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了!化了!
最高氣溫接近40℃,這門兒還能出嗎?
這個天兒,不管在家還是外出,都得謹防一件事:中暑!
來源:新浪廣西
特別是兒童、孕產婦、老人、戶外工作者這些中暑高發人群,夏天更應該特別注意。
中暑一般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的特徵會有:
圖片來源:科學育兒編輯部
出現這些症狀後,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導致輕症中暑。
1
輕症中暑
除了先兆中暑症狀外,還可能會出現高熱、呼吸加快、心率加速、煩躁或嗜睡、面部潮紅、大量出汗、運動不協調等症狀,體溫也可能會上升到38℃。
輕症中暑及時治療,並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
2
重症中暑
如果輕症中暑不及時救治,就會發展為重症中暑,一般可以細分為三類:
圖片來源:科學育兒編輯部
不同的中暑級別,對應措施也不一樣。
在剛開始發現孩子中暑之後,如果症狀較輕,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急救:
關鍵字一:移
如果在室外,儘快把孩子轉移到陰涼、空氣流通的地方,遠離高溫高濕、悶熱的環境。
如果在室內,快速脫下孩子身上的衣服,把空調或者風扇調節到適宜的溫度。
儘量讓寶寶平躺休息,腿部抬高。
關鍵字二:擦
首先減少娃身上的衣服或者被子(特別是緊身、不透氣的衣服)。
用溫涼的濕毛巾擦拭身體,或者將水噴散在身上,加速身體表面水分快速蒸發,帶走熱量。
有條件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在頭部、頸下、腋窩或腹股溝等大血管經過的地方。
此外,也可以用溫水拭浴、冰枕、冰毯等方式物理降溫。(當體溫降到38℃,就不需要這些強制降溫的方式)
關鍵字三:飲
如果寶寶意識清醒,可以少量、多次喂水。
有條件可以口服補液鹽,或者喝淡鹽水、電解質功能飲料。(不建議喝過甜的飲料,不僅不能補水,還會造成胃痛、胃擴張、嘔吐、腹痛等情況)
如果經過上面處理方法後,孩子仍然有這5種表現,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此外,生活中還有很多防暑避暑常見問題,貼心科也收集好一一為大家作答!
·網紅「清涼口罩」可以用嗎?
最近杭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對市場上的清涼口罩進行了評測。
來源:網絡
發現所謂【含有薄荷的清涼口罩】可以帶來一定的清涼感,但持續時間不長,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口罩悶熱問題。
而且它的過濾性較普通口罩差一點,防護力度也減弱,並不推薦使用。
·中暑昏迷後,能掐人中嗎?
掐人中不僅毫無急救作用,還可能加重呼吸不暢,很多掐人中醒的,大多數被痛醒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藿香正氣水、十滴水能給寶寶用嗎?
首先,不否定兩者的作用。
但藿香正氣水含有40-50%酒精,十滴水中也含有樟腦和酒精,並不適合給寶寶用。
·中暑發燒後,可以吃退燒藥嗎?
雖然都是發燒,但兩者產生的機制是完全不同的。
普通發燒是主動的,而中暑發燒是被動的。
把人體比喻成一個房子,普通發燒是開暖氣,中暑發燒是失火。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所以普通發燒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一般不會燒壞腦子。
而中暑發燒完全是失控了,需要滅火,採取物理降溫,而不是退燒藥。
如果採用了物理降溫措施,體溫仍然居高不下,或伴有其他急性感染時,可考慮使用退燒藥,當然這也需要醫生來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