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得丑,誰之過

2023-11-17     娛樂硬糖

原標題:穿得丑,誰之過

作者|魏妮卡

編輯|李春暉

「小香風」本是名媛網紅帶火的服裝風格,如今因為《以愛為營》的播出,可能要成為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網購標籤了。

白鹿在《以愛為營》中飾演的財經雜誌記者鄭書意,人設是美貌與才華並重的職場精英。可觀眾看到的她,卻像是cosplay女白領的郊縣小芳,愣是把奢牌穿出了拼夕夕的低仿感。白鹿妝造所參考的小香風,也徹底從網紅圈、穿搭圈火出了圈,只不過這次是靠「土」出圈。

《以愛為營》的造型指導艾聞還因此上了微博熱搜,成了群眾爭相吐槽的對象。更有網友扒出艾聞此前的「黑歷史」,真可謂罄竹難書:

《安樂傳》里迪麗熱巴「丑」出圈的白髮妝造,《重紫》里楊超越的黑眼圈妝造,以及《遇龍》里王鶴棣、鄧為暴露各自短板的丑造型。

這兩年,影視圈的造型團隊真是走在風口浪尖,不止會被觀眾吐槽,還會被演員背刺。任敏就曾找另外的化妝師錄製《玉骨遙》仿妝視頻,疑似暗諷劇組妝造問題。

最詭異的還是:無論觀眾怎麼吐槽,有些造型、梳化、服裝指導,就是能接到一個又一個的大項目。比如,《長月燼明》中羅雲熙的妝造被吐槽像「彩妝螳螂」。該劇的梳化造型指導曾明輝,雖然也被羅雲熙的粉絲髮文抵制了,但羅雲熙新戲《水龍吟》仍然官宣了他是梳化造型指導。

貴圈選妝造團隊,到底是什麼標準?演員的妝造之鍋,到底該誰背?

妝造呈現,誰說了算?

「按理說,應該是導演。」製片人Chen告訴硬糖君,導演是把控鏡頭前呈現效果的第一人,但很多時候,會有話語權更大的人來干預。妝造團隊只是一個提供服務的乙方,甲方提什麼樣的需求,他們就會照著這樣的方向去做。

一部戲,比導演更有話語權的,當然是出錢的製片。對現場事事俱全管控的,一般是製作、承製公司的製片,平台的製片人則很少管到這麼細。製片作為一部戲的碼盤者,是挑選導演和妝造團隊的人,既然選擇了別人,就應該相信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但是,總有人忍不住要插手。

比如,製片人楊曉培自己放出的《且試天下》花絮里,就暴露了她頻頻插手戲服、妝造設計的情況。有網友由此吐槽,終於知道《長歌行》《蓮花樓》造型指導方思哲這次失利的原因——是審美不行的人操控了他。

除此之外,一個對妝造有自己審美的演員或者是一個大咖演員,對一部戲的妝造干預度也很大。比如,鞠婧禕無論演什麼戲、對接不同的造型團隊,出來的效果都大同小異——半永久的韓式白開水妝造;

虞書欣除了拍古裝,現代劇都會自帶服裝進組,曾自曝帶300套衣服進組《兩個人的小森林》。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她的現代劇妝造都有其本人的獨特風格。

這也是現代劇為什麼會成為妝造重災區的一大原因。古裝猶可忍耐,現代裝天天穿啊,這發言資格還不足夠嗎?《長安十二時辰》《大宋宮詞》的造型指導楊丹曾在一篇採訪中透露,由於很多現代劇所設置的場景與演員的現實生活相近,他們或多或少會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穿衣習慣與審美帶進戲裡,影響造型的最終呈現。

當然,國產現代劇造型翻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內娛對「時髦」的理解還很不統一。為了找到一個參照標,很多劇集都喜歡模仿韓劇穿搭,但這樣的風格不一定適合演員,結果穿出了東施效顰的效果。看看內娛明星遠赴他國的時裝周造型,就知道「何為時髦」恐是內娛不解的難題。

「當然,也不能說梳化、造型指導本人一點責任也沒有。」製片人Chen認為,一個好的梳化、造型指導決定了一部戲的審美下限,其他有話語權的人,比如導演、製片、演員決定了審美上限。不論甲方怎麼提意見,梳化、造型指導也要有自己的審美底線,不能交出一個明知道不符合大眾審美的東西。

妝造團隊,都是資源咖嗎?

