家的兄弟姐妹。
於夫妻之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與兄弟姐妹之間卻不是如此。
你過得好,他們倒是不介意過來分你一杯羹。若是你過得不好,或是有難了,他們只能隔岸觀火,從來很少有人能為你掏心掏肺。畢竟對於他來說,更重要的是小家。
相對於現實來說,懂得把自己家,把自己的伴侶當成第一大事的兄弟姐妹,才是人間清醒。
而錯把這兩種關係重要程度搞相反對待的人,才是真正的糊塗。
人生的順位該是你自己,到伴侶,再到兒女,然後是父母,最後才是兄弟姐妹......希望你不是這樣糊塗的人,錯把順序搞錯,最後當然只能收穫傷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