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發配犯人到邊關,衙役是不是也要同行押送?

2023-12-12     郝傑

原標題:古代發配犯人到邊關,衙役是不是也要同行押送?

在古代,被定罪的犯人若是被發配到邊疆或其他地方,衙役都需要押送他們前去。這一點貫穿古今。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由陳勝和吳廣等人領導。他們在被押送到修理長城的途中,面臨著被迫反抗的困境。然而,不幸的是,天降大雨使得他們趕不及走,導致了行程的耽誤。這使得即使抵達目的地,也可能因為錯過期限而被處死。於是,他們選擇了殺死押送他們的衙役(當時雖未稱為衙役,但類似於後來的職務),徹底反抗。出人意料的是,他們的呼聲得到了百姓的響應,天下人紛紛反秦。最終,劉邦和項羽加入了反秦的行列,推翻了大秦王朝。這個小小的事件展示了一個小小的決定可能顛覆整個政權。

另一個例子發生在宋朝,林沖因得罪高衙內而被押送到邊關。這次陪同他的衙役,面對數百甚至數千里的路程,都是依靠雙腿步行前進的。衙役這份工作不僅辛苦,而且風險巨大。遇到像魯智深這樣的劫獄高手,他們很可能會喪命。林沖正是在這段被押送的路上,被魯智深所救。這份工作可謂艱辛,一旦遇到像魯智深這樣的高手,衙役十有八九會喪命。然而,仍有很多人願意爭相從事這份工作。儘管這是最底層的公務員工作,但相比於當農民,衙役的待遇還是更好的。然而,底層工作通常都辛苦無比。衙役只是眾多工作中的一種,但這份工作的風險和辛苦也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衙役也是一份可能獲得好處的工作。例如,犯人的家人在衙役押送前,為了讓他們照顧好犯人,會額外送給他們一些銀子。這些銀子最終會落入衙役的腰包。因此,衙役有時也是一份有利可圖的工作。

總的來說,許多工作都是相對的,既有利處又有弊端,正如存在即合理。這也讓我們更深刻地思考了古代社會對人的局限和傷害。

在當今社會,我們已經進入了男女平等的時代。然而,這些歷史故事仍然提醒著我們,性別平等是一個長期的歷程,需要不斷努力。每個人,無論男女,都應該在平等的環境中發展自己的潛力,擺脫過去的束縛,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9bc581c6a97417fea50fa7f840e3f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