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徹底忘記了,還是不敢問,唐僧為什麼沒有幫通天河老龜問壽命?

2022-03-05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是徹底忘記了,還是不敢問,唐僧為什麼沒有幫通天河老龜問壽命?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

相信看過多遍《西遊記》的小夥伴們,都對唐僧師徒掉進通天河那一幕印象深刻,會覺得是通天河老龜不地道。都說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他游到河當中卻突然變卦,將唐僧師徒扔進了通天河。

但是,萬事都有因,有因才會有果,通天河老龜之所以性情突變,也跟其預期沒有達到有關。這個預期就是,唐僧之前答應過人家,等到了靈山,一定幫老龜向佛祖問問他的壽命還有多長,何時得脫本殼。

可惜,唐僧卻食言了,面對老龜的追問,唐僧顯然愣了一下,最終說了句忘記了。

要知道,整個取經路上,唐僧答應過別人的事寥寥無幾,而他一向記憶力超眾,怎麼會忘記呢,還是說這背後另有隱情?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出家人不打誑語,明明是唐僧不敢問佛祖,為何卻騙老龜說忘記了?

一、

其實在《西遊記》原著中,通天河老龜拜託唐僧的事,並非是問壽命,而是問自己何時能修煉成人:

「萬望老師父到西天與我問佛祖一聲,看我幾時得脫本殼,可得一個人身。」

而且這隻老龜也並非是通天河的河神,他剛一露面的時候,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也只能識別出,他是一個妖怪:

「我把你這個孽畜!若到邊前,這一棒就打死你!」

這時候老龜才慢慢道來,說唐僧師徒對自己有恩,他出來是為了報恩。當時孫悟空還挺納悶,我們跟你素不相識,哪裡來的恩惠?

於是老龜就開始巴拉巴拉說上了,說自己祖上就在通天河裡住,水中被靈感大王霸占的水黿之第就是自己建造的。在九年前,大潮洶湧,這隻鯉魚精,也就靈感大王來了,自己帶領家人戰他不過,被他霸占了洞府。

而孫悟空幫他趕跑了鯉魚精,還回了洞府,而且周邊的百姓也不用再年年供童男童女給鯉魚精了,這是兩個恩典,故表示感謝。

即使他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在孫悟空的眼中,老龜仍舊是個妖怪。雖然他說好話很受用,但孫悟空仍然讓老龜發誓,自己是真心施救,而不是游到河當中將唐僧弄到水中。

老龜也確實發誓了:

「那老黿張著紅口,朝天發誓道:『我若真情不送唐僧過此通天河,將身化為血水!』」

二、

實際上孫悟空看人還是相當準的,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老龜的本性在此,唐僧翻船也就在所難免了。

等到唐僧師徒取得真經往大唐趕路時,觀音菩薩掐指一算,九九八十一難還少一難,於是命令八大金剛速速施法,將唐僧師徒扔在了通天河西岸。

剛開始大家還挺高興,還說菩薩想得周到,知道大家騰雲駕霧累了,半路休息一下。等到真正落地了,看到眼前的場景,反而有點發愁了,為啥?

因為這是通天河啊,河寬八百里,且西岸廖無人煙,唐僧當時就犯愁了:

「我記得西岸上,四無人煙,這番如何是好?」

當然,唐僧的記憶力還是在線的,他也想到了當初過河靠的是老龜,這次過河該怎麼辦?

豬八戒跟沙和尚提到,師父已經脫離了凡胎,可以騰雲駕霧帶著他飛過去,但孫悟空心中卻明白,根本就不行:

「行者頻頻的暗笑道:『駕不去,駕不去!』」

實際上,孫悟空已經料到了,那頭老龜必然會出現,而且還會出么蛾子,會折騰唐僧一番。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唐僧師徒走到河邊,正要騰雲時,老龜再次出現。看到老龜,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樂得不行,覺得過河便利了,只有孫悟空知道不妙:

「老黿,你果有接待之心,可上岸來。」

是啊,老龜,你果然在這裡等著了,我倒要看看一會兒你耍個什麼花樣?

三、

之所以孫悟空知道老龜會耍花樣,是因為他明白,唐僧九九之數並未完全,還有一難等著他呢:

「只因心裡明白,知道唐僧九九之數未完,還該有一難,故羈留於此。」

雖然心中有數,但孫悟空還是儘量防著老龜,不要傷害到師父:

「行者一腳踏著老黿的項,一腳踏著老黿的頭叫道:『老黿,好生走穩著。』」

老龜本來拜託唐僧幫他問何時能脫殼成人身,但到了這裡,又變成問壽命了,這也不怪人家唐僧,自己說的話前後都矛盾了:

「老師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見我佛如來,與我問聲歸著之事,還有多少年壽,果曾問否?」

唐僧當時就愣住了,是啊,你讓我問的是什麼時候脫殼成人身,可沒有讓我幫你問壽命啊。他正在思考呢,老龜卻不耐煩了,認為唐僧這是食言了,答應自己的事卻沒辦到,這是不誠信的表現,走你……

只有孫悟空是一直防著的,見老龜終於把這一難湊齊了,自己樂呵呵地救了唐僧走了:

「行者笑巍巍顯大神通,把唐僧扶駕出水,登彼東岸。」

正因為唐僧師徒理虧,答應別人的事沒有辦到,所以遭受此劫難。這也是孫悟空為什麼事後沒有找老龜算帳,把通天河攪合個天翻地覆的原因所在,是師父失信於人,不怪老龜。

畢竟當初老龜答應馱唐僧過河,孫悟空就對師父說過:

「師父啊,凡諸眾生,會說人話,決不打誑語。」

四、

那麼,就回到我們的問題了,取經路上唐僧輕易不許諾他人,就這一個老龜,他為什麼卻忘記了?

