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爆紅的古風歌曲,歌詞有一句像樣的嗎?

2019-12-11     果醬音樂


前兩天,搖滾客發布了一篇文章《幾十位歌手集體被告侵權,古風圈亂成這樣早該管管了》,大致寫的是半個月前阿蘭工作室發布了一封聲明,要求所有私自填詞翻唱的歌曲全部下架,否則將追求其法律責任。

有阿蘭的粉絲整理了所有侵權歌曲,做成了一張表格,現象之嚴重令人瞠目結舌。

不與原作者溝通購買版權就授權擅自改編歌曲。

這張表格里全部為古風歌曲,也不乏古風圈裡的「大神」,都是擁有上百萬粉絲的知名歌手。

阿蘭工作室的聲明算是讓古風圈震了一震,大量歌曲被下架。

除了出來維權的阿蘭,還有很多歌也慘遭毒手,日本歌曲最為嚴重,甚至連《Let It Go》也沒逃過。

除了曲子侵權,古風歌歌詞的問題也不小,今天滾君就跟大家聊聊歌詞問題。

古風歌手倫桑

什麼是古風歌?

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滾君就以聽眾的角度下一個比較寬泛的定義:歌詞仿唐詩宋詞,曲風唯美,編曲大多會加上中國傳統樂器,這樣就大致符合古風歌的標準。

無論是純原創還是翻唱,這類歌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歌詞稀爛。好像是詞作者把自己讀過的古代詩詞、摘抄過的好詞好句拿兩句出來拼拼湊湊,讓人看著雲里霧裡,不是敘事,也算不上意境描寫。

今天,滾君就帶大家一起「賞析」一下幾首爆火的古風歌詞。

很多古風歌曲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說人話

前段時間的抖音神曲《芒種》算得上一首,看歌名就很古風。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收秋種的日子,簡單說就是這一天要下地勞作。

但這歌從頭到尾和芒種一點關係都沒有,除了是芒種那天發布的。

那麼也可以叫《驚蟄》《小滿》《穀雨》《白露》……

後來滾君才發現,上面這幾首歌《芒種》作者都發了,他們寫全了二十四節氣。

《芒種》有一段專輯簡介:

天光雲影,於歲月中隱隱閃爍,有人在其中看見復生,有人於其中遇見死亡。

佛家的箴言恍恍惚惚刻進石碑,你經歷了來來去去的分與合。

你在塵世中沉思,或疑惑,或明悟,渾渾噩噩卻也終將學會懂得。

人生的路上,你種什麼因,便得什麼果。

從創作背景開始就已經開始胡言亂語,強行對仗。

「恍恍惚惚」是指一個人神志不清、迷惘的狀態,佛家箴言刻進石碑怎麼就恍恍惚惚了呢?

這首歌的歌詞也堅決將「不說人話」堅持到底。

一想到你我Wu

空恨別夢久Wu

燒去紙灰埋煙柳

這個人因為思念前男友去燒紙埋在柳樹下,這個燒的如果不是紙錢,應該是以前兩人的來往書信這類事物。

於鮮活的枝丫

凋零下的無暇

是收穫謎底的代價

這個「凋零下的無暇」是什麼?這麼寫看似很高級,其實就是故弄玄虛。

你眼中煙波滴落一滴墨

眼睛裡滴落一滴墨,這個場景真的不是鬼故事嗎?

大家可以自行腦補。

後面還寫了佛勸她放下,她放不下,她種了一萬朵蓮花等解答……

整首歌看不到幾句順暢的話,前後之間也沒什麼聯繫,純屬硬湊。

這類古風歌憑藉洗腦的旋律和貌似唯美的歌詞,加上歌手稍有特色的嗓音,很容易在抖音等視頻網站上火起來。

類似的歌曲還有去年的《浪人琵琶》。

小生的花傘還落在你家

你美眷如花

我浪跡天涯

對你情有所鍾

為你兩袖清風

「兩袖清風」比喻做官廉潔,你都浪跡天涯了,哪來的資本說為姑娘「兩袖清風」。

這裡明顯是為了押韻的錯誤用法。

就不說希望這些歌以後能言之有物,辭藻堆砌時能正確使用就行,百度一下也不費時間。

你以為這些矯揉造作的古風歌只能在網絡上火?

