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項金融數據標準發布,央行起草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政策文件

2024-10-26     南方都市報

10月25日,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主辦的「做好新時代的金融數據安全治理暨金融數據安全系列標準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會上,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正式發布了《金融數據安全治理實施指南》《金融數據資產管理指南》《金融數據安全技術防護規範》《金融數據安全應急響應和處置指引》四項標準,旨在從金融數據治理、金融數據資產管理、金融數據安全技術防護等角度為開展金融領域的數據安全治理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引。

發布會現場

南都記者了解到,其中《金融數據安全治理實施指南》(下稱《指南》)系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指導並管理,奇富科技作為主起草單位,與多家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合作起草。《指南》提出了金融數據安全治理的框架、實施及成果評估方法,覆蓋了數據分類分級管理、數據安全風險管理、數據安全制度體系和數據安全技術體系等關鍵領域,適用於金融機構開展數據安全治理工作。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副秘書長、金標委委員楊農在會上表示,金融是典型的科技驅動型和數據密集型行業,如何平衡好金融數據的創新應用和安全治理,充分發揮金融數據要素的經濟社會價值,已成為擺在行業內一項重要而緊迫的課題。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陸續出台個人金融信息保護、金融數據分類分級、金融數據安全管理等相關標準規範,引導和支持廣大從業機構增強金融數據安全處理能力等,在促進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同時,楊農強調各方也應意識到,金融數據安全治理是一項涉及采數、傳數、存數、用數等多環節的系統性工程,從行業實踐看,很多從業機構在數據質量把控、技術防護、安全評估、應急處置等方面仍需進一步查漏補缺。接下來,協會將發揮標準在政策宣貫、監管支撐、行業示範等方面的獨特作用,推動金融數字化轉型「走深走實」。

會上,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奇富科技、浦發銀行、螞蟻集團等單位和企業的代表專家們齊聚一堂,從各自領域共同探討數據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新技術和新實踐。

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局網際網路金融監管處副處長雷昭明透露,目前該行正在牽頭起草一份關於推動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擬將加強金融領域數據安全和數據規範應用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提出增強數據資產運行和管理能力、數據挖掘分析能力以及數據可視化能力,完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等要求。

如今,數位技術的創新應用與金融行業不斷耦合,拓展了金融產品與服務的邊界,從內部構建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科技創新力。談及數位技術和數據要素在金融領域的大量應用是否會帶來系統性風險,雷昭明認為可能存在兩方面問題。

一是算法同質化、模型設計存在缺陷、交易自動化可能引發「羊群效應」(即從眾心理);二是數據共享應用的高度透明也會增加金融行為的順周期性(指波動幅度增大),導致金融市場出現異常波動。目前這些問題暫未充分暴露,僅有一些苗頭,雷昭明呼籲市場機構充分給予支持,及時發現問題,讓整個行業依法合規、審慎運營,向社會展現金融業的良好形象。

采寫:南都記者樊文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34359b5998c1acd686d37f95cd8b5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