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熙生物終止合作的韓國品牌撤回上市申請 須警惕換個馬甲復盤

2023-10-30   藍科技網

原標題:華熙生物終止合作的韓國品牌撤回上市申請 須警惕換個馬甲復盤

【藍科技觀察】根據韓國《亞細亞經濟》,《朝鮮日報》等多家媒體以及NaverPay證券消息,Medytox24日在企業公告中表示,撤回2018年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申請的Medytoxin進口藥品註冊申請。同時決定力推子公司Numeco開發的新一代肉毒素製劑"Newlux"進軍中國市場。

愛美人士應該對Medytox這個韓國企業不會陌生,其「問題歷史」在中韓兩國都可謂頗多。韓媒KBS News曾報道,因偽造實驗材料,違反相關法律,Medytox被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曾責令暫停生產、銷售相關產品,並要求企業召回或銷毀流通中的產品。其中A型肉毒毒素Meditoxin被撤銷批准文號的同時,Medytox被處以約合人民幣102萬元的罰款。

當時央視財經也多次點名曝光Medytox,尤其是在市面上流通已久才被召回的三大批次問題產品。由於該公司瘦臉針產品從來就沒有獲得藥品監督管理局註冊許可,所以在中國市場上流通的問題產品都是通過非法渠道走私到中國的,給愛美人士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尤其今年國家藥監局綜合司、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在國家進一步加強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管理的情況下,撤回申請的決定也十分耐人尋味。

Medytox為了進軍中國市場,早在2018年2月就向中國國家藥監局提出了進口藥品註冊申請,如今5年多的時間過去後,在Medytoxin審批上市無望的情況下,突然宣布將用另一款新產品Newlux重新申請,令人倍感意外。

Newlux是繼Medytoxin之後該公司的後續肉毒桿菌毒素產品。據韓媒報道, 其子公司Numeco開發的新一代肉毒素製劑Newlux已經在韓國獲得了品種許可。對此,其企業公告中宣稱:新產品採用了最新的生產工藝,完善了生產體系能夠實現大規模生產;撤回Medytoxin申請,重新註冊新產品,這是基於比現有計劃更具戰略優勢的判斷而做出的決定。

不過以新產品在韓國獲得品種許可不是「免死金牌」,如果質量得不到保證,註冊新產品也不過是換了個馬甲而已,短期之內或難以重獲大眾的信任。

品牌的建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複雜且漫長的過程,但品牌形象的崩塌往往只在一瞬。青島啤酒的例子就在眼前,「青島啤酒三廠被曝有工人在原料倉小便」一事引發外界關注後,雖然將相關麥芽全部封存,但消費者對其信賴度可謂一落千丈。有青島啤酒的消費者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平時一般只喝青島啤酒,家裡總要囤幾箱,但這次事情出了以後,暫時打消了囤貨的念頭,準備「觀望」一陣。還有消費者表示,準備將已在網店下的訂單取消。

同樣的道理,如果韓國Medytox在中國消費者心裡的「假貨」、「不安全」、「走私」等標籤不被摘掉的情況下,無論是Medytoxin還是Newlux,不管換成什麼馬甲,消費者都不會買單。

那麼,Medytox為什麼如此執著於進軍中國市場?無外乎於中國市場規模實在太過誘人。據分析,中國的肉毒素市場規模每年至少81億元人民幣,如果Medytox在中國獲得品種許可,成為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肉毒素的話,年銷售額將有望超過5.4億人民幣。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Medytox在中國上市的美夢即使實現至少還要再等4~5年。這可以參考另一家已經成功進軍中國的韓國公司Hugel,該公司於2016年5月在中國獲得臨床3期試驗計劃許可後,在2020年10月獲得了上市許可。 也就是說,在產品沒有任何瑕疵的情況下, 正常程序走下來也需要4年5個月的時間。

有分析表示撤回申請的Medytox這5年至少要損失27億~55億人民幣。另外,5年的後的肉毒素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Medytox想在其中分一杯羹將難上加難。

其實Medytox眼下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始終被各種官司訴訟纏身。最近4年間,支付各種訴訟手續費高達5.4億人民幣左右,而同期的營業利潤合計僅約3.7億,一直保持著訴訟費大於營收的詭異的經營狀態。

雪上加霜的是之前與其合作的華熙生物在9月4日發布公告,已完全終止了雙方的合資協議,合資公司華熙美得妥將解散並註銷。因踩雷損失慘重的華熙生物今年1月決定發起「維權」,向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提起仲裁,要求索賠人民幣約6.42億元。有了華熙的前車之鑑,國內很難再有企業會接手Medytox這塊燙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