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傳播超2.3億人次!萬裏海岸行激起千層浪

2024-07-19     甬派

萬里波瀾,碧海情深。

由寧波日報報業集團、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發起,全國20餘家城市黨媒參與的「藍色脈動——中華海洋文明探源」第二階段——「萬裏海岸行」採訪活動連日來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自6月上旬以來,由寧波日報報業集團的20多名記者組成的多支小分隊赴各地採訪,從北國海疆到南國椰林,足跡遍及大連、青島、鹽城、南京、太倉、上海、福州、泉州、廣州、深圳、佛山、三亞、防城港等地,跨越我國大陸1.8萬公里海岸線。

採訪小組在泉州世界文化遺產點洛陽橋採訪。

行進過程中,採訪人員深入探訪各地港口、漁村、古蹟、博物館、研究機構、大學,與當地的政府部門有關負責人、學者、文博專家、企業家、居民等交流互動,以「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在不間斷刊發20餘篇行進式動態稿的同時,以深度報道為謀劃,從傳承海洋文化,到發展海洋經濟,再到推動海洋科技創新等多方面,對8個省(直轄市)的海洋戰略進行深入分析與報道,共同構築起了「藍色脈動」的生動敘事。

此外,本次聯動報道還集結了橫跨8個省(直轄市)的重要沿海城市的媒體力量。由各地報、網、微、大屏(電視)、小屏(端)及各類視頻號刊發的60餘篇海洋文明探源稿件,有超過1.5億人次點擊(閱讀、收視)量。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中,形成強大的報道合力。

各地城市媒體報道。

而早在籌備階段,各地城市黨媒便與寧波日報報業集團採訪團隊緊密配合,共同策劃,深入挖掘海洋文明的歷史淵源與現代價值。從前期的線上交流,到線下溝通,媒體聯動促進了信息資源的共享與交流,更是在實地採訪過程中,共同挖掘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新聞線索。

「以此次聯合採訪為契機,與海結緣促進交流,以媒為帆強化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兩座沿海城市藍海逐浪貢獻主流媒體力量。」在關注到寧波日報報業集團聯合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挖掘鹽城海洋文明報道後,中國報業協會點贊道。

南京日報紙媒報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探訪得到了來自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專家「智囊團」的全程助力,並聯動全國各地專家學者,高屋建瓴進行深度解讀,為寧波打造海洋中心城市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寧波幫」的傑出代表周漢民在接受採訪時,對此次中華海洋文明的回溯和發展前瞻的「萬裏海岸行」策劃給予高度讚賞。他同時建議,寧波要做好「三灣」文章,讓杭州灣、象山灣、三門灣既有聯繫又功能各異,「三足鼎立」,「三灣」同輝。寧波要與舟山形成更為緊密的戰略合作,與上海優勢互補,協同發展,這對浙江、長三角乃至中國都具有重要意義。

福建平潭國際南島語族研究院院長范雪春盛讚「藍色脈動——海洋文明探源」站在太平洋視野下考察多元一體的中華海洋文明是如何發生、發展和擴散的,是對世界海洋文明的探索作出的重要貢獻。

青島市博物館原館長邱玉勝說,寧波應繼續擦亮「水下考古」名片,做大「藍色脈動」影響力,建議圍繞北緯30°黃金海岸線,以象山港灣、象山東部濱海、象山南部海島為重點,打造寧波「萬象圖畫里」的海洋旅遊精品區。

招商局港口控股董事、遼港集團黨委書記、執行長王志賢指出,遼寧向北開放迎來了重要的戰略機遇。目前遼港已與天津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寧波舟山港也可以與遼港加強合作,南北聯動,打造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支點。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海洋強省建設推進會部署要求,推動寧波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再提速再提質再提效,「藍色脈動——中華海洋文明探源全媒體採訪活動」於5月中旬全面啟動。

從以寧波海洋文明的源流、傳承、發展和時代價值為主線的第一階段——「8000年回望」,到將海洋文明探訪活動推向全國的第二階段——「萬裏海岸行」,截至目前,該系列報道共刊發原創稿件近百條,全網傳播量2.3億人次,在全社會引發了廣泛關注與討論。

隨著採訪活動的進一步拓展,第三個階段的採訪活動即將啟動,新的篇章即將展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e14f2d8c7b606e6ecd54de26dac5f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