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與芳華,玫瑰時尚復興正當時

2024-06-26     澎湃新聞

「從此,我不受限制,我使我自己自由,我走到我所願去的任何地方。」熱播劇《玫瑰的故事》剛剛落幕,開放式的結局並不令人遺憾,畢竟愛情並非黃亦玫人生的全部。在這個關於女性自我成長與蛻變的故事中,她學會自愛,追尋自由,綻放自我。

電視劇《玫瑰的故事》劇照

在電視劇中,劉亦菲飾演的黃亦玫將個人風格融入職場穿搭,並很具說服力地還原了原著主角「玫瑰」的神采。當然,這一角色之所以如此生動立體,除了演員的表現,更得益於原著現實而複雜的情節設定與情感刻畫。

「生活中沒有什麼痛苦是不能緩解的,沒有什麼問題是不能解決的,只要我們還有勇氣,還有希望。」在小說《玫瑰的故事》中,作家亦舒通過「玫瑰」這一女性角色的經歷和選擇,探討了愛情、婚姻、家庭、事業等多方面的社會議題。這些探討,使得「玫瑰」的形象更加豐滿,也讓許多讀者產生共鳴。

荊棘之上,芳華盛放。憑藉浪漫又野性、優雅又脆弱的二元對立統一意象,玫瑰一直在大眾想像中占有獨特的地位,是文學、藝術與時尚創作的一個永恆靈感來源。在服裝設計、珠寶製作和時尚造型中,無論形式還是裝飾,玫瑰的影響都比其他花朵更加鮮明。

在玫瑰的時尚美學史上,迪奧(Christian Dior)1947年推出的「卡羅拉」系列是代表性的演繹,這一系列也通常被稱為「New Look」(新風貌)。

DIOR「ROSERAIE」禮服

1947年,世界從二戰陰影中走出,尋求新生。女性的時尚也從戰時的實用性轉向了對華麗和優雅的追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克里斯汀·迪奧推出了「卡羅拉」系列。這一系列以纖細的腰線、飽滿的裙擺、優雅的肩部設計重新定義了女性的輪廓,更引入了大量花卉元素,尤其是玫瑰。在他的設計中,玫瑰不僅是裝飾元素,也象徵著戰後女性重拾優雅和自信的力量。自此以後,玫瑰紛紛化作一季又一季高級時裝上的精美點綴。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初,巴黎世家(Cristóbal Balenciaga)和年輕的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的創作中都開始頻繁使用玫瑰元素。玫瑰成為了這一時期時尚美學的重要象徵。

Balenciaga

Yves Saint Laurent設計作品

1957年,伊夫·聖羅蘭接替了剛剛去世的克里斯汀·迪奧,成為Dior的首席設計師。1960年,他發布了為Dior設計的最後一個秋冬高級定製系列,即「Trafalgar」系列,該系列採用了玫瑰圖案的刺繡、裝飾和面料,來增添女性氣質與浪漫色彩,呈現反叛與浪漫之間的微妙平衡。

隨著20世紀60年代的發展,全球社會和文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時尚也隨之經歷了一次重要的轉型。機車夾克和牛仔褲成為了當時時尚的標誌。簡潔、自由和現代化的設計逐漸成為主流。同時,在波普藝術和抽象藝術的影響之下,設計師們更加注重幾何圖案、色塊的搭配。因顯得傳統和繁複,「玫瑰」在時尚界經歷了一段沉寂期。

左:Alexander McQueen、中:LOEWE、右:FENDI

進入21世紀,復古風潮、多樣化設計以及新的象徵意義,讓玫瑰在現代時尚中再次成為重要的設計主題。亞歷山德羅·米開理(Alessandro Michele)自2015年成為Gucci的創意總監後,一直在其設計中大量使用玫瑰圖案。莎拉·波頓(Sarah Burton)執掌下的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經常將玫瑰元素與品牌一貫的哥德式風格相結合,既充滿浪漫氣息,又帶有一絲神秘和叛逆

DIOR

從精緻的花蕾到盛開的花朵,設計師們從這些玫瑰的自然優雅中汲取靈感,通過大膽而現代的疊代對這一經典主題進行了重新想像,參與並引導著玫瑰時尚美學的復興。花園主題也受到迪奧高級珠寶部藝術總監維多利婭•德卡斯特蘭(VICTOIRE DE CASTELLANE)的鐘情。自一九九九年迪奧高級珠寶誕生之初,她便以玫瑰等花卉為靈感,不斷創造珠寶臻作,傳遞自然之美。

Valentino

繽紛多彩,玫瑰也有不同面貌。作為一款經典的基礎顏色,黑色被聚焦和放大,用以重新詮釋華倫天奴(Valentino)的標誌性元素——玫瑰、褶皺、刺繡以及蕾絲。在黑色的映襯下,這些元素展現出輕盈與堅韌的共存,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視覺畫面。

《玫瑰的故事》熱度推動,玫瑰時尚復興正當時。這一繁華的表象隱藏著人們對身份角色與社會期望的深入探索。著裝選擇不僅僅是追求美麗,更是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找身份的平衡。以玫瑰為表達載體,現代女性在自我認知和他人期待的交互過程中,描繪出屬於自己的角色和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b24296696ddf4cd5023694d1fd1c358.html