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空間站三次發射,任務依舊繁忙,但少一次貨運飛船任務

2023-01-19     彩尋美食

原標題:2023年中國空間站三次發射,任務依舊繁忙,但少一次貨運飛船任務

2023年中國空間站算是真正的進入運營階段了,此前神舟十三號三名航天員返回地球意味著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結束,神舟十四號的返回和神舟十五號的發射意味著中國空間站建設階段圓滿收官。神舟十五號三名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正在空間站中執行任務,這一次的發射是中國空間站建設到運營的關鍵一個步驟,算是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中國航天首次實現了六名航天員的在軌會師,未來中國空間站駐留航天員輪換也都將按照這個模式來進行,6名航天員共同在軌飛行5-10天的時間。

根據航天科技集團2023年的計劃,會進行60餘次的宇航發射任務,2022年中國航天就實現了64次發射任務,其中長征系列火箭的發射任務63次,無一敗績。而2023年的發射會打破2022年的記錄。60+發射將會把20餘個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除了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備用衛星、風雲系列衛星等發射任務外,最受到關注的還是重大工程任務,也就是中國空間站的發射任務。

按照計劃2023年中國空間站正式進入運營階段,任務會非常的繁忙:

01、兩次在軌輪換過程,6名航天員在軌進行任務交接,包括神舟十五號和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神舟十六號和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

02、兩次載人飛船脫離空間站返回地球,包括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和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地球;

03、三次航天發射和太空飛行器對接空間站任務,包括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以及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

04、還有三個載人飛船的應急支援待命。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空間站的載人發射過程採取的是滾動發射模式,這樣可靠和安全都要更高。

例如2022年末國際空間站上的聯盟22號載人飛船就因為散熱系統被微型隕石撞擊,導致冷卻劑不斷地泄漏出去,經過專家的判斷最終決定放棄這個載人飛船,計劃在2月20日發射新的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從事故發生到發射新飛船中間隔了大約2個月。

在這個期間如果出現緊急情況,太空人是會有後顧之憂的,只能被迫稱作故障聯盟號飛船,那麼只能是生有命富貴在天了,為了避免這個狀況,把自己的太空人座椅已經轉移到龍飛船中,來規避這個潛在的風險,直到新飛船發射入軌對接到國際空間站上。

而這個意外如果發生在中國空間站上,那麼我們可以最快速度前往救援,因為在神舟十五號發射的時候神舟十六號也已經立在發射台上了,隨時可以發射。因此說當神舟十六號發射的時候,神舟十七號也是待命狀態隨時可以發射,當神舟十七號發射的時候神舟十八號會處於待命狀態。

因此說2023年中國空間站載人飛船的發射往返會涉及到四顆載人飛船從神舟十五號到神舟十八號。

但跟以往不同的是兩次載人發射任務將只發射一顆貨運飛船,也就是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按照以往的慣例,神舟十二號發射前會進行天舟二號的發射、神舟十三號發射前會進行天舟三號的發射,依此類目前在空間站上的是天舟五號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

但是今年的發射任務,神舟十六號和神舟十七號載人發射任務前只會進行天舟六號一次貨運飛船發射任務。

而天舟七號的發射會在2024年,為後續的神舟十八號以及神舟十九號做準備,也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國貨運飛船的承載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簡單來說就是用天舟六號一次發射任務,就可以給兩次載人飛行任務提供充足的物資,減少一次發射。

據悉從天舟三號到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算是同一批次,而天舟六號到天舟十一號是另外一個批次,這批新的貨運飛船已經進行了系統的升級,尤其是貨運艙會進行較大的改進,貨物運輸能力會得到大幅度提升,簡單來說就是運貨的能力提升了,從小貨車變成了大貨車,因此2023年貨運飛船的發射任務減少了一次。

2023年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將從海南文昌發射場出發,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送入中國空間站,為神舟十六號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提供充足的物資。

還有一點比較值得期待,中國空間站2023年將還會有六名航天員參與進來,據悉會有第三批航天員,也就是新面孔露面。目前已知中國第三批航天員中一共有18名,並且有一名女航天員,不知道今年是否會有女航天員參與飛行任務。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68aceffbf832af0e031f071b70ab6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