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超級大國的戰略空運能力,美國空軍在巴以衝突中實施的戰略空中運輸支援,體現美國強大的戰略空運實力。一個好消息是,這種巨大的戰略運輸力量,中國也開始擁有。
在本輪巴以衝突剛剛爆發的時候,美國空軍戰略運輸機部隊立即就派出9架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從美國的兩個駐地出發,飛越了10000多公里,抵達約旦的穆瓦法克薩爾蒂空軍基地,準備向以色列運送武器彈藥支援。
隨後美國空軍派出超過50架的C-17A「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以及C-5M「銀行」巨型運輸機,C-130運輸機,向以色列24小時不間斷持續空運。每天空運的運輸量不低於4000噸。僅在10月29日這一天,就有53架次C-17A戰略軍用運輸機在美國-大西洋歐洲-以色列之間往返飛行。
現在中國空軍也正在向美國空軍的這種強大戰略運輸能力努力邁進,我們已經有了八十架運-20,而正在以每年十幾架的速度增長,很快就會成為世界第二戰略運輸機隊。
那麼,目前各國戰略運輸能力排名是什麼樣子的,中國能排到多少名?
目前中國空軍的戰略運輸能力已經全面壓倒了印度空軍,正迅速超越俄羅斯,運-20戰略運輸機功不可沒。
戰略空運能力一直以來都是大國空軍實力衡量的主要指標之一,而在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空軍在這方面的實力一直比較薄弱。我們甚至長期落後於印度,與全球空軍總體實力排名並不相符,這讓不少人感到不滿意。中國空軍以前在這戰略運輸領域比較落後的原因並不複雜——中國空軍缺乏打造強大戰略空運能力的關鍵裝備——大型戰略運輸機。
目前空軍戰略運輸能力世界排名第一的是美國空軍,擁有52架C-5M巨型運輸機、222架C-17A大型運輸機。比起其他國家,美國空軍不僅是在大型運輸機的數量上占據巨大優勢,而且在運輸機裝備上擁有不可撼動的技術優勢,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很難有其他國家會研發、裝備C-5M這種級別的巨型運輸機。
長期排名老二的俄羅斯空軍,目前擁有10架安-124巨型運輸機,以及70餘架能飛的伊爾-76大型運輸機。最新型的伊爾-76MD-90A運輸機,年產量只有2架,目前在役數量不足10架。
如果只是比較運-20和伊爾-76級別的200噸級運輸機,那麼中國空軍的戰略運輸能力已經超過超越了俄羅斯,擁有了世界第二強的空中戰略運輸能力。但在巨型運輸機領域,中國還存在空白,俄擁有安-124這種級別的巨型運輸機,即便俄空軍只有10架能飛的安-124,數量不多,但也足以在運輸超大件裝備上形成巨大優勢,這是列裝再多運-20也無法彌補的。
世界排名第四的則是被中國超越的印度,同時裝備兩位數以上的美製C-17A大型運輸機和俄制伊爾-76運輸機,的確令印度空軍在戰略空運能力上傲視除美俄中以外的其他國家。
在運-20戰略運輸機服役前,中國的大型運輸機數量非常匱乏,中國空軍通過多次引進、東拼西湊等方式才攢了30多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還包括幾架伊爾-78加油機),這個數量大幅少於美俄等國家,甚至還一度不如印度。
因為外購裝備渠道更廣的緣故,印度空軍的戰略運輸能力比較強大,其同時引進美俄兩國經典大型運輸機,得以打造出一支強大的大型運輸機機隊——擁有11架美製C-17A大型運輸機,17架俄制伊爾-76運輸機,如果算上可恢復正常運輸功能的6架伊爾-78大型加油機,那麼印度空軍大型運輸機數量就達到34架之多。再考慮到C-17A的綜合運輸性能比伊爾-76高出可不止一星半點,加成更大。因此在運-20大型運輸機服役之前,印度空軍戰略運輸能力明顯強於中國空軍,這令不少軍迷感到異常憋屈。
直到近年來運-20大量列裝,中國才徹底打破了這個局面,如今運-20的服役數量在穩步而迅速地提升中,算上伊爾-76系列,中國空軍大型運輸機的數量已經突破百架,遠超多年規模沒有變動的印度空軍,實現了後來居上。
世界排名第五和第六名的爭奪就比較有趣了,除美俄中印四國以外,剩下國家裝備大型戰略運輸機並不普遍,數量也很少。列裝大型戰略運輸機數量最多的國家就是英國,裝備有8架C-17A大型運輸機,論數量無人能敵,原本以為可穩居第五的位置。但德國一口氣裝備了53架A-400M運輸機,後者是近些年最為熱門的新型運輸機之一,勉強可稱之為大型運輸機。而英國只裝備有32架A-400M運輸機,這就讓兩支空軍綜合運力的計量比較變得非常棘手。
鑒於C-17A和A-400M運力差距較大,恐怕還是英國憑藉著C-17A棋高一著,拿下第五的位置,德國只能屈居第六。剩餘國家的排名就已沒有太大意義,很多國家甚至都沒有裝備A-400M此類勉強可稱為大型運輸機的運輸機,戰略運輸能力更是無從談起。
上述排名都只是依靠大型運輸機數量來簡單排列,並不算非常嚴謹,大家也無需過度糾結排名問題。任何國家都不一定要以美國為標杆,打造出同一水平的戰略運輸能力,更重要的還是根據自己的地理環境、國防策略、作戰需求、航空工業水平來打造合適自己的戰略運輸機隊。
顏值就是強大的戰鬥力,這是首次曝光運-20大型運輸機的艙內照片。此時是運-20運輸機的傘兵跳傘狀態,由於傘兵人數少,只使用了單層的甲板。如果運-20應用於大規模運兵狀態,會將第二層甲板升起來,這樣可裝運更多的士兵。
從照片可以看到運-20的機艙非常通透,儘管寬度比C-17稍窄一點點,但運-20機艙的高度是前後統一的,而美國C-17運輸機的機艙中部侵入了翼盒橫樑,高度變矮,很耽誤大件運輸。中國運-20運輸機的的大件運輸效率更高。
中國的運-20數量很可能已經超過80架,馬上就世界第二了。在人民空軍成立74周年宣傳片《期望》里,有7架運-20大型運輸機依次排開,空降兵列隊登機。此外還有社交媒體照片顯示某地機場上32架運-20同框。
中國運-20戰略運輸機從2016年開始正式入列空軍服役,至今已有7年,即使按照年產量10~12架計算,目前運-20的保有量也能超過80架。此外換髮改進型的運-20B也有4架了。實現了發動機自由以後,運20的生產數量也呈現出明顯的爆髮式增長,正在朝著三位數機群發展。
在今年,運-20大型運輸機的數量就超過了俄羅斯空軍的伊爾-76機群,僅次於美國C-17運輸機,成為世界第二大戰略運輸機機隊。在未來,包括加油機等特種機在內,運-20至少能生產300架以上,才能滿足我們戰略空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