娛樂圈之所以是個「圈」,是因為每個部門、工種,都是一個封閉的圈子。找不到圈子裡的那個人脈,外人很難進去。

不得不說,時至今日,影視圈選擇幕後團隊依然很大程度依靠人情關係,的確給了很多會混圈的資源咖上升機會。作品雖然是挑選造型指導的一塊敲門磚,可國內又沒有公開透明的信息渠道。比如美國有知名的IMDB pro網頁提供詳細的幕後工作人員信息,國內的貓眼專業版APP有一些幕後團隊信息,但比較少。據說,貓眼曾試圖以網際網路思維與技術推進錄入所有作品的演職人員信息,該項目之所以停滯的一個原因是:觸及到了靠「信息差」吃飯的舊勢力利益。

大部分製片人挑幕後團隊,還是靠熟人介紹或打聽。「我平時會留意一些妝造比較好的劇,然後看整個演職人員表里,有沒有自己認識的人,再去認識妝造團隊。」製片人Chen透露自己的選人方法。但如果完全沒有認識的人能聯繫到對方,就只能作罷。

大多時候,製片在選擇妝造團隊時,更傾向於信任的熟人,或者是熟人介紹的熟人,總之必須要有信任的人來做擔保。

很多製片公司都有自己固定合作的妝造團隊。比如,恆星引力有自己固定的妝造團隊,已播劇《七時吉祥》《蒼蘭訣》都是造型指導易小雅、化妝組長萬磊、梳妝組長李會琴。郭敬明也有自己經常合作的妝造團隊,《晴雅集》《雲之羽》背後的造型指導都為黃薇、妝髮指導都為侍慧。

除了信任以外,影響製片選妝造團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價格。「現在被觀眾吐槽的那些有名造型指導,之所以不受輿論影響還能繼續接大戲,是因為他會殺價。對製片來說,沒有比這更划算的買賣。」製片人Chen給硬糖君解釋,行業的報價邏輯遵循的是代表作,同樣一堆有代表作的造型指導里,「殺價指導」會給出一個報價最低的價格。

尤其是來自香港、台灣的幕後團隊,因為他們報的價,雖然高於港娛、台娛的行業報價,但又遠低於內娛的行業報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格優勢。「但便宜有便宜的原因,400萬做一個造型和300萬做一個造型,肯定是有區別的。」製片人Chen透露,很多造型指導「報價低」背後還有別的原因。

比如,很多梳化造型指導都開了橫店培訓班,會收錢招募學徒,學徒就成了他們低價接活兒的低價勞動力。他們既降低了用工成本,又賺了學徒的錢,相當於賺兩份錢,實現了利益最大化。

學徒做的妝造,和經驗豐富的造型指導,完全是不能比的。當資方津津樂道自己選了性價比最高的團隊,可以把彙報給平台的商務PPT做得更精美時,殊不知人家造型團隊以學徒濫竽充數,早把算盤打得精明。不過誰知道呢,大家都在揣著明白裝糊塗也不一定,咱們也只能論跡不論心了。

影響妝造的決定性因素

但也總不能說,所有大指導的劇集造型翻車,都是他們讓學徒做的?

章子怡拍劇集《上陽賦》,專門請了電影界赫赫有名的美術、造型指導張叔平與葉錦添。這些大咖指導不可能不給章子怡面子,讓學徒來把事情做砸吧?

那最終《上陽賦》在造型翻車,問題到底出在哪?

「要看話語權最大那個人的審美。」製片人Chen認為,「有審美」也是這個行業最被忽視的擇人標準。做《長月燼明》服裝造型設計的黃薇,到了郭敬明的《晴雅集》《雲之羽》里,完全又是不同風格。顯然,郭敬明的作品都有自己統一的風格,他一定是項目里話語權最大的那個人。

無論大家對郭敬明劇作與拍攝方式有什麼意見,但不可否認,他的審美確實得到了很大一部分觀眾的認可。

同時,《長安十二時辰》《大宋宮詞》的造型指導楊丹認為,一個好導演不會是一個獨裁的導演,能做到「兼聽則明」。

以前,造型行業里流行「怎麼好看怎麼來」的思維,大家都不怎麼去考證歷史。現在,因為政策風向和行業變化,開始追求真實還原度。但「真實還原」並不意味著「好看」,還可能不符合現在的審美。所以,一個好的導演不僅要兼聽各個部門意見,還要顧及到觀眾意見。

不得不說,郭敬明的「審美」之所以到現在還不過時,他應該是有不斷吸取觀眾意見的。他在拍新劇《大夢歸離》時,演員田嘉瑞的妝容和眉毛被網友吐槽。隔天,妝造就改善了。

「有審美」是決定妝造呈現的關鍵,甚至不在於預算多寡。比如,有網友認為同樣是妖后造型,《寧安如夢》里白鹿飾演的姜雪寧,不如小成本中短劇《古相思曲》里張雅琪飾演的陸鳶。

而且給《古相思曲》做造型指導的譚莉敏,其實是參與過《東宮》的造型師,但當時她在《東宮》還署不上造型師的前列。所以也不見得「學徒」的水平就不如前輩,長江後浪推前浪嘛。

預算多當然有預算多的好處,比如能給足團隊考古與準備的時間,可以耗費人力、物力、財力去創造更多樣的造型。可如果最終決定造型的人挑了一個最難看的,一切都白搭。

郭敬明之所以能憑藉《雲之羽》成為如今各大平台哄搶的香餑餑,應該也是因為行業意識到「有審美」的重要性(除了審美,真不知這劇還有什麼)。雖說買櫝還珠要不得,但我們也不得不一再放低要求。比如曾經憑《小時代》時裝秀打出一片天的郭導,不考慮回來拯救下現偶的審美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39ca98afb4b27d06248b36a2ae5a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