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逆劉而上(IDyuanyuankaoshi)
為什麼說航天人都是英雄?
01
大家知道航天的事故率是多少嗎?人類每78次載人航天活動就出一次事故。
大多數事故是很難挽救的。
基本上都是以航天員的生命為代價。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航天事故發生在美國。
1986年美國的載人航天飛船在升空73秒之後發生了爆炸。
七名航天員屍骨無存。
為什麼會爆炸?原因可簡單了。
一個o型的密封圈,因為低溫硬化造成了一毫米的空隙。
航天員的死亡率是多少?
我查一下數據。
保守的說1%。
也就是說每個航天員在選擇上天的時候,他們都面向這1%的死亡率。
太空梭、飛行器都那麼的複雜。幾百萬個零件都可能出問題。
太空行走就更危險了,隨便一個太空碎片都會攻擊到你。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篩選航天員嚴格的原因。
他們要學很多東西,要學生物、物理、化學。
他們甚至要學習整個太空梭的構造,就是為了方便萬一有意外情況的發生。
他們去自救。
這不是電視劇式的浪漫宇宙蒼穹、唯美人間煙火,是努力「摘星」人的現實披荊斬棘。
02
終於成功地到太空去了,就沒問題了嗎?
不是的。
六個月的長期失重生活會給人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
人類進化了幾百萬年,適應了地球的重力。突然失重,你的血液都不一定暢通流行。
所以失重狀態下的航天員。
他們會頭暈、嘔吐、噁心,他們的臉會浮腫。
他們在地上就進行各種失重訓練,為了適應的就是這種情況。
長期的失重會導致人類身體的肌肉萎縮。
航天員上天之前是一個健壯的人,經過了嚴格的體力測試。
但是等他們回來就變得很虛弱,地上工作人員會拿輪椅去接他們,就是因為肌肉萎縮了。
長期的失重帶來的身體影響要花很長時間去調整。
當我們抬頭看時,總是覺得星星遙遠。
他們身上卻已滿滿是璀璨星辰散落後留下的痕跡。
03
楊利偉在一次採訪中說:
在承受訓練負荷的情況下,我們還要進行操作。在操作的時候,我們手裡會拿著一個報警器。
用來幹什麼呢?
就是當你一旦承受不了這種痛苦了,隨時按下這個報警器,實驗馬上就會終止。
但是自1998年航天員大隊成立以來,24年過去了,沒有一個航天員把這個報警器按下過。
所以我們要稱他們為英雄啊。
當他們從地球「搖籃」中走出。
一步步踏入未知的遠方,為全人類發展,去無限拓展宇宙的可能與認知的邊界。
他們都在以同一個無畏者的身份去承受著常人所無法體會的壓力。
在星辰大海的壯麗征途中與各種意想不到風險相伴。
太空並不是一個令人舒服的地方,我們仍然堅持去探索和挑戰。
每個航天員在選擇挑戰太空的時候,選擇了挑戰自己的生命。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
中華民族英雄輩出。
一個尊重英雄、敬佩英雄、崇尚英雄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浪漫的名字里印刻著中國航天人的艱苦付出。
所以向每個航天人致敬。
本文來源:公眾號@逆劉而上,作者劉媛媛。
每晚十點,更新思維乾貨,成長感悟,還附帶晚安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