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虎局限東南一隅,為何不敢深入西伯利亞內陸?它在害怕啥?

2022-07-25     動物速遞

原標題:東北虎局限東南一隅,為何不敢深入西伯利亞內陸?它在害怕啥?

東北虎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貓科動物,是棲息地分布最北端的老虎亞種,目前來說,也是我國最主要的野生虎種。

在2017年,我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之初時,它們的數量僅有27頭,到2021年,公園正式成立之時,它們的數量已經上漲到50頭了

儘管這個數字仍然不高,但可喜的是得益於國家這些年對生態環境的建設,以及動物保護工作,全國虎豹的棲息地都得到了很好地改善,它們的種群發展也呈現了上升的趨勢。

有這麼一個規律,那就是食物鏈越往上層,繁殖能力就越低。不難理解,如果食物鏈上層的生物還具備超強的繁殖力,那麼低層的生物可能就要被吃光了。

老虎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繁殖能力自然很低,一胎產仔2-3隻,平均2、3年產一胎。加上基數低,所以我國東北虎增長起來才這麼緩慢。

與我國情況不同的是,俄羅斯境內生活著700多頭野生東北虎。這些老虎已逐漸趨於環境容納的飽和度,急需擴展新的棲息地。

古今東北虎,均不入西伯利亞內陸

東北虎的學名也叫「西伯利亞虎」,不過「西伯利亞虎」這個名字是西方學者起的,並不是特別適合它。因為在東北虎的兩個分布國里,我國稱其為東北虎,俄羅斯則稱其為阿穆爾虎,歷史分布國家裡,也只是叫它朝鮮虎。

西伯利亞虎這個名字看上去就好像整個西伯利亞地區都有似的,但實際上東北虎在俄羅斯的分布,僅限東南一隅,廣袤的西伯利亞內陸地區,從古至今,一隻老虎都沒有。而且在東北虎的多次遷徙浪潮裡面,它們也從未涉足過西伯利亞內陸地區。

20世紀以前,東北虎的數量很可觀,彼時俄國的東北虎數量雖不及我國,但也有800頭左右。但是在19世紀末之後,俄國開始大量捕殺老虎,導致東北虎數量銳減,開始的幾年,幾乎每年都有150頭老虎被捕殺。

至20世紀30年代時,俄國老虎的數量僅有20-30頭。除了被捕殺之外,其中有一部分老虎則通過生態廊道逃難至我國東北地區。

進入20世紀後半葉之後,我國也開始大量捕殺老虎,於是我國的東北虎數量也銳減,也有很大一部分又通過生態廊道逃至俄國,這也是俄國的老虎數量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得以恢復的原因。

在這兩次東北虎較大的遷徙浪潮裡面,它們均未涉足西伯利亞內陸地區。

西伯利亞內陸不缺獵物

我們都知道,老虎是一種具有顯著探索行為和高度移動性的貓科動物,它們起源於200多萬年前的東亞地區,經過不斷擴散之後,到達亞洲大多數地區,即便是東南亞的一些海島上,也遍布老虎的足跡。

但說來也怪,無論是古時還是當下,東北虎均不踏入西伯利亞內陸,在俄羅斯的分布也僅限於東南一隅,這是何故呢?

有人認為獵物丰度是影響捕食者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比如加拿大猞猁的分布,就嚴重受白靴兔分布情況的影響。西伯利亞內陸地區,氣候嚴寒,缺乏獵物可供老虎捕食。

事實當真如此嗎?恰恰相反,西伯利亞內陸地區生活著數量龐大的野豬及鹿類,其中不乏大型野豬,捕上一頭,就能吃好久。而且氣候嚴寒食物不易腐壞,還面臨著較小的「清道夫」壓力,不必擔心所藏食物被偷走。

一項基於錫霍特山脈地區的生態研究顯示,東北虎的獵物構成占比裡面,最高的是馬鹿,其次就是野豬,說明野豬就是東北虎最常規的獵物之一。西伯利亞內陸不缺獵物,起碼不缺老虎喜歡的獵物。

東北虎無懼棕熊及狼群

競爭對手和天敵的存在,也是影響物種分布的原因,那麼是不是西伯利亞內陸地區的大棕熊及狼群,阻礙了東北虎向內陸擴散的腳步呢?

