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房價超過7000元的還值得買嗎?會下跌嗎?內行人給出答案

2023-08-14     簡z設計

原標題:縣城房價超過7000元的還值得買嗎?會下跌嗎?內行人給出答案

最近,我一個在老家的朋友打電話告訴我說,他打算在我們老家的縣城買一套房子。我問他說,你不是在珠海工作嗎?怎麼想著回老家買呢?他告訴我說,這麼多年了,也攢不到什麼錢,就算在珠海偏遠一點的郊區,想買個小兩房的首付也不夠。

所以,和家裡人商量了一下,還不如回縣城買,最起碼還能買個好一點的房子。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回到後卻發現縣城的價格也不便宜,好一點的地段最起碼得7000元一平方。對此,他也感到十分奇怪,為啥對於地理位置不占優勢,配套設施不怎麼完善,工資水平一般,人口總量也不高的縣城來說,房價怎麼上漲得這麼快呢?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我相信不止我這位朋友有這個感覺,如果長期在外打工的朋友,很久才會一次老家縣城的話,也會被房價的漲幅所驚嘆到的。

其實縣城的房價會上漲那麼快,也和2015到2018年的棚改脫不開關係,加上一二線城市限購,導致大量的炒房客和開發商開始盯住三四五六線城市,大量資金進場,也使得房價不斷上漲。有一些還默默無聞,甚至不被購房者看好,但房價卻從三千左右上漲到了七八千,甚至有些城市還突破了萬元大關,大大超出了很多購房者的經濟能力。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但這樣的價格是可以持續的嗎?未來還能繼續漲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在縣城的朋友們都想了解,畢竟縣城的工資那麼低,人均收入大概在2000-3000元一個月,對於7000-10000均價的房子,想買也有心無力啊。當然,對比大城市來說,買還有機會,但沒人希望買來後卻跌了,讓自己的財富縮水啊。

因此,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下縣城房價趨勢,這裡我只給出宏觀環境,但具體答案還得看你們自己如何認為的。

首先,就業環境差。

長期以來,縣城的發展基本面較為薄弱,產業基礎差,沒什麼高新創業型產業,所以留不住人口。如果有長期留在縣城的小夥伴應該就明白,在縣城除了銀行職工、醫生、教師、公務員這些傳說中的「鐵飯碗」,可以混的風生水起,過得不錯。

其他的基本都是工廠、服務員、銷售、文員等工作,賺不到什麼錢,還特別累。所以,只要稍微有點能力的人都會選擇外出工作,以致於縣城的人口不斷流失,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比較多。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其次,面臨「二次庫存」問題,消化周期延長或影響供求格局。

這一點對於縣城來說是很正常的現象,畢竟上面說了,人口就那麼少,本來的供應就差不多可以滿足了,就是房子老了些。但這幾年大量的開發商不斷衝進縣城,使得縣城的房子越建越多,也就造成了「二次庫存」的情況,這種變化的結果就是直接影響供求格局。

如果是在樓市高速發展時期還沒啥問題,畢竟大家對於房子未來的預期還是信任的,覺得只要買了房就能賺錢。可一旦發現了買房不好賺錢了,必然會讓買房投資的人變少,那需求量減少必然導致消化周期會延長,而且供地也會相應較少,房價自然就沒有了上漲的底氣。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最後,縣城的人消費觀念相對保守,房價上漲缺乏足夠動力。

前面就有提到了,縣城的人普遍收入不高,購房本身就比較吃力。除此之外,與大城市相比,縣城居民消費觀念相對保守,他們更習慣於儲蓄存錢,不喜歡欠太多的負債。所以,本來就不缺房子的他們,此時更不會冒著風險加槓桿了。

根據以上三點來看,我們可以發現,縣城過去能漲大多數是貨幣推動的結果,如今棚改的結束,加上供需關係改變,人口的流出,未來縣城的房價上漲空間有限,基本可以說是觸碰了天花板。因此,房價大機率會回調,回歸到合理的水平上。

當然,也不是所有縣城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對於一些大城市周邊的縣城,會隨著城際軌道、市域鐵路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城市和縣城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甚至可以承接大城市外溢的人口和產業。那這樣的縣城,未來房價不僅不會下降,反而還會穩定上漲。比如,距離上海較近的嘉善、德清等;成都邊上的金堂、新津等等。

大家認為,縣城的房價超過7000元的話,還值得購買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d6fa3da80a144c8c2bf1d50fd75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