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多年前,牛頓無意間發現了光的色散現象,證明光不是單一的白色,而是由不同的色彩組合而成。可見光包含紅、藍、綠三原色,由於波長不同,當穿過光學透鏡成像後呈現不同的折射率,這就是色差。
蔡司創始人之一,著名的光學物理學家Ernst Karl Abbe經過計算,發現必須獲得具有超低色散性能的優質玻璃材料,才能生產出高性能的、能夠消除色差的透鏡。他聯合著名的玻璃化學家Otto Schott於1886年成功生產出聞名世界的「肖特玻璃」,也就是復消色差玻璃,從而讓復消色差鏡頭(APO Lens)邁入了新的高度。
直到今天,蔡司在售攝影鏡頭產品中,只有畫質頂端的Otus系列以及Batis 135/2、Milvus 135/2共6款明確是APO鏡頭,這也是為什麼一直以來蔡司光學品質深入人心。力臻完美的品質追求,也意味著價格起飛,擁有一枚蔡司小藍標鏡頭是很多攝影愛好者的人生目標,更別說同時獲得多枚了。
如今,遙不可及的夢想正被vivo付諸現實。蔡司光學品質的兩項核心技術:APO(復消色差)& T*鍍膜,同時來到了vivo X100 Pro上,有100mm焦段的蔡司APO長焦,有全新升級蔡司T*鍍膜一英寸主攝,再加上長焦微距,就如同一下子擁有了多枚蔡司鏡頭。
手機鏡頭打上APO標誌,再加上全新蔡司T*鍍膜,其實已足以說明vivo X100 Pro的長焦素質。為進一步保證畫質,它還用6400萬像素1/2英寸底的OV64B傳感器做了冗餘,實際成像為5000萬像素,既保證了更大的鏡頭像場,還能獲得更多的防抖補償空間。
防抖性能對於長焦端拍攝體驗是非常重要的,此次,vivo X100 Pro的長焦搭載了全新防抖系統,結合自研OIS算法、vivo在天璣9300定製的專用OIS控制核心,以及全新的雙IC OIS防抖設計,達到了CIPA4.0單反級防抖。
來看樣張:
這似乎就是一張平平無奇的風景照,但你應該能從水印上的拍攝參數發現端倪,等效600mm焦段,也就是說這是放大了25.8倍的畫面,而它的實際拍攝距離是這樣的
不誇張地說,vivo X100 Pro的25.8倍長焦畫質,已經很接近之前一些10倍潛望長焦了。這還不是它能夠拍到最遠的地方,這是100倍數碼變焦
可以看到畫質衰減比較大,其本身的應用場景和需求也很少。不過區別是,我之前體驗過不少手機的100倍數碼變焦,放到最大的時候,畫面晃得頭昏,但vivo X100 Pro竟然還是很穩,除了輕微移動會有較大的位置偏移外,畫面晃動情況完全可控。
有了穩定性保證,才會讓人更放心用它做各焦段的遠攝嘗試,比如600mm焦段「打鳥」
以畫質來說,vivo X100 Pro的這顆蔡司APO長焦在600mm焦段以內的可用性都很高。得益於全新蔡司T*鍍膜,抑制了眩光、鬼影等各種散攝影響,vivo原像引擎算法也增強了畫面清晰度和色彩準確性,即使是暗光環境,也能保證合理的HDR動態範圍和光影對比。另外,100mm焦段也提供了更寬泛靈活的取景構圖。
vivo X100 Pro長焦的浮動鏡組設計,也擴大了鏡頭對焦範圍,支持18cm長焦微距,模擬f/5.6光圈,1:2等效放大率,通過無損變焦還能實現1:1的放大率,模擬光圈可小至f/8.0。再加上優秀的防抖性能,類似百微鏡頭的夢幻虛化效果隨手拈來,可以輕鬆拍攝微距大片。
18cm近攝能力、f/2.5的光圈、1/2英寸的底……之前的潛望長焦最多只能兼顧兩個,vivo X100 Pro能在100mm焦段上同時做到這幾點實屬不易。不過,沒有了2倍人像鏡頭,肯定還是會讓人擔心中間的2倍、3倍焦段如何解決?
