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業體育」,生化戰士的「斗獸場」
7月25日晚,美國籃球明星詹姆斯的大兒子布朗尼在球場訓練時突然倒地,出現心臟驟停。
為什麼一再強調「競技體育只是現代資本運作下的割韭菜的娛樂秀」?
為什麼總是勸我們的年輕人不要過分羨慕美國職業體育的風光和熱鬧?就因為它會導致這種結果。
因為這玩意兒它比的根本不是體育,而是「科技」與「狠活」……布朗尼兩年前只是一個很一般的高中生,忽然之間怎麼就成了「可以和他老子同台競技」的全美熱門球員了呢?你再對比一下布朗尼兩三年間的體型變化,不覺得奇怪嗎?詹姆斯自己年輕的時候,都沒有掛上這麼多肌肉.......
詹姆斯的兒子布朗尼心臟驟停,放在NBA根本不是什麼新鮮事,NBA心臟有問題的球星一大堆,1986、1987年,就曾有兩位「天才少年」猝死,其中雷吉.劉易斯直接猝死在籃球場上。
美國大學籃球這幾年心臟出問題的球員太多了,南加州大學的中鋒文森特就因為心臟驟停而暈倒,和布朗尼的情況差不多.......2018年,奧尼爾的兒子也因為心臟問題離開了籃球場。
你自己回想一下整個美國的職業體育,是不是人均「病人」?是不是遍地都是哮喘、心臟問題、多動症?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殘奧會運動員……美國英年早逝的「天才運動員」、身患癌症的「奧運冠軍」,兩隻手都數不過來,破了各種記錄的女飛人喬伊娜,年紀輕輕就猝死在床上.....她當年創造的女子百米記錄,34年無人打破了。
有人說打籃球的用藥沒意義,那是因為你對美國的醫藥「科技」一無所知,藥,不止包括興奮劑,還包括那些增肌、抗疲勞、提高專注度、提高恢復能力的「科技」。
順便再說一句,美國籃球運動員,是沒有「飛行藥檢」的。
健身過的人都知道,運動很容易減體重,但「長肌肉」卻千難萬難,人類不是牛馬,人類的身體機制是限制人類變成「史泰龍」、「施瓦辛格」的,很多人每天運動,甚至會減肌肉……但你看看NBA球員的運動強度?一賽季82場比賽,還有無數的訓練……籃球是混氧運動,這樣的強度下,根本不可能長肉,吃多少都長不出來。但你看看NBA球員的體型變化,早已違背了運動科學。
還記得字母哥剛進聯盟的麻桿身材嗎?還記得韋德剛進聯盟的臉型嗎?你現在再看看他們,關注一下韋德巨大的腮幫、霍華德離譜的肩膀、恩比德和濃眉哥的體型變化、字母哥如今壯碩的如機械戰警般的體型……以及太多過了30歲就滿身傷病、頭髮掉光、鬍子花白的球員——這就是美國「科技」的痕跡。
你說這是比人類的「更高、更快、更強」」呢?還是比藥企的「更高、更快、更強」?
這種體育運動,和普通民眾的「強身健體」有什麼關係?
籃球,本來是碼頭工人的業餘遊戲,足球,本來是工業工人們下班後的娛樂……現在,都成了資本豢養下收割大眾的奶頭樂,造星、造神的手段,和「飯圈」沒有區別,它們成就了一個個貧民窟百萬富翁一球成名的神話,又把這些孩子變成了資本十字架上一個個釘死的傀儡……吸引一代又一代無產階級的孩子去「追夢」,成功只是極少數,毀掉的卻是千千萬萬。
說白了,這就是現代的「棉花田和斗獸場」。
大資本看這些「超級巨星」,和看BBC里的野獸「王朝」沒有區別。
所以,在這種極致資本主義化的「競技體育」中,咱們比不過他們,沒什麼大不了的.......普通人天天練,也沒法和上了科技的「生化戰士」比。
一個國家,沒有詹姆斯,不是悲哀,沒有工業化,沒有科學家,沒有千千萬萬的做題家和工程師,沒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業體系、捍衛國家安全的「真理」……才是最大的悲哀。
至於這球那球,他們磕藥打,我們當樂子看,就挺好的。
將來的國際分工,就該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