從2017年的《涼涼》到今年的《知否知否》,這些影視主題曲隨著電視劇的熱播而成為當年的大熱歌曲。

由唱功不錯的歌手來演繹這些歌,又給歌詞的空洞無物、不知所云蒙上一層紗。

入夜漸微涼

繁花落地成霜

花一落地就成霜,這真的符合物理常識嗎?

夭夭桃花涼

前世你怎舍下

這一海心茫茫

這最後一句「一海心茫茫」實在是難以理解,這已經不是辭藻堆砌,這是更高階的「造詞」。

詞作者同樣創造的還有

落入凡塵傷情著我

又見樹下一盞風存

當然最讓人費解的還是那句

涼涼夜色為你思念成河

化作春泥呵護著我

「夜色」化作「春泥」,好一個「以虛化實」,上過學的人都知道這是化用了詩句「化作春泥更護花」。


相比起《涼涼》,《知否知否》的歌詞好很多。

主要原因是這首歌里引用了大半李清照的原詞,這才是真正的古風。

同樣是描繪場景,李清照這麼寫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即使是文言功底不厚的人,也能從這段描寫中看到一個少女昨夜喝完酒,問侍女外面天氣的場景。

和李清照的詞一對比,就能發現主歌部分的歌詞用力過猛,不知所云。

一朝花開傍柳

尋香誤覓亭侯

縱飲朝霞半日暉

風雨著不透

一任宮長驍瘦

台高冰淚難流

錦書送罷驀回首

無餘歲可偷

看著這兩段,好像是描寫了兩個場景,但再看看又完全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也同樣造了很多古人不用、現代人看不懂的詞。比如「半日暉」「著不透」「驍瘦」。

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所謂古風就是仿古,但我們能看懂古人的詞,卻看不懂現在古風歌曲的詞。

估計古人也看不懂他們寫的古風詞。

雖然開頭滾君自顧自地給古風歌曲下了個定義,但古風圈是一個有固定受眾的群體,他們以河圖、銀臨、墨明棋妙團隊等人為核心。上面我談的這類歌曲恐怕也得不到他們的承認。

有一位古風圈內人士這麼講述他們的發展歷史。

《傾盡天下》堪稱是古風歌曲的典型,也是這一類歌曲的開端。

刀戟聲共絲竹沙啞

誰帶你看城外廝殺

七重紗衣 血濺了白紗

兵臨城下六軍不發

長安城忽然開始下雨 濕了繁華滄桑
慌張人潮里我遺忘了 來時的方向
那年轉身離去
水聲遠了河岸
村落是否依然
千萬里外我悵然回看

從此用我雙眼 替你看這世界
雲萬里山千疊 天盡頭城不夜
依稀是舊時節 城門上下弦月
白色身影 夜色如水清冽
借我一刻光陰 把你看得真切
身後花開成雪 月光里不凋謝

如果我不說,你們能看出這三段歌詞是來自三首不同的歌嗎?

第一段是《傾盡天下》,第二段來自《不見長安》,第三段來自《風起天闌》,都是河圖非常知名的歌曲。

連在一起似乎也沒有違和感 。

這類歌曲通常不會像第一類網絡神曲一樣,語句不通、用法出錯。

但基本只有四到八句是有意義的,描寫沙場戰爭、告別這類情景。然後就是用大量的意象不停地重複、重複,用大量虛擬意象如繁花、光陰進行比喻。

古風圈最愛用的誇獎是「我從來沒見過這麼美的句子。」

美卻空洞。

古風歌曲相似度高、重複度高不是個例。

有人做了個總結,用以下這些字詞進行排列組合就能得到一首唯美的古風歌。

煙、傾、蕭、墨、歌、弦、痴、泠、幽、離、覆、寂、情、思、戀、醉、淺、塵、念、葬、負、夢、韶、陌、落、琴、夜、君,殤……

硃砂,韶華,江南,煙雨,迷離,紅塵,寂寞,繁華,風華,蒼老,紅顏,天下,彼岸,浮生,伊人,青絲,白首,陌上,微涼,千年,傾城,斷弦,長歌,悲歡,滄海,天涯,塵緣,情殤,忘川,碧落,奈何,指尖,盛世,長安,青鸞,鳳凰,桃花,海棠,紅妝,婆娑,輕狂,未央……

