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為什麼抓不住水?」面對孩子的「奇思妙想」,家長該如何應對

2023-09-16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手為什麼抓不住水?」面對孩子的「奇思妙想」,家長該如何應對

導讀: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們會發現眼前的小人兒,變得越發聰明起來,甚至有的時候,他們所好奇和不解的問題,連父母也無法快速作答

孩子3歲以後,有了一定生活經驗積累的他們,開始化身成「十萬個問什麼」,他們對於世界的好奇,達到了一個又一個的新高度

在此期間,不管父母的學歷有多高,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儲備多淵博,相信最後都會被孩子的奇妙發問,弄得「無言以對」。不得不說,家長們回應孩子奇妙發問的方式方法,著實彰顯他們身上,所擁有的教育智慧的高低

最近王女士的兒子特別愛問問題,不管是天上的還是地下的,小傢伙總是有很多好奇的地方。雖然王女士很有耐心,但是兒子的問題範圍實在是太雜太廣,這讓她著實有些招架不住。一天,孩子在玩水的時候突然有些懊惱地問道,「媽媽,你說,為什麼手可以抓住很多東西,但是卻連水都抓不住呢?

兒子突然的發問讓王女士有些發愣,顯然在她30多年的人生經歷中,「手抓不住水」本就是正常現象,哪裡會有那麼多為什麼呢!

小傢伙發現媽媽沒有回答,他心裡的好奇更勝了,「媽媽,你快給我解釋下原因!今天我可是一定要把水抓住的!

兒子的反應讓王女士有些頭疼,顯然「水具有流動性」類似這樣的解釋,並不能夠被孩子所理解。情急之下,王女士把這個問題發到了網上,希望網友們能夠給出個合適的解答。在問題發布後,很快就有網友做出了回應。

有網友說,「我家孩子也問過類似的問題,我當時也是一個頭兩個大!不過後來我老婆成功說服了孩子,我覺得這個答案你也可以借鑑一下。我老婆說,『手抓不住水就和手抓不住沙子是一個道理,水和沙子都會從手指間的縫隙里流走。如果真的想要用手抓水,咱們可以把水凍成冰塊,這樣不就好拿了嘛!再或者把水盛到容器里,這樣拿起來也很方便。」

看了網友的回答王女士覺得茅塞頓開,直言「孩子的提問,真的很考驗家長的教育智慧,真是不佩服不行!把水凍成冰塊這招,我怎麼一開始就沒有想到呢?」

為什麼孩子總是能夠問出讓大人「意想不到」的問題?

研究顯示,孩子所擁有的想像力水平以及好奇心要遠超於成人。所以在好奇心和想像力的驅動下,孩子們對於身邊所發生的一切都更加敏感。

雖然同樣的物品在大人眼中毫不起眼,但是其卻有可能成為孩子心中奇幻世界的一部分。能夠和孩子保持同頻溝通的父母會很容易發現,孩子的內心世界要比成人的更加豐富多彩、充滿變化。

成人的知識儲備以及知識結構框架的複雜性要優於兒童,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些「固有認知」以及「思維定式」,使得他們無法像孩子一樣,擁有一個「玲瓏」的心。

而孩子們也正是因為,更少地受到「慣以為常」的知識理念,或者是生活經驗的約束和桎梏,他們才能夠擁有更寬泛的思考空間

當孩子天馬行空地發問時,父母最好不要做出這些錯誤反應

當孩子發出看似無厘頭的提問時,父母的態度,極大地壓抑了他們之後的發問熱情。父母給予的回應時敷衍的或者不耐煩,那麼孩子對於問題的思考,就會止步,他們內心的困惑和好奇,會被選擇性忽視,同時也會促使他們失去,繼續發問的驅動力

在面對孩子的提問時,如果父母僅僅以「正確答案」為回答標準的話,那麼那些高深的、枯燥的理論知識很容易消耗孩子的耐心

也就是說,給出一個讓孩子完全聽不懂的答案,與完全不作答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過分追求精準表達的答案內容,雖然完美得挑不出毛病,但卻不是父母所能給予的最智慧的回應方式。

當孩子問出心裡的「奇思妙想」時,家長該如何巧妙應對?

1.肯定孩子發問的舉動,鼓勵其多思多想

孩子的提問雖然大多數時候並沒有實際的意義,但是卻是他們勤于思考的表現。所以當孩子發問時,家長們應該保持足夠的耐心,儘可能地給予孩子積極的回應。鼓勵孩子多提問,並且肯定他們這種勤於發問的行為表達。

父母不要因為缺乏耐心而覺得孩子厭煩,因為此時他們身上所展現出來的求知慾是非常寶貴的,家長們不要輕易地錯過教育的契機

2.通過孩子理解的方式來進行解答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於問題的了解程度是有所不同的,所以父母們可以結合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自身的知識儲備來進行回答。同一個問題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他們所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答案

尤其是對於年齡偏小的孩子而言,生動形象的答案描述最為適宜;對於年齡偏大的孩子而言,增加科學知識的比例,會更有助於孩子的知識面拓展。

3.在條件允許時,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找答案

如果孩子的提問是可以在生活中通過親自動手的方式來給予解答的,那麼家長們不妨多花些時間來和孩子一起去找尋答案

這樣的應對方式,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求知的快樂,同時也能夠讓他們身上的探索欲,得到滿足,這對於他們的智力發育,以及思維發展、動手能力提升大有好處。

當孩子詢問父母「手為什麼抓不住水」時,聰明的父母不會因此而覺得,孩子幼稚可笑,更不會指責孩子胡思亂想,擁有教育智慧的家長,更能夠利用這次提問的機會,保護好孩子身上的求知慾和探索欲。

枕邊育兒寄語:

家庭教育體現在每一段生活細節里,當孩子滿懷好奇地提出心裡的奇思妙想時,父母們應該有所察覺,這其實就是孩子在不斷成長的證明。守護好孩子每一階段的心智發育成長,這是為人父母最根本的責任。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d3535d41d7fbb30887662a216d559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