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好朋友樂屹在朋友圈發送了一組他在室外空地上練拳的照片,啟發了我。今天我邁開腳步,想看看上海究竟有多麼的空曠。
下面就跟著我的腳步走起:
走出小區,大馬路上僅有的騎行者是一位快遞員。由衷地對他表示敬意。
平時乘客居多的71路車站,空空如也。
終於看見一人,但是一位交通協管員。
71路車上有幾位乘客,大家都口罩防護著。只是我在車上咳嗽都無法忍住,只能憋著,小聲一咳。如今不是我怕,而是他們怕遇到了一位SARI病人。
我特地坐到了71路終點站——延安東路外灘。
外灘的遊覽車上還是有幾位乘客。
今天的中山東一路全無了往日的川流不息。
外灘防汛路。
稀少的遊客遙望東方明珠。
平日裡,外灘觀景台永遠是里三層外三層的人流。
如果按照這樣的人流,一定以為外灘平台設計者有失誤了。哈哈!
我可也是全副武裝,而且還是雨中行。
外灘萬國建築群。
外灘金牛廣場, 遊客們圍著金牛拍照。
我聽到遊客們說的都是外地口音,也聽不出有沒有武漢口音。估計即使是武漢人,也不敢說武漢話了。
外灘防汛牆。
轉入南京東路看看。在修路的藍色圍欄隔斷了大馬路。
再次感動我的是這位清潔工。最熱門的南京東路不管遊客如織還是稀少,清潔工永遠在那裡。再次敬畏!
南京東路的小商店都開門營業著。
但是四川中路上,就是一片空。
等待穿馬路的人群,也是今天唯一看到的密集人群。
南京路步行街。
往日裡,南京路步行街也如這座雕塑那樣,孩子牽著大人的手逛街。
步行街上遊客少了很多。
南京路上百年老店林立。
平日裡,沿街的木椅上,坐滿走累了的遊客。
佩服這些營業著的商店。
接著進入南京西路地鐵站,依然沒有往日的人流。
2號線上,幾乎1人包兩節車廂。
在靜安寺站下,進入久光百貨看看。
怎麼連營業員都看不見了呢?
不變的是,這裡的商品依然琳琅滿目。
地下一層的餐廳吃客還是不少。不同的是,不見了食客排隊的場景。
靜安寺外廣場少了絡繹不絕的香客。
但靜安寺依然如此有內涵地照看著這座城市。
靜安寺華山路上,廣告牌的吸睛,暫時忘卻了空蕩蕩的路面。
靜安寺地鐵站出入口沒有人進出,還以為是關閉了。
繼續往南京西路走去。
越來越不見人影。
少有車輛。
每次經過位於延安西路和南京西路的雕塑組群,都會多看幾眼。
歡度春節的街頭花叢,生活是美好的。
以往上海戲劇學院門口經常可以看見俊男倩女。
這幅被雨沖刷了的雕像,似乎告訴我們,目前的肺病疫情讓全國人民汗流浹背。
原來還想去淮海路,後來想想,以上線路,也應該說明了基本情況。
今天半日游上海市區,走了兩條馬路:延安路和南京路,坐了公交和地鐵,在久光百貨吃了一碗面。
看見了少有的上海空城同時,最難忘的還是快遞小哥和清潔工的背影,他們是上海人民生活中不能或缺的,值得我們尊敬。
來源:蓬蓬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