按照作者替唐僧辯解的話,是講唐僧到了靈山之後,忙著洗澡,忙著拜佛,忙著會客,一門心思都放在取經上,其他的事一概不想,所以忘了向佛祖問老龜壽命。

這個解釋也沒毛病,不管是凡人還是神仙,終歸有忙忘了的時候,就是忘了,沒辦法解釋,這也是唐僧面對老龜詢問,沉默不語的原因。

可是在老龜看來,如此重要的事,唐僧為什麼會忘呢?

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唐僧的私心很重!

整個取經路上他為了取經,也沒少說謊話,甚至答應別人的事,既做不到,也沒想著去做。第一個領教唐僧謊話厲害的是孫悟空,當初為了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兒,他就利用了孫悟空想念佛行禮的心思:

「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經,就會念經;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禮,就會行禮。」

後來孫悟空打殺了一夥強盜後,唐僧首先想到的也是猴子無理殺人,連累了自己咋辦?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通天河,唐僧可不僅僅答應過老龜幫問壽命,他之前還答應了陳家莊的人們,會讓徒弟們幫忙降妖呢:

「常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一則感謝厚情,二來當積陰德,況涼夜無事,你兄弟耍耍去來。」

五、

可是,在孫悟空和豬八戒變化成童男童女去大戰靈感大王之後,唐僧的表現卻發生了一百八十度轉變!

最大的變化是,唐僧變得異常焦慮起來,明知妖怪還沒有除,他卻一心要走,嘴上還說著自己耽誤了取經,恐怕唐王怪罪。要知道,在取經路上,唐僧沒少耽誤行程,後來在好多國家都城,動不動就停留仨月倆月的。

等到靈感大王略施法術,讓整個通天河都結了冰之後,唐僧見陳家莊的人都踩著冰過河去對面女兒國做生意,他自己就說了:

「世間事惟名利最重。似他為利的,捨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為名,與他能差幾何!」

也就是說,唐僧自己都承認了,自己也是為名,雖說取經的過程,就是修行的過程,但唐僧不管,他就要早一點到佛祖身邊:

「悟空,快回施主家,收拾行囊,叩背馬匹,趁此層冰,早奔西方去也。」

當時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就愣住了,是啊,妖怪還沒除呢,他們要是這樣走了,那靈感大王豈不是瘋狂報復陳家莊人民?

陳家莊的人更是不敢放唐僧師徒西行啊,一個勁地請求再留幾日,可惜唐僧不聽,執意要西去。總體來說,唐僧是比較自私的,他的眼中只有取經,卻沒有思考過,取經的目的是什麼?

取經的目的當然是普度眾生了,可是此時的陳家莊人民,就需要他來普度,他卻食言了。

後來他被靈感大王抓去後,豬八戒回陳家莊,人們問他,你師父唐三藏呢?

豬八戒也看不慣唐僧,說了句:

「不叫做三藏了,改名叫做陳到底也。」

六、

在比丘國的時候,唐僧的表現也是一樣的令人失望,明明自己一人之心就能換取一千一百一十一名小孩的性命,可惜他不願意。

甚至,為了逃命,他還要認孫悟空為師父:

「你若救得我命,情願與你做徒子徒孫也。」

在這種情況下,唐僧答應老龜的事,不過是一時嘴快,隨後感謝的禮貌用語,他也沒想到這老龜蹬鼻子上臉,還真讓自己幫忙辦事。

而且從當時他的回應上,也可以看出,本就是應付老龜的:

「三藏響允道:『我問,我問。』」

在取經路上,唐僧可沒少干這事,面對妖怪時,他也沒少許諾。比如面對金鼻白毛老鼠精時,他就一口一個娘子叫著,還說要跟人家成親,讓人家一時激情澎湃,隨後就弄了個桃騙人家:

「娘子,你愛色,請吃這個紅桃,拿青的來我吃。」

就算是人類,他也一樣的騙,比如女兒國國王,他跟人家成親可是走完了全程,最終離開的時候,可沒有解除婚姻哦。

也就是說,唐僧答應老龜幫他問何時脫殼成人身,本就是敷衍之語,前腳答應了,後腳就拋到腦門之後了,壓根就沒把這件事記在心上。

更何況,在唐僧的心目中,凡是沒能修煉成人形的,都是妖怪,凡是能修煉成人形的,都是女菩薩或男施主。

答應妖怪的事,這一路上多了去了,怎麼可能會兌現?

七、

以上兩個原因,都是從唐僧自身的角度來分析的,那麼有沒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呢?

