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男子承包1000畝荒山,如今荒山變成聚寶盆,公司銷售額2000萬

2022-08-18     晴捺生活

原標題:四川男子承包1000畝荒山,如今荒山變成聚寶盆,公司銷售額2000萬

在四川冕寧的大山里,有這樣一種野果子,它通體金黃,渾身長滿尖刺,有人看了就害怕,可也有人拿起來放進嘴裡就開吃。

就是這種漫山遍野不起眼的野果子,馬江紅卻把它做成了一個大產業,並帶動200多農戶種植,公司一年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馬江紅,1984年出生在四川省冕寧縣,高中畢業後外出打工,可打工幾年裡,雖說掙了一些錢,可他過得並不開心。

因為,他覺得自己更應該去創業。可是該做什麼好呢?那時的馬江紅只能說一點頭緒也沒有。

可很快,在一次回老家的時候,讓他意外發現了一個大商機。

2009年,馬江紅回到老家小住,在街上閒逛的時候,有了一個意外發現。

只見大街小巷裡,有很多老頭老太太在路邊擺攤賣刺梨,他看到這一幕十分驚訝。因為小時候總和小夥伴跑到山上摘刺梨吃,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刺梨依然受大家喜愛。

馬江紅隨即蹲在地上,就和大爺大媽們交談起來,他了解到,在當地其實並沒人種植,這些都是他們自己上山採摘的,而且買的人超多,根本就不愁賣。

這刺梨的吃法也很多,既能生吃,又能炒菜,刺梨炒牛肉,涼拌刺梨也是飯店的常見菜。果子味道偏酸,有些澀,因此生吃時大家都喜歡配上辣椒麵。

馬江紅心裡一合計,這刺梨自己再熟悉不過了,而且漫山遍野都是,市場需求又很大,這難道還不是商機麼?

為了對刺梨了解透徹,他還向專家特意請教一番。原來,這小小的刺梨竟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每一百克鮮果維生素C含量就達到1900到3500毫克之間。

知道了這麼多,馬江紅越想越興奮,立即辭掉工作,決定開始創業。

可工作都辭掉了,已經箭在弦上,而家人聽說之後,瞬間臉色就變了。

「你是不是受什麼刺激了,這刺梨漫山遍野都有,想吃就去摘唄,要是覺得麻煩,出去買點也行啊。」

「整這個東西絕對不能賺錢,因為我們這邊哪裡都有,而且價格也不高,那些大爺大媽天天上山采。」

馬江紅之所以要做刺梨生意,並非一時頭腦發熱。因為他知道,刺梨人人都愛,市場需求很大,這是根本。

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野果的保質期很短,如果自己把保質期延長,能在更多時間吃到刺梨,那樣賺錢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2009年8月,馬江紅拿出5萬元錢,買了烘乾設備,他要將刺梨加工成果乾,這樣保質期就可以延長到一年。

他開始帶領附近村民一起上山摘刺梨,採摘的刺梨自己全部回收。

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次不僅一分錢沒賺到,竟然賠出去40多萬元。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大家採摘的刺梨,個頭大小不一樣,很多都是小果子,加工成果乾後,品相看起來很差,根本賣不上價。

收的刺梨很多,可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加工出來的果乾可以銷售。而大多數只能是白忙活一場,只能白白被扔掉。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第一次試水,以為簡簡單單的就能賺到錢,沒想到竟然賠成這樣,馬江紅傻眼了。

「還是自己那個時候沒有經驗,考慮問題不夠周全,就是年輕嘛,腦子裡面比較空。」

把全部積蓄賠光的事情,很快在村裡傳開了,大家說什麼的都有,更多人都在擔心他,勸他趕緊收手別乾了。

而馬江紅不僅沒放棄,卻又乾了一件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事情,他要親手種植刺梨!

這刺梨漫山遍野都是,他為何還要自己再種植呢?

而正是這第二次嘗試,讓馬江紅開啟了賺錢模式,公司年銷售額達到2000多萬元。

馬江紅之所以要自己人工種植刺梨,是因為可以彌補野生刺梨大小不一,品質參差不齊的短板。

野生刺梨樹可以說漫山遍野,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結出大的刺梨。馬江紅走遍附近所有山區,專門尋找這些能結出大的刺梨果樹。

把枝條剪成10到15公分長,然後在土裡進行扦插繁殖,等到生根後就可以栽種了。

「這個東西特別容易活,因為本身就是野生的嘛,沒有那麼嬌貴。扦插一般就是在11月12月這兩個月進行。插土裡就行了。」

馬江紅扦插繁育了30000多棵刺梨苗,又找朋友借了錢,開始承包200多畝荒山種刺梨。

3年後,也就是2014年,刺梨終於結果了,每棵樹上都掛滿了大個的刺梨果,馬江紅別提有多開心了,他嚷嚷著至少得有300多噸。

他和工人一起,每天都到山上採摘刺梨,拉回去清洗乾淨後做成了果乾。

可是眼下該如何推廣自己的果乾呢?馬江紅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通過朋友介紹和宣傳,邀請了很多遊客和市民來到基地遊玩。

而就是在這個「玩」字上,馬江紅可謂是做足了文章,讓遊客們玩得激動又興奮,大家期待而來,更是滿意而歸。

讓遊客玩的是什麼遊戲呢?所有人都絕對想不到的。

馬江紅讓遊客拿刺梨去扎氣球,因為刺梨渾身都是刺,看誰扔出去扎爆的氣球數量最多,就可以獲得獎品,這獎品就是刺梨果乾。

最讓人激動的是,第一名還能獲得100元現金!

