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定是你不曾認識的泉州,看海絕美!

2022-05-01   愛旅遊的哆啦

原標題:這一定是你不曾認識的泉州,看海絕美!

泉州下屬的縣級市晉江是一座非常有料可挖的城市。

它就像是泉州的縮影,有閩南文化,也有港口文化。城市裡可以看到成片的紅色古厝,去到海邊則有沙灘和漁民。晉江的景點雖然沒有泉州多,但分量卻是一樣重,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申遺點,它也占有一二。

如果被晉江吸引的第一步是當地更「野生」的風土人情,那麼第二步則是它「愛拼才會贏」的精神——20多年來領跑福建的縣級經濟。大概是大海給了晉江人敢於放手拼搏的勇氣,這裡誕生了諸如安踏、七匹狼、盼盼等一系列家喻戶曉的國貨品牌,幾乎每個鎮都有自己擅長的產業。

泉州至晉江大約20公里,坐動車12分鐘就能到。而且泉州的機場就在晉江,交通著實方便。

你可以把晉江當作泉州周邊游的目的地,分一天時間給它;如果是生活在福建或是臨近省份的朋友,那完全可以專程為它而來,呆上幾天,慢慢感受這座閩南小城的魅力。

至於行程安排嘛,主要就是逛古建、看海、尋美食。去過下面這些地方,晉江你也就玩得七七八八了。

在五店市的紅磚古厝里,尋找過往

如果把「五店市」這個特殊的名字單拎出來看,真的很容易叫人誤解,其實它指的是一片在古代非常熱鬧的商業街區。

據說,它最初就是被街上的五家酒樓帶火的,所以五店的名字就這麼來了。後來它慢慢演變成人來人往的繁華市集,「市」指的自然就是市場。

如今街道兩側保留下來的紅磚古厝大多來自明、清、民國三個時期,足足100多處。當你一一路過宅邸、宗祠、寺廟、戲台、古塔等一系列建築,曾經居住於此的古人的生活,也就被還原得差不多了。

不帶目的,憑感覺在巷子裡穿梭是打開五店市的正確方式,因為這裡真的沒有不美的地方,尤其是當陽光灑在紅色古厝上的時候。粗看,它們好像都長得千篇一律;細看,牆上的裝飾有多種變化,妙趣橫生。

磚雕、灰塑、石雕、木雕,一間屋子能集齊這些元素,那八成是大戶人家的宅院。

如果看到有大石塊嵌在牆裡不要覺得奇怪,這是閩南獨有的砌磚方式叫「出磚入瓦」。相比於江南白牆黑瓦的內斂,這裡民居的色彩明快,地域特色非常鮮明。

灰塑與出磚入瓦

除了成群的閩南舊居,這裡商鋪也依舊林立,仿佛一切未曾改變。

推薦幾家我記在清單里的店:

台灣書店:泉州唯一專營台版書的書店,在如今快遞速度下降的情況下,在書店享受即買即得的快樂倒也不錯。

咖啡12號:二樓露颱風景甚好,內部裝修簡約舒適,是會讓人想在這裡消磨時光的小店。咖啡、蛋糕出品都不錯而且種類多,光手沖就有10來種豆子,不愧是泉州人氣咖啡館。

尾呀薈:一家開了好幾年的閩南菜館,裝修非常有閩南特色,還沒開吃就把氣氛拉滿。菜果(晉江特色)、炸醋肉、海蠣煎、肉夾包、滷麵這些閩南經典好味道都能吃到,光打下這些名字,我就想要流口水了。

葉婆婆:閩南小吃在此大集結,店裡的招牌是米粉,想吃糖水或是小吃也可以來。

詹公子:古厝風格的茶館絕配福建茶葉,坐下來喝一杯一定很愜意。

吃飽喝足後,街區里的民俗館、工藝館、美術館也可以作為消食去處,那裡有更細緻的晉江。

如果你喜歡這樣文藝又復古的街區,還推薦你去梧林古村落。那裡一樣有不少保存完好的閩南特色建築和吃不完的當地小吃,它和五店市最大的區別是:裡面有幾百戶當地人居住,遊客又少,所以更多了一分生活氣息

梧林村裡建築的西洋味兒更濃,經常可以遇到各種漂亮的洋樓,這是因為以前有不少華僑住在這裡。哦對了,青普文化行館就在附近,真的好選地方。

在草庵寺,穿越進金庸小說

在對外頻繁交流的唐朝,西域不僅帶來了貿易,也帶來了各種文化,摩尼教就是其中之一。這個教派比較小眾,僅僅在兩浙、福建比較有影響力,寺廟當年也沒建幾座。

摩尼教經書

而晉江華表山的草庵正是國內唯一保存完整的摩尼教遺址。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里貫穿始末的明教其實就是摩尼教,在歷史上,教派成員也確實發動過反政府的起義活動。

讓我們回到草庵本身。這座推測最晚建於北宋時期的寺廟是泉州22個申遺點之一,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它都有不可替代性和獨特的意義。

