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勤奮,讓大腦更年輕

2023-11-12     保健時報

原標題:熱情勤奮,讓大腦更年輕

熱情像冬日暖陽,常常溫暖人心;勤奮者不負時光,總會收穫美好。這些積極的性格不僅讓一個人充滿魅力,還有利於健康。國際頂尖期刊《自然·精神健康》雜誌近期刊登的復旦大學的一項研究,揭開了五大人格特徵對大腦健康影響的奧秘,其中熱情、勤奮、好奇等有助保護大腦。

#1

熱情、勤奮、好奇有益大腦健康

五大人格特徵包括:外向性(愛社交)、宜人性(熱情)、盡責性(勤奮)、情感不穩定性(緊張)和開放性(好奇)。為了量化這些人格特徵與7種常見大腦疾病間的關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鬱金泰教授團隊聯合復旦大學類腦人工智慧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團隊,利用來自英國生物銀行的近30萬名參試者的數據展開了前瞻性研究分析。

參試者平均年齡60.32歲,女性占53.97%,隨訪調查平均為期9.49年。分析結果顯示,緊張對大腦的有害作用始終如一,容易患神經系統和精神疾病。而熱情、勤奮、社交和好奇心均對大腦有保護作用。

另外,神經影像學分析結果顯示,人格特徵與大腦額葉皮層、顳葉皮層和丘腦等關鍵區域存在關聯。熱情得分越高,前扣帶中前部皮層體積較大;緊張得分越高,該區域體積就越小;勤奮得分主要與區域厚度有關。

研究人員表示,這個結果說明減少緊張的負面影響,發揮熱情、勤奮、社交的積極作用,保護好奇心,有益大腦健康。

此前,一項發表在《身心研究雜誌》上的英國的研究顯示,經常鬧點小抑鬱、小焦慮和小壓力等「小脾氣」,也會讓人健康受損。研究者解釋說,心理壓力大和有脾氣的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皮質醇水平升高,升高了機體炎症水平,同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影響了血脂代謝,並導致胰島素抵抗、內皮功能障礙等。長壽老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熱情開朗、樂觀、豁達,這是有道理的。

#2

保持積極心態更長壽

積極的心態不僅護腦,還會讓人更長壽。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勤奮和認真不僅會讓人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也會延長壽命。研究將勤奮分解為多種特徵,包括有組織性、做事一絲不苟、可靠、有能力、服從命令、有責任感、有抱負、自律以及沉著。結果發現,勤奮、認真的人平均壽命要比普通人長2~4年。研究同樣發現,守紀律、有責任感和可靠的人壽命也更長。研究人員說:「勤奮、認真的人往往不會過量吸煙或飲酒,同時也不會冒太多風險,這樣的生活更為穩定並且面臨的壓力也更小。」

美國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學者對7千人進行了9年隨訪,發現樂於助人且與他人相處融洽的人(熱情),其健康狀況和預期壽命明顯優於常懷惡意、心胸狹隘、損人利己的人,後者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2倍。

勤奮的人往往生活更有目標,生活沒有目標的人死亡風險增加。日本一項涉及4.3萬人隨訪7年的研究發現,與有生活目標的人相比,沒有生活目標的人經過校正的全因死亡風險增加50%。

美國心理學家雷米的一項研究報告也顯示,勤奮工作有益健康。雷米認為,工作在人與現實生活之間架起了橋樑,使人們能與社會廣泛接觸,參加集體活動,得到友誼、溫暖和真誠。這對身心健康大為有益,因而使人不容易患病。

#3

好心態、好性格成就健康生活

養生先養心,好的性格和心態能真正實現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最終目的。

諸多研究發現,保持十個優良品質有助長壽——人際關係和諧:美國有兩位心理學教授積累20年的研究發現,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際關係」。他們說,人際關係可能比多吃水果和蔬菜、經常鍛鍊和定期體檢更加重要。家庭和睦:美國猶他大學史密斯教授的一項研究則發現,數據顯示,就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看,夫妻不合與吸煙、膽固醇高、血壓高等傳統因素一樣危險。善良:美國多項追蹤調查顯示,善惡影響人的壽命,樂意幫助親友和鄰居照顧孩子、搬東西、聽他們傾訴的人更長壽;而心懷惡意、損人利己的人,死亡風險高1.5~2倍。助人為樂:研究人員發現,給予別人物質上的幫助,能使死亡率降低42%;給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死亡率降低30%。生性樂觀:生性樂觀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只有每日憂鬱的人的一半,有研究證實生性樂觀、態度積極有益於身心健康。寬容大度:長期生氣會引發高血壓,增加心臟病、中風等疾病危險;而寬容可減少焦慮、降低血壓。結交朋友: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發現,交友有益長壽。與朋友較少的人相比,老年還善於結交朋友的人10年內死亡率更低。生活有目標:英國科學家一項7年的追蹤調查發現,沒有明確生活目標的,比有明確生活目標的,病死或自殺的人數足足高了1倍,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也多了一倍。做事認真:一項為期80年的研究發現,做事認真負責的人不僅注重細節有毅力,而且更善於保健,人際關係更牢靠,事業更成功。感恩的心:根據美國心理協會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能察覺並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心懷感恩,有助於無臨床症狀的心力衰竭患者改善身心的健康狀況。

那麼,遇到不良情緒怎麼辦?美國心臟協會也發布科學聲明指出,冥想可減輕壓力、焦慮和抑鬱,也可改善睡眠質量和護腦。冥想是指一系列旨在提高注意力、提高對當下時刻的意識、讓人熟悉自己思維本質的心理練習。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燕聲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ff28e18257b48fa5f76368a402ca9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