在自然界裡面,種間競爭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其實在東北虎的棲息地裡面,就有棕熊和灰狼這兩種猛獸,且存在競爭關係,我們來看看結果如何。

科學家們曾對錫霍特-阿林地區的東北虎飲食結構進行了研究,發現熊類占有一定的比重,約為7.1%,其中烏蘇里棕熊占比1%。

秋冬季節是東北虎獵熊的高發期,每年到這個季節,東北虎都要捕幾頭熊打打牙祭。因為秋季熊忙於貼秋膘,在林中鬧出較大的動靜,冬季熊冬眠,任虎宰割。

在競爭方面,棕熊是雜食動物,其中90%以上的食物來源,都是植物性質的,因此算不得主流的捕食者,自然與東北虎不會構成強競爭關係。相對而言,灰狼的獵物喜好跟老虎更為相似,那麼自然競爭激烈。

在俄羅斯,人們發現東北虎與灰狼已纏鬥百年了。20世紀以前,老虎數量多的時候,灰狼的種群數量則屬於一個很低的水平線上,且長期停滯不前。

20世紀前半葉,俄國東北虎數量下降,灰狼的數量得以迅速上漲,到了40年代,俄國東北虎數量處於歷史最低谷時,同地區內灰狼的數量則很快達到了歷史高峰。不過之後隨著東北虎數量的恢復,灰狼的數量則迅速下降了。

80年代過後,俄國老虎數量趨於高位穩定,當地灰狼幾乎瀕臨滅絕。從它們的數量變化趨勢來看,灰狼是受東北虎抑制的,也表明老虎根本不怕狼群,「猛虎架不住群狼」在森林地區不成立。

東北虎不入西伯利亞內陸的真正原因

東北虎不願深入西伯利亞內陸的真正原因,跟環境有關。眾所周知,西伯利亞地區常年積雪,冬季漫長,且積雪深厚。

東北虎雖然說是最耐寒的一種老虎,但它沒有加拿大猞猁般為了能在雪地上更好地追逐兔子而特化的寬大腳掌,它們在深厚積雪中行動較為困難,更別提狩獵了。

老虎是伏擊型的獵手,在追逐獵物的時候,先要藉助遮蔽物躲藏起來,待獵物進入伏擊圈之後,它才會衝出去。

而西伯利亞內陸地區的環境,顯然不利於老虎狩獵,限制了它的發揮

其實這點跟亞洲獅當初面臨的窘境是差不多的,4萬多年前,北非的一些獅子浩浩蕩蕩闖入亞洲,但最終止步於印度次大陸,無法征服亞洲內陸地區,歸根結底就是環境問題。

獅子是群居動物,生活在開闊地帶,而在森林中它們生存無力。同樣的,東北虎也難以克服西伯利亞內陸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

一旦它們像加拿大猞猁一樣身體特化,適應了環境,但卻會因此喪失大量戰鬥力,還能不能招架得住棕熊和狼群還另說,就連捕食野豬這些兇猛的獵物都是問題。

對於東北虎來說,它們有更好的出路,那就是我國廣袤的林海雪原。這裡本就是它們的老家,無論是氣候還是環境,都適合它們生存。

對於俄國的老虎來說,既然有更好的選擇,為何還要挑戰嚴酷的西伯利亞內陸地區呢?事實上東北虎的第三次遷徙已悄然開始了,這些年來,不斷有東北虎從俄羅斯陸陸續續來到我國。

中俄邊境處已發現了4條可供東北虎遷徙的生物廊道,隨著我國東北虎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會有更多的老虎跨境而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52a3f9468f074465d16c63ee06e0a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