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古
8月29日,拼多多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拼多多營收522.8億元,同比增長66.3%,市場預期營收436.79億元。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口徑凈利潤131.1億元,同比增長47%,凈利潤率為25%,市場預期凈利潤85.99億元。
財報公布後,拼多多股價應聲上漲。拼多多到底做對了什麼?
國內消費回暖是拼多多業績高速增長的大背景。「在過去這個季度,我們觀察到消費者對多個產品品類的需求持續提升。」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執行長陳磊表示。
除這一因素外,拼多多自身的發展策略更值得我們關注。
拼多多的國內用戶數在2022年底就達到了8.6億,僅以用戶數量而言,拼多多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平台電商企業之一。
拼多多更被關注的地方在於,這麼大的體量,他為什麼還能保持較快的營收增長速度?
企業體量一大往往增長速度就馬上降下來了,可是拼多多明明已經是一頭大象了,為什麼跑得和兔子一樣快呢?
在拼多多的管理團隊看來,增長的力量還來源於對團隊對增長質量的要求。增長質量,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叫作做對的事。
營收的增長,有時會來源於企業對短期利潤的追逐,這時增長質量不一定是高質量的。高質量的增長對應的是企業每一個作為不僅能帶來當下業績的穩定增長,還將會為未來的持續成長奠定基礎。
一個企業能否持續保持高質量增長,是一個企業是否具備更具確定性成長的關鍵。
近年來,拼多多逐漸完成了由快向穩、由營銷驅動向研發驅動的轉型。今年4月,拼多多聯合創始人趙佳臻出任執行董事和聯席CEO,與陳磊搭檔,共同管理公司業務,拼多多首次提出進入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在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下,拼多多更加關注的消費、供給與生態的協同,且強調可持續的、多方共進的發展節奏,而不是發展速度。
在拼多多的發展策略中,高質量發展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包含了「高質量消費」「高質量供給」「高質量生態」這三個主要方向。
其中,「高質量消費」是為了順應消費提質升級的長期趨勢,從價格、服務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維度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拼多多持續升級物流、售後等服務體系,為平台用戶提供買貴必賠、全國聯保、假一賠十、送貨上門、上門安裝等全方位的服務保障,這些提升消費者體驗的服務升級獲得了大量的客戶好評。
拼多多將「多實惠」與「好服務」作為高質量消費的核心要素。始終堅持價格是零售業的第一競爭力,是拼多多堅定的企業理念。
在長達兩個月的「天天都是618」及618年中大促中,拼多多百億補貼連續投入150億消費券。對數碼家電、美妝、生鮮、服飾等全品類商品進行大幅補貼。
數據顯示,活動期間,美妝品牌細分類目銷量最高增幅超過790%;縣域市場手機訂單量同比增長130%;家電品牌的全品類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13%。
「高質量供給」則是深入製造業、農業產業帶,助力傳統產業轉型,讓優質產品走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
拼多多持續多年持續投入農業。其「農雲行動」深入山西運城、四川成都、陝西西安等水果大產區以及湖北潛江小龍蝦、福建霞浦海產、山東金鄉蔬菜、蘇州大閘蟹等農產帶,為當地商家提供電商運營專場培訓及一對一定向運營指導,推動農特產的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化新供給。
「高質量生態」則是拼多多長期主義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平台生態,是一個電商平台能走多遠、能做多大的關鍵。如果說,提升品質、服務是術,那麼完善生態就是道。
沒有正確的道,那麼再多的術,也是走不遠的。
只有具備長期主義發展觀的企業,才能沉下心,做真正有利於企業長遠發展的正確的事。
就長期主義來說,它「對立面」的是短期主義、當前主義——因為過度追求效率、追隨主流、適應當前環境而造成的短視現象。
長期主義要求企業家追求獨立、深度的思考,更看重企業個性與深厚的內涵,把時間從除法的除數變成乘法的乘數,通過「時間」這個獨特的生產裝置來孕育未來更高的價值產出。
長期主義的一頭是願景、使命和核心價值觀,另一頭則紮根於具體的經營與管理實踐,以前者為指引和標準,讓當前的所有活動服務於長遠目標的實現,而不是反過來犧牲長遠來成就現在。
研發的投入金額,就體現了拼多多的長期主義發展觀。
作為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技術公司,拼多多持續加碼研發投入,今年第二季度拼多多研發投入超27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
拼多多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助力農業、製造業轉型升級,推動更多優質產品直連全國乃至全球市場。
而這些研發投入,都體現在拼多多的經營效率之中。拼多多的研發致力於提高供應鏈效率和消費端的購物體驗,數據顯示,過去在拼多多消費額不足500元的群體,今年上半年消費額上漲了近2倍。
拼多多穩健的財報也顯示了拼多多是一家值得長期關注的優秀企業。觀察拼多多近幾年的財報,即可發現拼多多財務數據之穩健。
2022年一季度以來,拼多多的季度營收和歸母凈利的規模持續增長。去年全年,拼多多凈利潤315.38億元,2023年Q1,拼多多凈利潤為81.010億元,雖然第二季度回歸兩位數,但依然可圈可點。
穩健的財務數據來源於拼多多長期主義的發展觀和平台生態高質量的發展。
拼多多的平台發展觀是: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優化平台治理能力,通過「百億生態」專項幫扶優質商家,實現平台生態高質量轉型。
一個電商平台生態的治理,必須著眼於未來,放棄短期利益誘惑,把消費者、商家和平台的長期利益進行深度捆綁。
二季度,拼多多以「一號工程」為抓手,大力推進平台治理,將違規商品、直播合規等列為重點治理事項,主動擁抱更高水平的平台治理和生態建設。
截至目前,平台合計清理低俗廣告圖片逾10萬條;處置飾品、家居擺件等品類的違規商品超30萬件;下架危險化學品商品連結3000多條、劣跡藝人違規日曆檯曆637件,在各大電商平台中率先實現全網禁售「亞硝酸鹽」,並實施了「非廚刀具」實名售買。
「加速高質量發展轉型與整體生態質量建設,不僅從長期來看是好事,短期也會得到消費者和商戶的正向反饋。」趙佳臻表示,「我們會堅持做正確的事,持續增加投入,進一步扶持優質商家和中小製造業工廠,推動農業科技普惠,為高質量發展添加動力。」
短視是長期主義發展觀的死敵,一家優秀的企業,必然目光長遠,志在未來。如若因為短期利益放棄了長遠目標,這樣的企業就不會有未來。
拼多多同時非常重視平台的社會責任,因為只有更好的服務於社會,才能企業擁有更好的發展平台。
8月初,京津冀地區遭遇極端降雨天氣。拼多多在第一時間向中華慈善總會捐贈3000萬元,馳援京津冀等多地抗汛救災。
同時,拼多多與人民日報新媒體合作,共同啟動了定向幫扶專場活動,幫助受損地區的商戶減輕生產和倉儲損失,加速復工復產。
此外,為幫助涿州受災的圖書商家減少損失,拼多多及時上線專場圖書銷售活動,通過流量傾斜、免除佣金等幫扶措施,幫助書商減少損失、儘快恢復經營。
不注重平台生態,就不可能有未來,這也是長期主義發展觀的必然。
後生拼多多,可畏,也無畏。
現在的拼多多,團隊人數僅一萬出頭,不僅把國內業務做得風生水起,還在全球市場突擊。
拼多多海外市場的火爆發展證明這依然是一家年輕充滿活力的企業,不因為大就失去效率,更不因為快而失去方向,在市場拓展上依然保持著創業公司的激情,也有著老成持重大企業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