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研究型醫院大會」在蘇州舉行

2024-10-21     人民網

10月19日,「2024中國研究型醫院大會」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行。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會長何振喜圍繞「堅持以研究型醫院建設為抓手,構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主題做了報告;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教司司長劉登峰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積極推進新時代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為題發表講話;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周嵐、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常務副會長周先志等分别致辭。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聞大翔,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俞新樂,江蘇省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鮑軍分別介紹了省市推進研究型醫院建設的實際舉措和經驗成就。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范先群分別圍繞開展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協同研究和加強臨床科技創新作了學術交流。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管理顧問、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原副局長馬正其,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管理顧問、河南省原副省長張大衛,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副會長何崑崙、王延軍,江蘇省蘇州市副市長季晶等出席大會。

大會主會場

何振喜在主旨報告中指出,當前我國衛生健康領域戰略科技力量包括國家級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醫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科技領軍企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就要以客觀規律為遵循,把握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地位作用;以創新突破為動力,塑造高水平研究型醫院模式路徑;以臨床需求為導向,完善我國醫學科技創新整體格局。何振喜認為,應從體制和機制兩方面著手,堅持「對標國際、中國特色」,奮起直追,久久為功,認真總結各地研究型醫院、研究型病房建設實踐,充分借鑑國際頂尖研究型醫院的成功經驗,真正走出一條中國式研究型醫院建設路徑。

劉登峰介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國科技大會、全國衛生健康科教工作會議對科技創新和衛生健康科技創新作出重要部署,國家衛生健康委圍繞推進醫學科技創新多措並舉持續加力,包括:進一步完善衛生健康科技創新工作體制機制,構建包括國家相關部委、相關機構、相關科研院所和研究型醫院在內的「1+2+2+3+X」衛生健康科技組織體系,出台衛生健康創新發展50條舉措;加快衛生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平台基地建設和重大需求攻關工程的實施。同時,啟動了國家級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建設的試點和成果轉移轉化的試點工作;參照我國科研院所創新轉化政策,為高水平醫院打開了科技創新的政策紅利。劉登峰強調,落實健康優先發展戰略,推進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研究型醫院要強化責任擔當,勇挑時代重任。要聚焦衛生健康領域的重大需求,大力推進醫學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為解決中國重大臨床需求的科技問題做出貢獻。劉登峰表示,鼓勵醫療機構科研單位和各類創新主體,加大人才投入,優化資源配置;鼓勵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的協同配合,深度合作;鼓勵搭建有效溝通協作和聯合攻關的創新平台,推動形成更加開放包容的醫學創新轉化新生態。

周嵐在致辭中指出,把高水平研究型醫院作為國家醫學創新體系戰略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給予大力支持並積極加以推動,符合國際一流醫院建設發展規律,切合中國醫院發展時代需求,我們要藉助中國研究型醫院大會,認真學習借鑑好的經驗做法,大力推動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建設,以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建設引領助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推動江蘇省醫學科技創新與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出新貢獻。

聞大翔在關於「上海研究型醫院實踐與探索」的報告中詳細介紹了上海市推進研究型醫院建設的工作基礎、建設實踐和思路舉措。聞大翔介紹,上海研究型醫院建設的工作基礎包括9家高水平國家醫學中心、86個高水平國家重點學科和高水平人才隊伍、高水平醫療設備、高水平科研成果與高水平產業基礎。圍繞推進上海研究型醫院建設,上海市制定推出了《關於加強本市臨床研究體系和能力建設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構建了「國家-市級-醫院」臨床研究網絡、實施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醫學隊列建設和研究的實施方案》、協同多部門搭建了醫企聯動成果轉化平台。聞大翔表示,下一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要持續抓好四個方面工作,包括:打造研究型醫院集群,探索建設創新型研究型醫院,推進研究型病房高質量建設,夯實研究型醫院基礎設施,加強研究型醫院發展制度建設。

俞新樂在關於「依託研究型醫院建設,發展衛生健康新質生產力」報告中,盤點了浙江省衛生健康委近五年推進研究型醫院建設的相關情況。他介紹,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對研究型醫院的探索起步於2019年,2023年正式提出了加快推進研究型醫院建設的目標,強調以高水平醫院為主體,以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支撐,以突出臨床問題為導向,以醫學研究成果轉化和臨床應用為核心,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轉型賦能。俞新樂表示,浙江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要求,積極吸納借鑑兄弟省份成功經驗,持續提升研究型醫院建設成效。

「研究型醫院的建設發展,使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再加速,疑難重症解決能力實現新提升,『醫教研產』融合發展的協同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鮑軍介紹,江蘇省於2022年加大了研究型醫院建設力度,在全省範圍開展了研究型醫院評價遴選活動,遴選確定了10家省研究型醫院和4家省研究型醫院建設單位。目前,全省研究型醫院建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王曉東以在線交流的形式,介紹了其在美國與同行開展醫學科技創新的成功經驗,分享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與國內研究型醫院和臨床科學家開展合作,特別是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醫學研究合作的模式方法。

范先群以「開展高水平臨床研究,推動學科高質量發展」為題,介紹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所屬醫院加強推進臨床醫學創新的做法和成效。包括建立高水平臨床研究中心、選准配強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和形成臨床研究組織架構、網絡體系與大數據平台,廣泛開展臨床研究學術交流,支持申報臨床研究項目,加強臨床研究質量控制、包括研究型醫師在內的研究人才和支撐隊伍建設等。

據周先志介紹,中國研究型醫院大會共設1個主會場、26個專題學術會議,主旨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衛生健康科教工作會議精神,開展研究型醫院建設交流互鑒,加快我國臨床醫學科技創新和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每年一屆,至今已舉辦12屆。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副會長姚軍在大會上宣讀了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牽頭、健康界聯合實施的2024研究型醫院評價遴選結果。姚軍介紹,本年度研究型醫院評價遴選共接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區三甲醫院報送數據1120份,共有173家醫院、439個學科、508名專家參加評價遴選,經終審評價遴選出研究型醫院95家(其中10家高水平研究型醫院、40家研究型醫院、45家研究型醫院建設單位)、研究型學科152個、研究型人才195人,覆蓋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部分重點三級公立醫院。

大會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副會長劉希華主持。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副會長華樹成、王明曉,監事長姚春雨,副秘書長孟祥明、劉義強、郝瑞生、李東、馬良、趙煒、史套興、余化剛、楊萬海、連斌;河南省研究型醫院學會會長劉章鎖、貴州省研究型醫院學會會長楊康、黑龍江省研究型醫院學會會長杜廣洲、江蘇省研究型醫院學會會長呂凌;健康界總裁趙紅,江蘇省蘇州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章鳴林等2000多名相關領域的領導和專家參加了大會。

責任編輯:李軼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f246f6166b1ae2751aad746d94d78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