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算不算賣國賊?

2023-11-22     吳忠強

原標題: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算不算賣國賊?

《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一直都是最富有爭議的人物,如果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楊康算不算賣國賊呢?我認為應該算賣國賊,但他賣的是大宋這個國,而不是金國。之所以說楊康算是大宋的賣國賊,理由有四:一是從事實上看,楊康是正宗的大宋子民,而不是金國人;二是楊康主觀上一直拒不承認自己是大宋子民,而始終把自己定位為金國六王爺的公子;三是楊康事實上所做的一切都是損害大宋利益的行為;四是楊康做這些損害大宋利益的行為時,完全是主觀故意、心甘情願的。

說楊康算是大宋的賣國賊的第一個理由是:從事實上看,楊康是正宗的大宋子民,而不是金國人。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賣國,首先要看事實上他是不是這個國家的人,如果他事實上不是這個國家的人,那他做什麼損害這個國家利益的行為,我們都無權指責他賣國。楊康的父親楊鐵心和母親包惜弱是正宗的大宋子民,從血緣和出身論,楊康就是正宗的大宋子民。有人可能會說,他明明是金國六王爺完顏洪烈在金國中都一手養大的,他就是金國人,怎麼是大宋子民呢?如果張三剛出生時,張三的鄰居李四就殺了張三的父母,再把張三撫養長大,難道能說張三是李四的兒子?楊康的遭遇也是如此,倘若不是完顏洪烈一手製造郭楊兩家的慘案,楊康就不會有這麼悲催的人生!之所以讀者會痛恨楊康就是因為他是非不分、善惡不辨,一心只求榮華富貴。

說楊康算是大宋的賣國賊的第二個理由是:楊康主觀上一直拒不承認自己是大宋子民,而始終把自己定位為金國六王爺的公子。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賣國,其次要看他主觀上願意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這個國家的人,如果他連這點都不願意承認,這本身就是一種賣國行為。楊康的父親楊鐵心和母親包惜弱相認以後,母親痛心疾首地告知了楊康關於他身世的真相,這殘酷的現實對於一個十八九歲的年輕人來說,的確一時難以接受。但後面楊康的父母當著他的面雙雙自殺身亡,本意就是要用自己的血喚醒他沉醉的富貴夢,遺憾的是,楊康自始至終都不肯承認自己是楊康,而是把自己活成了完顏康。倘若完顏洪烈是金國的草根,而楊鐵心是大宋的王爺,估計楊康一知道了身世的真相,立刻毫不猶豫地認祖歸宗了,說白了,在楊康心裡,國不國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榮華富貴而已。

說楊康算是大宋的賣國賊的第三個理由是:楊康事實上所做的一切都是損害大宋利益的行為。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賣國,再次要看他事實上所做的一切是不是都屬於損害這個國家利益的行為,如果他沒有做出任何損害這個國家的行為,我們就不能判定他是賣國賊。楊康在得知了自己身世的真相以後,雖然也曾有過動搖和猶豫,內心也曾有過劇烈的鬥爭,但他深受榮華富貴的誘惑,選擇捍衛金國的利益,因為只有如此,他才有可能幫助完顏洪烈實現「滅了大宋、篡了皇位」這兩個夙願,才有可能成為金國太子,也才有可能接替完顏洪烈成為九五之尊的金國皇帝。我們看看楊康做的那些事兒:殺害郭靖的五位師父,想挑起江湖的血雨腥風,讓這些武林高手無暇對付金國的入侵;冒名篡奪丐幫幫主之位,想利用丐幫為金國入侵大宋服務。這些都是鐵的事實,這都不算賣國,啥才算賣國呢?

說楊康算是大宋的賣國賊的第四個理由是:楊康做出這些損害大宋利益的行為時,完全是主觀故意、心甘情願的。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賣國,最後要看他做出的一切損害這個國家利益的行為時,是不是完全主觀故意、心甘情願的,而沒有受到任何人、任何勢力的脅迫。楊康在選擇放棄認祖歸宗,放棄做大宋子民,而是選擇繼續做金國六王爺完顏洪烈的兒子完顏康的時候,其實已經選擇了要走這條出賣大宋利益的不歸路。因為他認為只有走這條路,才有可能有朝一日成為天下最尊貴的皇帝,但如果認祖歸宗,做大宋子民,他啥都不是,所有的榮華富貴、權勢地位什麼都煙消雲散了,他武功又不咋地,連在江湖闖蕩都隨時會有性命之憂。這種巨大的反差,促使他選擇了寧願出賣大宋的國家利益。為了實現他的「遠大抱負」,他坑害大宋不遺餘力,想盡一切辦法,壞事做盡,罪惡累累,最終「多行不義必自斃」,反送了卿卿性命!楊康可憐、可悲、可恥,更可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01de738613e5e8cde82748af41d12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