「哎呀,真是太激動了。用刺梨扎氣球還是頭一次玩,比那個在遊樂場打氣槍還刺激。雖然我沒得到獎品,但我也很開心。」

遊客們歡聲笑語,做完遊戲之後,馬江紅也會帶著大家來到山上,親自體驗採摘刺梨。

這個辦法屢試不爽,他乾脆為產品設計精美包裝,直接拿到當地景區去銷售。

「這個果乾特別好,直接吃會有一種酸酸甜甜的感覺,而且用來泡水喝也很不錯。」

「我們這個盒裝的產品賣得最好,一天至少能賣幾百盒,很多人都把這個當作土特產帶回家去。」

馬江紅將刺梨果乾定價為35元錢一斤,主打冕寧的旅遊市場。到了2014年,公司年銷售額已經達到300多萬元。

萬事開頭難,只要開了頭,接下來的路也就變得順風順水多了。

到了2017年,又經歷3年時間的發展,馬江紅直接將種植面積擴大到了1000多畝。隨著果樹逐年長大,結的刺梨果的數量也是成倍的增長。

可隨即就出現了一個讓他很頭疼的問題。

因為做刺梨果乾,需要採摘七八成熟的刺梨果,但是到了採摘後期,由於數量過多,根本摘不過來。

就算每天找來50多名員工一起干,也會有很多刺梨由於過度成熟會掉落地上,時間長了就會變質腐爛。

就這一項,損失的刺梨就占到總產量的10%以上,大約能有60多噸。

就算這種全熟的刺梨加工出來,那賣相也十分不好,所以只能放棄。

但這麼多果子就只能白白扔掉麼?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能夠解決這個難題呢?

一次,馬江紅在孩子吃的果凍上竟然來了靈感。

「我有兩個孩子,他們喜歡吃果凍,孩子他媽經常給他們買來吃,那天小女兒也給我送來幾個,我一吃就發現了不對勁,雖然外包裝看起來還可以,可這味道卻怪怪的,我覺得一點也不好吃。」

馬江紅拿著果凍仔細瞧了瞧,瞬間來了靈感,我的刺梨能不能也加工成果凍呢?

說干就干。他趕緊找來負責食品研發的技術人員,計劃將全熟的刺梨用來加工成果凍。

可在一開始,就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加工出來的刺梨果凍又苦又澀,根本難以下咽,甚至還有一股酒糟的怪味。

做不好就重新來過,馬江紅和員工開始一次次試驗,一遍又一遍改良,最終從工藝上還原了鮮果的味道。

這一干,就是整整大半年時間。如今,刺梨果凍成功研發出來,可是該如何讓消費者熟悉並喜愛呢?

這一次,他又借鑑之前的經驗,在鮮果刺梨身上打起了主意。

這回不是扎氣球,而是比賽生吃刺梨。遊客們玩得同樣十分開心,比賽一開始,幾位參賽選手就拼了命地吃刺梨。

旁邊一位大姐更是生猛,把嘴巴塞得滿滿的,都塞不下了,還不停地往嘴裡塞。可想而知,她最終贏得了這次比賽的勝利。獎品是刺梨果凍,好幾大袋呢!

有了刺梨果凍,讓平時愛吃鮮果的人在沒有刺梨的季節時,也能吃到刺梨。

一心想讓刺梨走出去的馬江紅,決定把銷售重點放在成都的各大商超市場。現在,刺梨果凍等產品,已經上架到100多家超市裡面。

「我們按照馬總的意思,就是大面積鋪貨。因為貨多了給顧客一種震感強烈,就激發大家的購買慾望。」

「因為現在沒有新鮮刺梨,所以這個刺梨果凍特別受消費者的歡迎。我們這個店,一個月最多能賣60多件,也就是一萬多塊錢。」

現在,馬江紅除了自己種植1000多畝刺梨以外,也帶動周邊一起想種刺梨的農戶一起干,他主動為大家免費提供樹苗,等結出刺梨後,公司全部進行回收。

如今,已經有200多戶農戶跟著他一起種植刺梨,種植面積達到3000多畝。公司年銷售額更是達到了2000多萬元。

「馬老闆確實厲害,誰能想到這哪都有的刺梨,能讓他搞成這麼大的買賣,確實很佩服他。」

「我們現在都跟著他種植刺梨,以前也沒什麼工作,現在跟著他能掙錢了,而且不懂的地方都教給我們,確實挺好的,大家都感激他。」

現在,馬江紅不僅有刺梨鮮果,刺梨果乾,還有刺梨果凍。他還想繼續對刺梨進行開發,希望可以研發出更多產品,他的夢想就是種更多的刺梨,帶動當地農戶賺更多的錢。

馬江紅常說:

機遇這個東西有時候不用刻意尋找,往往很可能就在我們身邊,但機會能不能把握得住,還得看個人。

我在想,祖國幅員遼闊,各種野生資源十分豐富,不僅馬江紅的家鄉有刺梨,很多人的家鄉也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好東西,如果大家可以把它發展成地方特色,打造成品牌,一定會是個很不錯的商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331916e54792f38c515ca831dabc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