在取景介面上,vivo X100 Pro仍然提供了1倍、2倍、4.3倍、10倍的快捷變焦開關,人像模式更是一次性給出了24mm、35mm、50mm、85mm、100mm,5個常用人像焦段。
除了100mm焦段由長焦端拍攝外,其他幾個焦段都由一英寸主攝無損變焦實現。在一致性上,5個焦段都能做到統一的色彩表現,膚色、影調都沒有明顯變化,切換到100mm時,也不會有鏡頭的跳轉感。
不過,畢竟100mm是光學焦段,在人像模式下,皮膚更能呈現出真實質感,背景的虛化過渡也更自然。這個焦段用來拍攝面部特寫就再適合不過了。
從人像和微距的拍攝都能感受出,vivo X100 Pro這次的虛化渲染技術有很大升級,這張狗狗的照片,飛揚的毛髮都絲絲分明,已充分說明其高精度的分割和獲取技術。
在這樣的技術支撐下,再添加上蔡司獨特的虛化光斑鏡頭,效果就更完整了。幾乎每次vivo都會帶來新的蔡司鏡頭包,這次X100 Pro新增蔡司的B-Speed系列電影鏡頭,可以模擬其獨特的圓弧三角形虛化光斑,拍攝夜晚街景人像,逆光場景都很適合。
相比之下,vivo X100 Pro的一英寸主攝就沒什麼懸念了,索尼IMX989傳感器的畫質表現已經在旗艦影像手機上得到認證,目前它也依然是移動影像領域的「天花板」。
vivo也不是簡單將X90 Pro上的一英寸主攝平移到X100 Pro上,而是在之前超大杯X90 Pro+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vivo所謂精度躍遷技術,即對鏡頭進行專屬光學調教,通過提前預測光線打在傳感器上的位置,對偏移的光線進行定向矯正補償,從而提高整體畫質清晰度,實現更高的光學素質。
之所以說沒什麼懸念,也是因為在拍攝中就明顯感覺到,經常拍攝的夜晚場景、複雜暗光場景,對於vivo X100 Pro的一英寸主攝,已經不構成問題,更不必擔心眩光、鬼影等,任何場景都能輕鬆駕馭。手機拍攝夜景照片,也是第一次讓我感覺可以這麼的隨心所欲。
可以看到,在光線很差,ISO超過8000的情況下,其仍然可以獲得色彩準確,豐富細節,且高純凈度的畫面。不過這還遠未達到它的上限,我嘗試了更加極限條件下的夜景模式。
之前手機夜景模式拍出來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一味提亮、算法痕跡嚴重、銳化過渡。但是這次vivo X100 Pro的夜景模式結合了AI引擎、仿生夜空加強算法等,天空觀感多了一抹漂亮的湛藍,亮度、色彩對比又相對克制,很好還原了夜景的氛圍感。
這也使得它即使在ISO25000以上,畫面依然很乾凈,看不到噪點,又沒有過強的塗抹感。整體觀感與肉眼真實所見很貼近,讓人每次看到都能重新回想起當時的環境和心情,或許正是這個原因,這張照片也是我最近用vivo X100 Pro拍攝到的最喜歡的一張。
在應對各種拍攝場景和需求時,能靈活切換算法的部署方式,這也要歸功於此次vivo X100 Pro搭載的自研影像晶片V3。V3同時帶來的還有省電,手機充滿電出門在外一天,高強度連續不間斷拍攝,晚上8點回家時,仍有40%電量,正常使用下維持一天半的續航完全沒有問題。
更能體現低功耗的是,這次vivo X100 Pro新升級4K電影人像視頻,機內預設了5種電影風格模式,4K30FPS規格還要疊加虛化效果和美顏算法,在拍攝過程中手機竟然沒有什麼發熱情況。
vivo X100 Pro的視頻體驗提升也很大,全然沒有了安卓手機常被詬病的卡頓、掉幀、降畫質問題,整體視頻畫面流暢度非常高,即使疊加了濾鏡和美顏,仍然有高清晰的畫面效果。
無論是拍視頻、拍長焦、拍夜景,還是拍微距、拍人,你會碰到的各種拍攝場景,曾經需要更換多種鏡頭才能實現的畫面,現在vivo X100 Pro都迎刃而解了。
在體驗過vivo X100 Pro的影像系統後,我開始理解vivo品牌副總裁賈凈東所說的,「這次X100 Pro已經不能用『移動影像之王』這樣的表述,因為還是陷入了『同行比拼』,還是『人有我優』。X100 Pro影像能力之強大,它開始解決攝影在光學上幾乎不可能的狀況。」
言下之意,vivo X100 Pro已經脫離了同行競爭的範疇,而是進入了手機影像探索的「無人區」。的確,受限於結構和尺寸問題,一直以來手機都被認為無法達到專業相機所樹立的影像品質要求。但vivo X100 Pro長焦打鳥、類似百微的虛化、全焦段人像大師、自研影像晶片等的表現,算是改變了我的這一固有認知。
在與蔡司合作推出四代機型後,影像已經成為vivo X系列最具市場辨識度與競爭力的標誌。不過,它仍然面臨同行追趕與競爭,解決辦法唯有深入移動影像技術創新。此次的X100 Pro無疑是vivo在專業影像道路上完成的一次跨越之作。
它讓我們相信,移動影像的天花板還遠未到來,也更加期待vivo未來如何把光學科技的各種可能性融入移動設備,將移動影像帶入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