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1號數據恢復,但致其異常的原因依然不明。
旅行者1號。 NASA
NASA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已經朝著遙遠的深空飛行了45年,儘管已經老舊,但至今依然在星際空間中頑強地工作,並持續地向地球回傳著數據。
幾個月前飛控人員發現,儘管探測器的整體工作狀態看上去沒有什麼問題,但 它傳回的遙測數據卻變成了毫無意義的亂碼 。現在,他們相信他們找到了這些亂碼的產生源頭,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探測器這麼做的卻依然是個謎。
飛控人員無意間發現,探測器上另外一台計算機發出了一條無效指令,遂意識到旅行者1號可能正在遵循異常流程。探測器在該流程的指引下,可能正在使用一台數年前就已無法使用的計算機向地球回傳數據,而神秘的亂碼就是這台廢棄計算機產生的。
飛控人員向探測器的姿態感知和控制系統發送了一條指令,命令其用正確的流程覆蓋掉正在遵循的異常流程。由於探測器與地球有235億千米之遙,信號用了近22個小時才抵達。而在繼續等待了同樣長的時間後,人們在8月30日終於接收到了正常的數據。
但是遙測數據的恢復正常並不意味著問題已經解決,因為誰也不知道旅行者1號究竟為什麼會遵循這樣一個錯誤的流程。在離地球如此遙遠的地方,在數百億千米之外的黑暗裡,會有誰去修改它的程序呢?
技術人員正在讀取和下載旅行者1號姿態感知和控制系統存儲的全部信息,希望能夠有所發現。
旅行者1號於1977年升空,成功飛掠了木星和土星,並於2012年離開太陽系的核心圈,進入了廣義上的星際空間。
參考
Engineers Solve Data Glitch on NASA’s Voyager 1
https://www.nasa.gov/feature/jpl/engineers-solve-data-glitch-on-nasa-s-voyag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