有!

因為通天河老龜要問壽命(脫殼)這件事啊,其實牽扯到很多其他的問題,比如靈感大王的主子——觀音菩薩!

事實上,通天河的老龜坑了菩薩一把,當時他跟孫悟空說的是,靈感大王是九年前來此的:

「那妖邪乃九年前海嘯波翻,他趕潮頭,來於此處……」

觀音菩薩可沒有住在天上,她住在南海,並不遵循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的時間概念。她南海的時間,跟唐僧師徒取經的時間,是一致的。當初真假美猴王的時候,孫悟空就在南海住了四天,若是南海也在天上,唐僧早就成灰了。

可是,孫悟空去找觀音菩薩的時候,菩薩咋說的?

「他本是我蓮花池裡養大的金魚,每日浮頭聽經,修成手段……我今早扶欄看花,卻不見這廝出拜,掐指巡紋,算著他在此成精,害你師父。」

每日浮頭聽經,今天菩薩才發現鯉魚精沒有出來拜,難道菩薩九年時間沒有來此扶欄看花了?

關於觀音菩薩為什麼縱容鯉魚精在此殘害鄉親們,在之前文章中有詳細闡述,是涉及到長生不老藥的,這裡不囉嗦,單說一個現象。

那就是觀音菩薩在收走鯉魚精後,對通天河知情的生靈們進行了趕盡殺絕:

「原來那裡邊水怪魚精,盡皆死爛。」

這些水怪和魚精裡面,可沒有包括老龜哦,也就是說,作為知情人士,他躲過了一劫。

八、

在通天河,觀音菩薩可是被孫悟空逼著現了身,老龜若真想問壽命,完全可以問菩薩,為啥選擇唐僧?

正所謂,有因才有果,由果推出因,觀音菩薩特意選擇通天河這個地點作為唐僧師徒的最終考驗,目的也在這裡。

就是通過唐僧閉嘴來警告老龜:

有些事,你最好學唐僧一樣閉嘴,別沒事找事,亂問問題,小心自己的小命不保!

別忘了,當初觀音菩薩念的咒語就是:

「死的去,活的住!」

死了的,也就死了,活著的,你給我住口吧!

事實上,若是孫悟空不講道理,見老龜胡作非為,真一棒子將其打死,也就打死了,雖說心有愧疚,可取經路上這樣死的妖怪大有人在,有啥問題?

唐僧,也是知道通天河這裡有問題,他又不傻,一旦幫老龜問壽命,自然就會涉及到大家在通天河發生的事情,有告觀音菩薩狀的嫌疑。

況且,這種事,只能私下裡問佛祖,不可能在靈山佛堂之上,大庭廣眾之下提問,畢竟菩薩也在旁邊聽著呢。

當然,還有一點,那就是唐僧答應老龜問壽命這事,他是有點自負了。本以為自己乃如來佛祖二弟子,到了靈山,大家終歸要賞個面子,不說人人恭維吧,至少得熱情款待吧?

事實上,唐僧師徒到達靈山之後,並沒有獲得特殊對待,一切都在走流程,甚至佛祖還表現出了對他們的不滿。

比如面對阿儺迦葉索要人事的情況,孫悟空還特意找如來佛祖告狀,結果碰了一鼻子灰,還挨了一頓訓。

「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九、

歷經千辛萬苦來取經,尚且索要人事,若是冒然問佛祖問題,唐僧還有什麼寶貝能掏出來呢?

就算他還有寶貝,也不自私,願意掏出來,可是借他十個膽子,他敢問佛祖問題嗎?

他不敢啊,本來師徒四人高高興興來到靈山,本以為佛祖會夸自己幾句,可惜佛祖上來就是一頓訓斥:

「你們南蟾部洲,因為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地大物博,到處罪孽橫行,雖然有孔家文化下仁義禮智信,但是不尊佛教,不種五穀,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造下無邊之孽,罪孽惡滿,所以有了地獄之災!」

你們那的人啊,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造下了無邊之罪孽……

可是,唐僧一路走來,看到的情況可完全不這樣啊,越往西走,妖怪越多,也越兇狠。佛祖又是出了名的護犢子,比如吃光了獅駝國全國百姓的大鵬鳥,不僅未受懲罰,以後有貢品還先讓他吃。

比如非常信佛的舍衛國,當年長老金磚鋪地請佛祖講經,結果呢,國家都亡了,就這樣佛祖還說當初佛經賣賤了呢。

面對此情此景,佛祖對自己又沒啥好感,他真敢替老龜問問題嗎?

在沒有將經書送回大唐,交給唐王李世民之前,還是少說話,萬一惹了佛爺不高興,這十幾年的辛苦,豈不是白費了?

這才是,唐僧「忘記」替老龜問壽命的,根本原因,不是忘了,而是不敢!

當然,也可能唐僧參悟了佛法,知道一切講究緣分,機緣未到,問也是白問。

不過,有人說,你分析了半天,都不對,當初答應老龜的是徐少華,而後來取經歸來的是遲重瑞,他當然不知道有這茬子事啊!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7f5fecb9342497d74c313a54eee43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