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謊時引入次要任務可以讓說謊者腦力過載

2022-05-16     煎蛋

原標題:測謊時引入次要任務可以讓說謊者腦力過載

一種新的測謊方法表明,在質詢嫌疑人時,讓他同時執行多項任務,則更容易自我暴露。

有據可查的是,在採訪中說謊比說真話消耗更多的認知能量。朴茨茅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通過要求嫌疑人在接受訊問時執行額外的次要任務,調查人員更有可能揭穿謊言。專注於次要任務(除了撒謊)所需的額外腦力對說謊者來說尤其具有挑戰性。

本實驗中使用的次要任務是回憶一個七位數的車牌照。另外,只有當撒謊者被告知次要信息很重要時,次要任務測謊法才是有效的。

設計該實驗的朴茨茅斯大學心理學系的 Aldert Vrij 教授說:「在過去的 15 年裡,我們已經證明,謊言可以被聰明的測謊者發現。我們證明了這可以通過強迫說謊來做到。受訪者將注意力分散在制定陳述和次要任務之間。我們的研究表明,只要給說謊者一個思考該說什麼的好機會,真相和謊言聽起來同樣可信。當思考的機會變得更少時,真相往往聽起來比謊言更可信,特別是當受訪者還必須執行次要任務並被告知這項任務很重要時。」

實驗中的 164 名參與者首先被要求就新聞中出現的各種社會話題給出他們支持或反對的程度。然後他們被隨機分配到一個真相或謊言組下,並就他們最強烈感受的三個話題進行了採訪。說真話的人被要求報告他們的真實觀點,而說謊的人被要求在採訪中對他們的觀點撒謊。

那些做次要任務的人被要求記憶了一個7位數的汽車牌,並被指示報告給面試者。一半的人收到額外的指示,如果他們在面試時不記得車牌號,他們可能會獲得負面評價。參與者有機會為面試做準備,並被告知在面試過程中儘可能令人信服是很重要的——激勵手段是,高評價可以獲得抽獎機會。

結果表明,說謊者的故事聽起來不像說真話者的故事那樣可信和清晰,特別是當說謊者被賦予次要任務並被告知它很重要時。

Vrij 教授說:「結果模式表明,在採訪中引入次要任務可以提升測謊效率,但需要謹慎引入。似乎只有在說謊者無法忽視次要任務的情況下,次要任務才會有效。不滿足標準的次要任務不太可能促進測謊。」

該研究發表在《國際心理學與行為分析》雜誌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825ae09eae6e9d95bc49791317c68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