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國企改革啟航 城投淬鍊核心競爭力

2023-12-11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新一輪國企改革啟航 城投淬鍊核心競爭力

本報記者 石健 咸陽報道

近日,隨著多地印發《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文件,新一輪國企「衝鋒號」正式吹響。

新一輪國企改革主要圍繞「提升」這一關鍵詞做文章。對於正處於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城投平台公司來說,未來3年是難能可貴的發展機遇。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原主任、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楚序平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城投轉型升級不僅需要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有關政策的外部性支持,還需要內部因素的支持,即提升城投的核心競爭力,將自身打造成國內一流的創投平台公司,繼而成為具有世界一流企業競爭力、市場競爭力的城投公司。

壯大核心功能

今年4月,二十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明確了國有企業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的使命、定位和功能,提出新時代國有企業定位就是服務構建新的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維護國家安全。而後,多個省份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印發了《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

新一輪國企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城投公司如何舉旗定向值得關注。一直以來,負債率、風險控制等問題是城投平台關心的熱點問題。對此,楚序平在第16屆城市建設投融資論壇暨2023城投產業合作組織年會上提出,城投的熱點問題還需從自身的體制機制入手分析。楚序平說:「比如政體如何分離?政資如何分離?績效評價如何確立?只有這些問題加以明確,才能從根本上培育城投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央企還是省屬企業,都在進行優化戰略。城投公司同樣也需要進行戰略優化。」

在楚序平看來,未來3年,城投應該從增強企業服務國家戰略功能和服務地方政府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兩個方向下功夫。「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其實就是城投公司優化布局結構的過程,城投公司應該強化國有經濟在國防、軍工、能源、糧食、食品供給、醫療衛生、健康養老、防災減災、應急保障等領域的投資;在服務地方政府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方面,城投公司要按市場化機制運營並取得明顯成效,要努力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培育專精特新的冠軍企業上下功夫。」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不少城投公司亦開始圍繞架構現代產業體系上做足文章。楚序平認為,新的機會稍縱即逝,只有把握機會發揮比較優勢才能在市場中形成競爭地位。城投公司應該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在人工智慧、生物技術、新能源等方面加大投入。

近年來,城投公司的主要目標就是實現轉型升級。

楚序平表示,城投公司應該圍繞提升活力和效率深化改革,完善城投公司的市場化運營機制。「對國有企業的市場化改革,現在央企和地方國有企業已經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未來還需繼續推進市場機制的改革。一是大力推進領導幹部制度改革,在用人方面要推進任期制契約化改革,推進職業經理人改革,推進末位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機制;二是在收入分配方面,大力開展高管持股、項目跟投、虛擬股權、對賭協議、投融資公司分開等模式。現在,不少投資公司都在探索合伙人制度,成效好的就可以激發投資團隊的內生活力。」

談及市場化改革,咸陽市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小平對記者說:「咸陽市級層面牽頭聘請了安永、畢馬威、德勤三大諮詢機構,統一編制了平台公司戰略規劃,大力推行了經理層市場化選聘,實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著力構建一級公司管資本、二級公司管資產、三級公司管運營的管控模式,同步推進了國資監管機制改革,釐清了國資委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權責邊界,從機制上保障了平台公司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發展的市場化的經營主體企業。在短短的1年里,公司有效地提升了經營能力,融資能力達到了效能集聚的初步成果。」

培育新型投資公司

今年11月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意見》,要求國有資本要集中力量辦大事,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城投公司的工作重點在「建」,關鍵在「投」。如何做好投融資問題是業內普遍關心的話題。對此,楚序平認為,城投公司應該著力打造「培育發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經營機制新、布局結構新」的現代新型投資公司,著力通過企業重組整合打造一批行業產業的龍頭企業、一批科技創新的領軍企業、一批專精特新的冠軍企業、一批基礎保障的骨幹企業,通過市場化的重組、企業孵化,著力培育獨角獸企業、隱性冠軍企業、小巨人企業。

此外,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全厚認為,除了健全投資機制之外,盤活存量公共資源亦是防範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的重要舉措。趙全厚說:「需要解決財務資產向金融資產的轉換,將部分外溢性收益轉化為『沉澱資產』,這樣可以更好利用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

培育新型投資公司,離不開公司治理機制的完善。楚序平建議,城投公司應該完善董事會的決策制度,配齊現場董事會,同時對城投的管理層依法給予授權,構建有效的集團公司發展架構。以上內容應該成為城投公司率先進行公司治理所探索的內容。

採訪中,有城投公司負責人提出,目前公司正對標深圳一家投資公司,正著力加強「行權能力」建設。對於「行權能力」的理解,楚序平認為,「行權能力」即打造卓越的董事會,落實董事會職權;打造卓越的集團,通過管控建設打造價值創造型總部。城投應該探索制定完善授權放寬管理清單,探索建立協同聯動的合規管理體系,探索構建全覆蓋無死角的監督體系,這樣才能打造最具有創新活力、最具有經營能力的投資平台。

在談及完善國有資產監管制度與城投公司的關係時,楚序平說:「國資管理的制度要不斷深化改革,亦需結合投資平台公司特點。我認為,下一步需要更加注重堅持授權與監管相結合,放活與管好相統一,進一步推動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明確企業的功能定位和使命,每個企業都要根據出資人賦予的功能使命定位來制定戰略,要深化分類考核、分類核算。目前,央企已經實行『一業一策』『一企一策』考核機制,地方國有企業也要實施『一企一策』『一業一策』的考核機制。」

對於未來城投公司的定位轉向問題,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原副主任,國家發改委研究員、中國城市中心副理事長,住建部專家喬潤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城投公司應該以城市更新為契機,從開發模式向運營模式轉變,因為運營模式才能解決城市更新項目如何賺錢的問題。具體來看,一是通過運營前置,解決城市更新如何招商、招什麼商、如何建設、賦予傳統建築哪些價值,開發什麼產品才能適應市場需求;二是在項目前期確定產業組合與可變現的盈利項目,怎麼盈利等問題。同時,城市不同片區的更新改造,是一個價值提升過程。功能價值的再賦能才是城市更新。在低效的資產上融入文化創意、價值觀與時尚,創造出倍增價值,而這個倍增價值的創造和實現,核心手段就是運營。」

(編輯:何莎莎校對:顏京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c07b3aa5fe9cd5dcd0b1fd26170e5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