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國產劇,尺度一直都不低。
26年前,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紅遍大江南北,重播率僅次於《還珠格格》和《西遊記》。
這部劇開創了先河,劇中有不少令人臉紅的鏡頭。
但是不可否認,《宰相劉羅鍋》是中國最頂級的電視劇之一。
該劇區別於歷史正劇,用通俗易懂的敘事模式,以及幽默滑稽的喜劇風格來娛樂大眾、討好觀眾。
而主演李保田,也憑藉著這部劇,與張國立、王剛成為了觀眾心中的最佳「鐵三角」。
原本,觀眾們都期待著三人能夠繼續合作,而導演也正有此意。
然而,李保田卻斷然拒絕了,而且還公開喊話:
「有的人不可能再合作,這輩子都不可能了」
後來,張鐵林替代了李保田,和王剛 、張國立組成了新的鐵三角,一起出演了《鐵齒銅牙紀曉嵐》。
時隔多年,很多都不理解,為什麼李保田會持反對意見?
而且後來,還被各大圈內聯合聲討,一度被封殺了好長一段時間。
這一切,都要從《宰相劉羅鍋》這部劇開始說起。
作為人民表演藝術家,李保田為人剛正不阿,做事非常有自己的原則。
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一生清白」。
自出道以來,從沒有被娛樂圈的渾水攪濁。
1990年,張藝謀找到李保田和鞏俐搭戲,而這部電影就是——《菊豆》。
可是,當李保田和鞏俐站在一起後,張藝謀卻發現兩人的面相不太搭。
於是在思考再三後,張藝謀找了一個年輕的男演員替換了李保田。
可是剛拍沒幾天,張藝謀總感覺看起來不舒服。
後來,張藝謀又親自把李保田請回來,讓他飾演「楊天青」。
事實證明,人選對了。
有過這次愉快合作,張藝謀徹底被李保田的演技所折服。
沒過多久,張藝謀又找到李保田,邀請他出演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在片中,李保田飾演一位心狠手辣的黑老大。
老戲骨之所以被稱為老戲骨,不僅擁有「跨越年齡」的演技,還能對任何角色都拿捏自如。
不過,真正讓李保田紅遍全國的作品,還是《宰相劉羅鍋》。
李保田飾演的劉墉,是乾隆年間著名的清官,為人剛正不阿,不畏權勢。
而他天生是個駝背,所有又被稱為劉羅鍋。
在劇中,他和王剛飾演的和珅,每一場對手戲,都讓觀眾看得大呼過癮。
而且劉墉和和珅的鬥法,還鬧出了不少笑話。
在我看來,這部劇廣受好評,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從一開始,它給自己的定位就「不是歷史」,從而獲得了極大的創作自由。
不管是有史料記載的正史,還是坊間或百姓口口相傳的野史,這部劇都能從中汲取營養,編造出觀眾心目中的劉墉。
總的來說,不是歷史,卻遠遠的超出歷史。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場戲,無疑是劉墉和和珅在獄中相見的那場。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一向專橫跋扈、不可一世的和珅,也成為了籠中之鼠。
對此,劉墉一語點破,也是給後人的一種警示:「每個人的結局,都是自己精心給自己安排的。」
緊接著,劉墉帶來了一些「美食」,來給和珅送行。
和珅喝著給他下人喝的酒,吃著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煎餅卷大蔥。
這些他平時瞧不上眼的食物,卻成為了他口中的人間美味。
結尾處,一個穿著粗布衣服的老人,在老家的街上閒逛。
誰曾想到,眼前這個人曾是一朝宰相 。
但是,此時的劉墉無比的開心,他終於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雖然《宰相劉羅鍋》不是一部歷史正劇,但是它卻開了戲說歷史的先河。
在《宰相劉羅鍋》播出後,王剛、李保田、張國立的鐵三角都火了起來。
然而,李保田和王剛的矛盾,也越積越多。
據傳聞,王剛在拍戲期間,經常因個人私事請假,讓整個劇組都等他。
對此,李保田十分不認同,認為演員進了劇組,就不能因為私事而耽誤其他人。
後來,57歲的李保田又接拍了另一部戲《神醫喜來樂》。
憑藉這部作品,他獲得了金鷹獎最佳表演藝術男演員獎、最具人氣男演員獎、觀眾最喜愛的男演員獎。
而李保田的堅守,還不僅體現於此。
在拍攝《欽差大臣》時,原定只有30集,可是播出後,竟然顯示33集。
對此,作為老藝術家的李保田,是無法忍受欺騙觀眾的行為。
於是將片方告上了法庭,結果片方為了報復,各種詆毀李保田,而且還聯合聲明封殺他。
多年後,在接受採訪時,李保田表示自己並不後悔。
他認為演員就要對得起觀眾,不能做違背良心的事情。
正因為堅守這個原則,李保田從未接過任何廣告,推掉的廣告費高達2000多萬。
不僅如此,李保田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但凡不是好劇本,開多高的片酬他都不演。
曾經有一次,對方給他開了當時演藝圈最高的片酬,卻因為他覺得角色會教壞電視機前的孩子,便斷然拒絕了。
在我看來,李保田就是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人。
從未傳過任何花邊新聞,從來沒有被誘惑沖昏頭腦。
這樣的老藝術家,值得所有演員去學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32b99d0617088f6023f5023de83f1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