其中「殤」字濫用最為明顯。

但有一點進步是以前大批人把「殤」當「傷心」用,現在越來越多的歌曲用法是正確的。

有知乎網友調侃,什麼是古風?就是殤殤殤……

來自知乎匿名網友截圖

歌詞空洞、不知所云,曲子簡單口水,編曲套和弦。

稍微優秀一點的曲子,只要扒一下十有八九是別人的,還未授權。

這就是古風圈的現狀。

什麼是優秀的古風歌曲?

周華健的專輯《江湖》給了一份教科書式的參考答案。

有人在評論說這張專輯應該換個名字《教古風圈做人》。

先不談論作曲和編曲,最直觀的歌詞,那些古風圈的歌也被這張專輯甩下一大截。

《江湖》中有首歌叫《潑墨》,借用大量典故,簡單幾筆就寫出豪邁的家國情懷,絲毫沒有矯揉造作,只有盪氣迴腸。

葡萄美酒 夜光杯

李白月 張良椎

司馬相如 上林雁

霍去病 血染回

秣陵春 灞陵雨

《離別賦》也寫男女離別,沒有意象堆砌,只是最簡單直白的動作描寫「相執手」「指點」,「雙瞳水」「憔悴」「依偎」寫女方對於離家之人的思念。

相執手與君別

閒言碎語都不說

指點那滿城花絮

幾許煙波

遠山眉雙瞳水

此去晨昏是憔悴

偶然間夢中燈前依偎

《江湖》的每一首歌都能看出作詞人張大春功底深厚,但儘可能用最簡單精鍊的詞描繪一個場景。

不造詞,不堆砌辭藻,不濫用意象,不瞎用比喻。

張大春的詞加上周華健的聲音,就是江湖。

《江湖》這張專輯稍顯小眾,那麼熟知度更高的那首《難念的經》堪稱古風歌曲的典範。

林夕寫詞也非常講究。

「吞」「吻」「葬」「欺」「趕」「踐」「拈」「把」,這些動詞很少有人這麼用。

但放在一起並不突兀,反而顯出了曲中人的豪邁。

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所以創新不是不可以,而是不能瞎用、亂用。

同樣寫江湖氣的還有黃霑作詞的《滄海一聲笑》,都是武俠古風歌曲的模板。

蒼天笑

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

天知曉

江山笑

煙雨遙

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

周華健、黃霑、林夕等人可能有點遠。

往近了說,還有戴荃。

他早期寫過不少古風歌曲,《鼓與花》《湖光水色調》,是典型的古風圈風格。

巷前院後深色如畫

此間有景卻少 一句情話

終回遇到傘上花

魂牽夢繞神似她

隨肩頭 隨黑髮

落橋上下幾回造化

但意象描寫唯美不堆砌,「隨肩頭 隨黑髮」的細節也很動人。

其實寫的好的古風歌,只有一個特點「說人話」,別寫一些自己都看不懂的歌詞。

別濫用華麗辭藻來裝高級。

聽眾也別被這些故弄玄虛的詞給唬住,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不需要強行解讀。

古風圈依託網絡而生,每個人都可以寫歌、唱歌、上傳網絡。

寫歌詞也沒有門檻,讀過九年語文、背過兩首詩就可以上手寫一寫,好不好另說。

聽眾對於歌詞的注意力一直比曲多,現在隨便一段洗腦旋律配上看似唯美的詞就能大受追捧,古風就是這些空洞無物的歌詞最後的遮羞布。

古風不等於意象堆砌,不等於邏輯不通,不等於故作高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3Ay9m4BMH2_cNUgcXQ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