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其實那些看似平凡的營養價值比較高的天然食物非常「挑人」,比如牛奶、雞蛋、水果等等,其禁忌比你想像中要多得多。
相反,一些沒什麼營養的加工食品卻比較百無禁忌,想吃就能吃.....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人們常說多喝對身體好的牛奶,有一些人群其實並不適合攝入,你屬於其中一員嗎?來接著往下看看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
這5類人不宜喝牛奶
01對牛奶過敏的人群
此症狀可見於正常人,更多的是過敏體質者。這類人常在喝奶後會出現腹痛、腹瀉、哮喘及蕁麻疹等症狀。
尤其是經確診對牛奶慢性過敏的幼兒,喝牛奶後會出現濕疹、中耳炎等胃腸道以外的不良反應,家長一定要注意。
02有乳糖不耐症的人群
有乳糖不耐症的人由於體內乳糖酶不足或缺乏,喝奶後會出現腹部脹氣、腹痛和腹瀉,因此,這類人群應慎喝牛奶。
而針對這個症狀,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無乳糖牛奶,零乳糖牛奶,水解乳糖牛奶,舒化奶等相關產品,如果實在不行的話也可以改喝酸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3腸道有炎症的人群
在腸道感染狀態下,原本沒有乳糖不耐受的人會暫時無法分解處理乳糖,而沒有分解的乳糖會促進腸道運動,使拉肚子的情況更加嚴重,下面舉兩個例子:
患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人喝牛奶會出現腹瀉、腹痛和膿血便三種症狀;
另外,腸道易激綜合徵是常見的腸道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症狀為腹痛、腹瀉或便秘,也可出現黏液便,喝奶後會造成症狀加重。
所以如果你最近腸胃不太好,就可以先停止喝奶一段時間,等炎症消除之後再復喝。
04患嚴重的膽囊炎和胰腺炎的人群
因為牛奶中的脂肪需要膽汁和胰酶來消化,喝全脂奶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膽囊和胰腺負擔,所以這類人群不適合喝奶。
05存在缺鐵性貧血的人群
此類病人在服用含鐵補血藥時,不宜與喝牛奶的時間相隔太近。
因為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和磷酸鹽,鈣質能使鐵劑沉澱,影響鐵劑的吸收,所以,喝牛奶和服用補鐵藥一般應隔2~3小時為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
喝牛奶時注意這兩點
如果你沒有以上症狀,喝奶時也要注意以下事項:
01 空腹時不宜喝奶
因為空腹喝牛奶會讓牛奶很快就進入大腸,致使牛奶中的胺基酸來不及在小腸中被吸收,反而會在大腸中腐敗變質,生成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所以喝奶之前可以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
02牛奶得這樣煮
有的人習慣在煮牛奶時加糖,其實這是一種錯誤做法。
因為牛奶中的賴氨酸與白糖分解產生的果酸,在高溫下會形成一種不但不能被人體吸收反而會危害健康的果糖胺基酸,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牛奶煮沸稍冷後再加糖。
另外,煮奶的時間不宜過長,煮奶的溫度有70~80C °即可。
Emmm,雖然喝牛奶禁忌不少,但它仍是可以為人體提供優質蛋白及豐富的鈣質的好食物(1ml牛奶就有1mg鈣質,並且吸收率比鈣片高很多),大家在適合的體質和方式下,每天都喝是最好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