為啥呢?因為摩尼教不搞偶像崇拜,所以他的主神大明神是沒有具體形象的。而古代中國人依據自己的想像,「因地制宜」地創造了一個形象,因此這佛像全宇宙有且只有晉江有。

有那麼一丟丟道教的感覺

當年能認出這座廟與摩尼教有關,全靠廟前井裡發現的一隻瓷碗,上面刻了教會的銘文。如果想找這隻碗,可以把晉江博物館也加入行程中。

在安海鎮,追憶海上絲綢之路的光輝

眾所周知,泉州在宋元時期是東方大港,而安海鎮的安海港是當年的起點港口之一。如今的安海鎮雖然褪出去港口光環,但是有把歷史遺蹟好好保留下來。

始建於南宋,橫跨在海港邊近千年的安平橋是來晉江不可錯過的去處,理由不止一個。這座橋的位置很特別,一頭是晉江市,而另一頭就是隔壁的南安市。

要走完這座橋得花點體力,但走完是有成就的 —— 中國現存最長的古石橋,被你征服了,足足2255米。

這座橋可以說是當年安海港貿易繁榮的見證者,它的誕生就是為了讓上岸的貨物運輸起來更方便。畢竟走沒有障礙的橋,要比用擺渡船安全很多。

現在安平橋已經功成身退,泉州22處世界遺產點之一的頭銜是它應得的勳章。橋上不再有貨物,而是前來散心的市民和遊客,絕美的落日餘暉是安平橋送給大家的禮物。

在走上橋之前,很難不注意到橋頭那座高22米的瑞光塔。它就像是燈塔,在過去指引著海上的安海人回家。

安海鎮是濃縮了的晉江,也是放大了的梧林古村

在鎮上走,會遇見居民區的古厝群和番仔樓,也會遇見古剎和老書院,這裡才是真正隱秘的旅行目的地,有點尋寶的意思在。如果你願意多花一點時間了解它,可以沿著下面這條散步路線探索安海鎮:

龍山寺(始建於隋朝,台灣400多座龍山寺的祖廟)— 祖澤樓(中西合璧的洋樓) — 石井書院(泉州四大書院之一,有關於安海歷史的展覽)— 安海古厝群 — 三里街(熱鬧的老街) — 安平橋(看落日)

在海邊,盡情放空

來晉江勢必要看看海,它恰好有一塊伸向大海的半島,所以就看海的體驗感來說,晉江要比泉州好不少。這裡看海的視野更寬闊、海水更清、更有度假感,落腳住一晚看看日出與日落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海邊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我就沿著海岸線,從西往東給大家安利

第一站是觸角沙灘,這條沙灘就像長長的觸角一樣,一直延伸到海里。據說,這是全亞洲唯一一條如此形狀的沙灘。

因為獨一無二的景色,它曾經吸引電影《左耳》來這裡取景。不過想親眼看到它,得要趕退潮的時候來才行

沙灘所在的塘東村同樣是個保存完好的閩南村落,有很能代表舊時建築風格的宗祠和宅院。

而且這裡完完全全就是當地人居住的地方,不帶任何一絲商業氣息,沙灘邊密密麻麻的漁船也是一道風景線。村裡餐館、住宿都有,很適合作為落腳地。

第二站是圍頭灣 —— 半島的尖尖頭,也可以理解為整個晉江海最藍的地方。最熱門的打卡點非圍頭灣假日酒店莫屬,這裡有一棟白色建築,非常好拍照。網上說是「福建聖托里尼」是誇張了點,但白色和藍色一搭配確實好看。

雖然不是落日的方向,但是被餘暉鋪滿的沙灘仍然很好看。

圍頭灣最南邊有一塊叫金沙灣的地方,這裡的娛樂項目比較多,下海游泳、摩托艇、拖傘這些海濱度假區的傳統項目都有。沙灘邊還開闢了露營區和燒烤區,這個季節來玩正適合。

繞過尖尖角後,沿海岸線往北走會路過海上銀灘。這裡也是看海的地方,岸邊同樣可以露營、燒烤,之前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後的MV就有在這裡取過景。

當到了海上銀灘,其實也就是進了深滬鎮的地界,這裡有福建第一遠洋漁業專業碼頭,同時它還是全國漁業十強鎮,總之就是養魚、捕魚賊厲害。

沿著海岸線走,看到的不僅有海,還有大把海鮮。在沿岸的海鮮店裡吃一頓,便宜又新鮮。

鎮上的美食也超多,泉州特色拳頭母就來自深滬。感覺光一個菜場就夠吃到撐了,更別說還有好多適合覓食的街巷,寶泉庵老街就是其中一條。

舊街壺仔飯:糯米加上五花肉、香菇一起炒,最後澆上滷汁,超級香。

舊街面線糊:百吃不膩的閩南小吃,這家會加炸鰻魚皮。

老阿伯甜潤餅:餅里會加麥芽糖和花生碎。

另外,港阜東垵菜市場也都好買又好吃,拳頭母、蝦炸、魚鬆和潑鹵最值得吃。

每當看到那些誘人的閩南小吃和充滿魅力的閩南古建,我就會瘋狂燃起想要飛奔到那裡的心。閩南三城漳夏泉,泉州無疑是最值得慢慢探究的城市,畢竟它的家底夠厚,去多少次都不嫌多。看,今天又幫大家拓展了晉江這個小眾卻有料的目的地。五一有機會出行的朋友,無妨考慮一下啦。

/交通貼士/

  • 晉江有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有直飛的話過來很方便;住在附近的朋友可以坐火車到晉江站,泉州過來僅需12分鐘。

/住宿推薦/

  • 市區推薦希爾頓或是開元頤居,如果想住安靜一些地方,可以選青普文化行館,就是價格比較貴。
  • 安海鎮和沿海的村子以民宿為主,這就看個人喜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